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 读后感 陈卫娟 2021-08-15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爱的语言是窗户,否则它是墙

——读《非暴力沟通》

 

读此书,领悟到语言有神奇的力量,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是一把双刃剑,就像书中提到的,爱的语言是窗户,否则它是墙。语言能唤醒彼此的共情,能化解矛盾,其魅力在于它的非暴力表达。

非暴力沟通是什么呢?我以前认为是暴力言语是大声恐吓、怒吼的语调和言语或者是内容包含侮辱的话语。读到书中提到的这四种“隐蔽性暴力”的语言表达之后,我不禁寒颤,我们日常自认为平和的谈话方式其实可能是“暴力”的,这种暴力表达可能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也许说话的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言语带有暴力的成分,但却对听话者造成了一定的“精神伤害”,进而引发对方消极地对待,如心情沮丧、闷闷不乐,甚至也激怒了对方,促使其逆反,做出暴力的反抗,形成暴力的蝴蝶效应。

每个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或许不同,但是作为人却有着共同的感受和需要。发生矛盾和冲突时,运用非暴力沟通,专注彼此的感受和需要,从而能促进倾听、理解以及由衷的互动。书中提到暴力沟通模式的四个要素是: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清楚地说出观察的结果。非暴力沟通不鼓励绝对化的评论,而主张评论要基于特定时间和环境的观察。不带评论的观察是我们开始非暴力沟通的第一步,就像是打开那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窗。

非暴力沟通的第二个要素是感受。从小到大,我们一直被各种权威主张的“正确思想”引导着,个人的感受是无关紧要的。体会不到自己真实的感受成了普遍的现象,我们常用“我觉得……”这个句式说出的并非是自己感受,往往是我们的想法。当接着追问真实感受是什么时,我们茫然不知所措,真实感受去哪了,被我们忽略了。表达内心真实的感受却是我们敞开心扉与人顺畅沟通的关键一步。

非暴力沟通的第三个要素是需要。感受根源于我们自身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可以有四种选择:责备自己、指责他人、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自责会导致我们内疚、惭愧或者厌恶自己。责备他人常常会引起他人的申辩反驳,这两种做法都不利于真实的需求被解读。批评往往暗含着期待。对他人的批评表达了我们尚未被满足的需要。体会到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并将它准确表达出来,其他人就有可能做出积极的回应。体会到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我们也会认识到所谓的将心比心,我们无法牺牲他人的需要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是请求。在表达观察、感受和需要之后,我们要说出自己的请求。当我们与他人进行沟通时,总是期待有所回应,对自己的需求认识的越深刻,提出的请求就越明确,越具体,这样就越可能得到称心的回应。在生活中,我们如果会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不想勉强他人,在表达自己的愿望时会习惯使用请求而非命令的句式。

读了《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我感到真的自己需要提升自己的沟通技巧,希望自己多爱自己一点,允许给自己多点时间,往后的日子里,先是刻意练习非暴力沟通技巧,希望能修炼成一个一个说话“温柔”的老师和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