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旭教学反思——巧设“导学单”,培养学生自主力 2021-07-06
网站类目:资源共享 资源学科:数学 资源类别:教学反思 资源年级:五年级 选用情况:学科网未选用 资源内容:

     巧设“导学单”,培养学生自主力

                      陈晓旭

   本学期,我校开展了“优化学习活动”为样态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数学借助“导学单”来优化课堂教学,何为“导学单”,初听有点懵。

   “导学单”是什么?怎么做?为什么做?带着三个问题,查阅了一些文献:  【“导学单”是什么】

   导学单,顾名思义,就是“导”和“学”。“导”即“导读、导听、导思、导做”;“学”则指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导学单不同于教案、导学案、严格来说,更强调教学的“活动”性和“单”的作用。

    导学单可以是对学生课前储备知识的评估,也可以是对课中思维动态的预测,还可以是对课后方法的指导。

【我的“导学单”这么做】

    虽然从文献上了解了何为导学单?但怎么做却还是一头雾水,好在数学周教导给了大家一个范例,这才让我有了抓手,慢慢尝试,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导学单可以是对学生课前储备知识的评估,也可以是对课中思维动态的预测,还可以是对课后方法的指导。

案例1在五年级上册学习《小数乘小数》时,由于学生已经学习过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掌握了整数乘法、积和商的变化规律,因此在导学单的设计上要有对这些旧知识的检测。

    1.口算

    4×3=           15×6=         2.1÷10=

    0.4×3=        0.15×6=        2.1÷1000=

    2.竖式计算

    105×24=      1.05×24=

   通过对这两组习题的复习,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回忆相关旧知识,为自学小数乘小数打下良好的方法基础。因此,准确把握学生已经具备的认知发展水平,找准学生的逻辑起点,才能更好把握新知识的生长点,帮助学生实现正确的认知迁移。

   3.尝试计算:

    3.2×1.15=

思考:(1)这两个小数是怎样转化成整数的?

     (2)把这两个小数看成整数,相乘后怎样才能得到原来的积?

   这一问题的设计,触发学生对算理的思考,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沟通算法与算理。

案例2在五年级上册学习的《小数除以小数》,由于前面已经有小数除以整数作为基础,所以这一课的导学单可以这样设计:
1.口算:

36÷3=      75÷25=           40÷8=

3.6÷3=     0.75÷25=          4÷80

2.竖式计算:

3.9÷65=    25.2÷12=

3.你会试着用竖式算一算7.98-4.2? 试一试吧!

    因为课前布置了这样有层次性导学单,课上,就能放手把时间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谈小数除以小数的算法,在交流的过程中吸取其他发言同学的精华,把自己新的理解及时记录下来。学生之间的交流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话语权,这时候的作为老师只需要引导若干名学生以“主讲”身份,协力完成课堂自主学习,这样的一种学习方式有助于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案例3在五年级上册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例题内容的教学(已知长方形周长,求长和宽)学生在三年级的时候也接触过,只是没有把这样的一种解题方法提升到策略,基于学生这样的学情,我设计了“导学单”,让学生自主探究:

    王大叔用22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花圃,怎样围面积最大?

    




    从学生反馈的答案上来看,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有自己的一些记录方法,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也能看出:问题1:学生对于“221米长的栅栏”中的“22”认知比较模糊,(全班6人当做面积)究竟是指围成长方形的面积还是长方形的周长?关于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在三年级的时候已经对比辨析过,导学单上出现的问题,说明学生对于这两个概念是模糊的。问题2:学生知道要将“22”按照一定的规律分给长和宽,但到底怎么分,为什么要这么分,认识不是很清楚。(全班12人不会分)因此,通过导学单了解学生的思维状态,就能在教学中安排对于周长和面积的解读,帮助学生厘清概念的本质。


案例4在解决问题的第二课时中,我并没有按照书上的例题来教学,而是把这一课时的重难点定位在了“分类列举上”,选择了补充习题上的一题作为新课的自主探究题:

    1.学校组织了足球、篮球、排球3项兴趣小组。芳芳准备最少参加1项,最多3项都参加,她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参加方法?

    在整个问题解决时,首先要理解“至少选1项,最多选3项”的含义,这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而学生缺少对这一知识层面的认知。因此,通过导学单掌握了学生思维的困惑,在教学中就能抓住重点,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先分类再列举”的方法。解决完此探究题之后设计了数学书P97的第3题:

    2.小芳有下面4枚邮票,用这些邮票能付多少种不同的邮资?




 


  解决此题时,学生一下子有了抓手,要付不同邮资,先要进行分类,要选择不同的邮票张数。这一导学单的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使知识的衔接水到渠成。

【导学单的作用】

   虽是初次尝试,但我觉得:成功的导学单使用与课堂教学是完美的结合。学生层面:导学单的使用,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学会思考,从而进行深度学习。教师层面:导学单的使用,能够帮助老师把脉学情,教师通过分析导学单,能够更高效地教学。

  • 阅读(131)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