做“好的读者” 打开文本细读之门
——读毕飞宇《小说课》有感
都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次偶然,翻阅了毕飞宇的《小说课》一书,才发现你的“哈姆雷特”和我的“哈姆雷特”之间,还是有差距的。在无限感慨之余,细读之,才意识到打开了一个解读小说的新世界,越读越有滋味。
书中说到:“好的读者一定会有两只眼睛,一只眼看大局,一只眼盯局部。”教师要做好解读教材,就先要当“好的读者”。他在解读蒲松龄的《促织》时,先引经据典拿《红楼梦》与之比较,又联系小说的社会背景,从架构、语言、情节等方面向纵深细细剖析,将在普通读者眼里并不会特别留意和细思的语句一一呈现,不断放大并定格,帮助粗心的读者捕捉到原著的内在精妙,让人眼前一亮。如讲到“夫妇向隅,茅舍无烟”八个字,我读时也是感觉平平无奇,可毕飞宇如此分析:“隅是什么?墙角。夫妻两个,一人对着一个墙角,麻袋一样发呆;房子是什么质地?茅舍,贫;无言,炉膛里根本就没有火,寒。贫寒夫妻百事哀。这8个字的内部是绝望的,冰冷的。死一般的寂静,寒气逼人……”跟随他的讲述,将8个字营造出极尽凄凉和悲痛的悲剧气氛探了个遍。这样的地方还有许多,所以跟我随着他进入小说内部,在他逐字逐句的分析当中,不得不赞同他的论断:“读《促织》,犹如看苍山绵延,犹如听波涛汹涌。”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也要带着学生“两只眼睛”看文本,除了梳理文章脉络,理清结构层次,也要善于捕捉文本中的闪光点,特别是挖掘那些隐匿在平淡文字下的“冰山”之美,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提升审美能力。
在阅读中,除了我们常说的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飞白”“叙事视角”“美学标准”“逻辑与反逻辑”“制衡与反制衡”“作家的基础体温”等等对我来说十分新鲜的词汇不断被发现,引导我去探究学习之余,不禁让我感叹要做好的读者,能准确解读文本,首先要储存足够的专业知识,才能在教学时把得准,说得清,教得明。当然,这些词汇并没有成为阅读中的绊脚石,因为毕飞宇许多时候都能用或幽默或质朴的语言讲清。如“什么是铺垫?铺垫就是修楼梯……”“铺垫的要害是什么?简洁。作者一定要用最少的文字让每一个奇葩各自确立。要不然,等四个人物铺垫下来,铺垫的部分将会成为小说内部巨大的肿瘤,小说将会疼死……”再比如讲到“完形心理学”时等等。这样的深入浅出,兼顾到了不同层次的读者,如同在课堂中关照到了不同学情的学生。
暂且不论作者是否“过度解读”,但至少在阅读中不时无声地提醒着我:作为教师,要解读文本,需要有专业的知识,要有深厚的底蕴,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要有深入浅出的教学智慧……同时也在脑海中构建了一个我想为之努力的理想的课堂——即使一开始感觉所学有距离感、有难度,但在这个课堂中,老师有如扫地神僧,有着深不可测的解读功力,且他不张扬,讲最浅显的语言,举最生活的例子,于润物细无声中让学生收获了知识,启发了思维,触动了心弦,于反复咀嚼中提升了审美,迫不及待想捧起原著来再读读品品学学。
当然,这所有的前提,首先考验的是教师文本细读的功力,让自己努力先成为一个“好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