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护心灵 关注成长》读后感
人的一生从小到大,面临种种考试,唯有做父母这件事没有通过考试就可以上岗,所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更应该去学习和思考,应该如何做才能更好的关爱影响到孩子,让他们能健康的成长,最终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大人。
《善护心灵 关注成长》——给家长的一封信,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去做一个合格的家长,用心品读,收获了很多理性的教育理念,引起我内心的许多共鸣。
一、 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这句话,非常深刻说明了家庭对成长的影响。快乐温暖的童年,会奠定人乐观、积极、开朗的性格底色。而悲伤孤独的童年,则奠定人悲观、消极、自闭的性格底色。成长在一个和谐家庭的人,童年积蓄的正能量会涵养他的一生,让他有力量有勇气去面对人生中的风雨坎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想让孩子孝顺父母,尊敬老人,不妨自己多给父母打打电话,想让孩子热爱阅读,不妨自己多陪伴他一起阅读,身教的力量要远大于言传,教育不在说服,而在潜移默化的行为中。
二、 正确看待学习
要求孩子读书用功,不是因为要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这样将来他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给他带来成就感和尊严,最终会给他带来快乐。让孩子正确看待学习,要多和孩子沟通,用现实中遇到的真实的案例去引导,我曾与孩子一起观看央视《面对面》专访全国最美教师刘秀祥的人物事迹,从他的人生中真正去体会什么是自强不息、乐观向上,以及奋斗精神,深刻感受到他奋斗的人生对孩子的影响与震撼,激励他不断前行。
成长的路上的总有许多挫折,不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人生的一种体验,在孩子成功时,我们一起与他分享成就与快乐,在他失败时,激起他的勇气,和他一同去面对,鼓励他、引导他,父母是一盏灯,照亮孩子前行的路。
三、 引导积极情绪
生活是美好的,和孩子一起体味生活的美好,离不开点点滴滴的陪伴,和孩子一起去旅行,一起看电影,一起讨论各自生活中的趣事,这些都将成为我们和孩子弥足珍贵的回忆,滋润孩子和我们的一生。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也许是红色也许是黄色,不管是什么颜色的花,都有他独特的色泽,独一无二。也许他不够勇敢,但他足够善良,也许他不够聪明,但他足够坚持。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正确引导,而不是苛责他们的不足,是做父母一生的责任。
兴趣的培养,不是强迫孩子去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给孩子沉重的压力,兴趣如果能结合孩子本身的优势领域,会给予孩子未来最大的成长空间,做为父母,关注孩子的优势、兴趣点并培养,让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我觉得特别重要,这影响他的人生以后走哪一条路,走他更喜欢、更合适、更容易发挥优势的路,足以成就他自己的人生。
我的孩子喜欢自然科学、逻辑推理,我会鼓励他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给他提供工具和工作台,让他在动手实验中体验科学的奥秘,他一直保持浓厚的兴趣并且乐在其中,是兴趣为他打开了广阔的视野并推动他主动去探索学习。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与他一起成长是责任,也是一种幸福,成长的路很长,愿我们能与孩子一起不断学习,不断成长,走好路上的每一步,走向更美好更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