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思维而教读后感 苏晓
2024-09-10
网站类目:资源共享
资源学科:心理
资源类别:
资源年级:四年级
选用情况:学科网未选用
资源内容:读后感
《为思维而教》,初次看到书名,吸引我的是“思维”二字,思维在数学上指用数学的知识和方法,分析并解决问题。但随着教学工作的积累,我对“思维”又有了新的看法。其实不止数学有思维,其他科目也有思维,思维它是我们的思考方式和思考习惯,平时所说的培养学生的思维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方式和习惯。
果不其然,打开书,作者认为思维有三个水平:经验,解释,分析。经验就是直接经验或从别处得到的信息,解释就是通过个体或集体的文化思想进行解释,分析就是批判性地审视或看待他人对经验的解释。用数学的语言进行翻译,第一个层次的学生会做题,第二个层次的学生会讲题,第三个层次的学生会出题。当学生走了老师的路,那老师就无路可走。
合上书,静静细想,为思维而教,教的岂止是老师,思维又岂止在学习中。工作中我是一名教师,生活中我是一名母亲。孩子的思维不仅是学习上的思考方式和习惯,更是生活中的优秀的品质。是否有毅力,是否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困难,是否有自己的兴趣,是否对生活抱有热爱……若是这么一想,我们大可以跳出校园,进入生活,平时多给学生或者自己的孩子一些时间,在这个大语文时代下多阅读,听听他们对不同事物的独特见解,坚持某一件事件,不管运动还是其他,当他们拥有健康的体魄,强大的心理,独立的见解,这何尝不是为思维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