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坚守与启示
——读《我就想做班主任》有感 张晶晶
不知不觉,我在敔园已经度过了九个年头。在这段教育旅程中,尽管挑战层出不穷,但我深感充实。敔园这个平台为我提供了丰富的机会去学习、去成长。在这个寒假,我再次翻阅了于洁老师的《我就想做班主任》这本书,并获得了全新的感悟。
本书共分为四辑,分别为:“教育很美好,道路很艰难”“是什么让班主任不淡定”“做一个高效的教师”“找一条路走进学生心”。于洁老师的书中描述的案例,如此鲜活地呈现了大部分班主任班级上的真实场景。班主任工作并非易事,尤其疫情这几年,“表哥表姐们”身心疲惫,越来越多的老师不愿意做班主任了。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学生的问题、家长的期待、学校的压力都让这一职位变得极具挑战性,让班主任变得不淡定,就像于洁老师说的那样,我们这些做班主任的,情绪是很容易起伏的,在单位上班的时候,一根神经的欢喜与忧愁完全被学生的一举一动牵着,如果我们没有一种镇定修复自己情绪的能力,很容易产生恶性循环。她那深入骨髓的思考,完美地诠释了我心中虽有感触却无法言喻的情境。
我也喜欢做班主任,前几年做了分管行政,德育处副主任,只要有老师的需要帮忙,就一起协助处理,还记得一次次疏导爱冲动跑出去的庄澄俊、与沈兆麟一次次进行劝阻、帮助杨子麟主动到校等,也记得在小黑屋和存在问题的学生斗智斗勇,陪着班主任一次次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家访。教书育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比种植一棵树还需要耐心、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才能看到它的成长和开花。在这期间有的问题能够顺利解决,而有的始终没有看到云开雾散的那一刻。那时始终感觉和学生之间有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没有了当初做班主任和学生心连心的那种幸福感。今年开学时王涵旭带着一箱橙子来看我时,当我知道他第一个先想到我时,内心有很多感触,那一年在王涵旭、朱文轩、胡智鸿他们身上真的花了很多心思。所以再次踏上班主任的道路,我是欣喜的,感恩的,很想找一条路走进学生心。
但是班主任的工作比较零碎,每天都会有很多事情,有时刚坐下休息会,又有突发情况要去处理,再加上教学、德育团委等多部门工作,感觉自己的时间已经完全不够用了。尤其是开学阶段,培养学生常规习惯的一个月里,每天从早上7点到晚上八点半,整整一个月,教会他们、陪着他们进行各项常规事务,虽然自认为是一个熟手班主任,但真的同时完成多项工作时会手忙脚乱,群里的消息有时候也会来不及看,或者看了却忘记了。于洁老师在做一个高效的教师章节有这样的一段话,马上就做,坚绝不拖拉,不受环境的干扰,静心做事,是让自己成为一个高效教师的必要性格。高效很重要,特别是工作的事若能在学校完成,回家就是自己的时间和世界。所以就每天带着我的小蓝本记录下要完成的工作,有时一天会有十几条未完成的工作,所以马上就做,坚绝不拖拉,是我给自己定的一条规矩,让更多的时间能静下心来看书写作提升。
于洁老师说:“与学生的相处,应该是发现美好、创造美好的过程。”这句话道出的是她教育情怀,更道出了她的人生态度。我想于老师就想做班主任更大的原因是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幸福。上学年我们开始了补绿行动,还记得那时候我跟张主任说过这块体育馆的地方,如果能变成小花园该有多美好,没想到这个愿望真的实现了,成为我们班级的梦想花园。但没有想到这是一块不毛之地,植物的存活率很低,里面全是石头、土块。家委会想一劳永逸,让外包公司直接安排布置,但我却不希望,万幸,我们的家长和我一样,达成了这样的一个创造美的共识。
在这样一场播种希望的旅程中,我们的家长为梦想家园更换了营养土,换土的工程量非常大,连卡车铲都出动了。而后在同学们的悉心照料下,我们有了第一朵蓝色的小花,也陆续开出了其他的花儿。而光秃秃的墙面,各种泥土的痕迹,让这片梦想花园没有任何美感,在同学们的建议下,我们开启了美化之路,利用数学知识进行画圆设计,邀请美术老师一起协同作画,我们一起变成了粉刷将墙面进行美化。
因为一周只能利用两次体活的自由活动时间,所以这个二十四节气墙面竟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但是同学们的身高够不到高处,所以我们的旅程还未完成。用我们家长的话来总结:这个活动有合作、有劳动、有自然、有欢笑,更有小伙伴悄无声息地成长。播种下的还有孩子们的勤劳,期待,快乐,收获也在创新中升级。所以与学生的相处,应该是发现美好、创造美好的过程。只有这样,留下的回忆才是最难忘的。
于洁老师在《我就想做班主任》中展示了一种执着、坚定和充满爱的教育理念,她通过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坚守初心,就能找到前行的力量。这份初心,是对学生的关爱,是对教育的执着,更是对自我价值的追求。我相信,只要我们坚守初心、用心做事、持续修炼,就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
一份坚守与启示
不知不觉间,我在敔园度过了九个春秋。这段漫长的教育旅程中,挑战如春笋般层出不穷,但我深感充实。敔园这个平台为我提供了丰富的机会去学习、去成长。在这个寒假,我再次翻阅了于洁老师的《我就想做班主任》这本书,它如同一盏明灯,为我指明了前行的方向,让我获得了全新的感悟。
这本书共分为四辑,每一辑都犹如一扇窗,让我看到了教育的真实面貌。“教育很美好,道路很艰难”,这一辑让我明白,班主任工作并非易事。在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学生的问题、家长的期待、学校的压力都让这一职位变得极具挑战性。然而,正如于洁老师所说,我们这些做班主任的,需要有一种镇定修复自己情绪的能力,才能避免产生恶性循环。
我同样喜欢做班主任,在担任分管行政、德育处副主任期间,还记得无数次疏导冲动的学生,帮助问题学生回归正途,与班主任一起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家访。教书育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耐心、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才能看到学生的成长和开花。其间,有的问题能够顺利解决,有的却始终没有看到云开雾散的那一刻。
今年开学时,王涵旭带着一箱橙子来看我,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与学生之间的情感纽带,也让我重新找回了与学生心连心的幸福感。这一切都让我更加坚定地走在班主任的道路上,即使前路仍有未知和挑战。
在这九年的敔园之旅中,我深感教育的魅力与责任。尽管挑战重重,但正是这些挑战让我不断成长、充实。于洁老师的书,为我揭示了教育的真谛,也让我更加坚定地走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当我意识到他第一个想到的是我时,我内心充满了感触。那一年,与王涵旭、朱文轩、胡智鸿他们一起,我确实付出了很多心血。因此,再次肩负起班主任的责任,我是欣喜的,感恩的,渴望找到一条走进学生内心的道路。然而,班主任工作琐碎,每天都有许多事情需要处理。有时刚坐下休息一下,突发情况又需要处理,再加上教学、德育团委等多部门工作,我感觉时间完全不够用。特别是在培养学生常规习惯的一个月里,从早上7点到晚上八点半,整整一个月,我教会他们、陪伴他们进行各项常规事务。尽管自认为是一个熟练的班主任,但在同时处理多项工作时仍会感到手忙脚乱,群里的消息有时也会来不及查看。
于洁老师在《做一个高效的教师》一书中提到:“立即行动,坚决避免拖延,不受干扰,心无旁骛地做事,是成为一名高效教师的必要品质。高效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学校完成工作。因此,我每天都会带着我的小蓝本,记录下需要完成的工作。有时一天会有十几条未完成的工作,但我总是立即行动,坚决避免拖延。这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可以静下心来读书、写作并提升自己。”
于洁老师曾说:“与学生的相处,应该是发现美好、创造美好的过程。”这句话表达了她对教育的热爱,更体现了她的人生态度。我想,于老师如此热衷于做班主任的原因,就在于这个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幸福。
记得我们当时开始补绿行动时,我曾与张主任谈论过体育馆的地方,如果能变成小花园该有多美。没想到这个愿望真的实现了,它成为了我们班级的梦想花园。然而,我没想到的是,这块地方一开始竟然是一块不毛之地,植物的存活率很低,里面全是石头、土块。但幸运的是,我们的家长和我一样关注这个问题,不愿外包公司直接安排布置。
总的来说,作为班主任,我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同时也要善于发现和创造美好。我相信,只要我和我的学生们共同努力,我们的班级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在这样一个充满希望的旅程中,我们共同创造了一片美丽的梦想花园。为了给这片土地注入新的生命力,我们的家长不辞辛劳地更换了营养土,这项工程之大,连卡车铲都出动了。在同学们的精心照料下,我们看到了第一朵蓝色的小花,随后又陆续开出了其他各种美丽的花朵。
然而,最初的墙面光秃秃的,泥土的痕迹明显,完全没有美感。在同学们的建议下,我们决定开启美化之路。我们利用数学知识进行画圆设计,邀请美术老师一起协同作画,共同将墙面进行美化。这个过程虽然耗时,但我们并未放弃,因为我们知道,只有坚持,才能看到成果。
这个活动不仅锻炼了我们的合作能力、劳动技能,还让我们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好,收获了欢笑和成长。这个过程也让我们明白了,与学生的相处,应该是发现美好、创造美好的过程。这样的回忆,才是最难忘的。
于洁老师的《我就想做班主任》中展示的教育理念,让我深感敬佩。她坚守初心,执着、坚定地追求教育的真谛,这份初心是对学生的关爱、对教育的执着,更是对自我价值的追求。我相信,只要我们坚守初心、用心做事、持续修炼,就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让这片梦想花园绽放更多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