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探讨部编版的自读课课型,10月16日下午,蔡成德名师工作室向全市语文老师开放了“自读课型”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邀请了无锡市积余实验学校的胡小安老师与我校施懿老师同课异构《昆明的雨》。江阴市研训员受邀徐杰老师主持了此此活动。施老师的课重在阅读方法的指导,以质疑批注的方式推进自读教学,引导学生关注文章标题与内容之间的关系,段落之间的勾连,进而抓住文章的情感脉络。作为年轻老师,这无疑是一次大胆而有意义的尝试。胡老师以漫谈式教学为特色,看似与孩子闲聊,实则引导孩子关注画外音、话外音;分角色对比阅读,按板块内容读,教师配乐示范读,以丰富的读的活动引领学生思维的拾级而上。
部编版教材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试图建构“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自读课是一个重要的创新点。自读课加大了自主阅读的力度,两位老师都着眼于学生,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肯定个性化的阅读,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解码作家汪曾祺语言的神韵与奥秘。
接着,我校教研组按照平时的流程进行了评课活动。青年老师们踊跃发言,肯定了两堂课都有许多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也对一些环节提出了优化建议,还对自读课型提出了自己的疑惑。老教师们更是提出了许多深刻的思考,如解读“情味”中如何融入语言的训练,课堂中如何相机进行小结,对汪曾祺语言的特色是否能有更深入的挖掘……
市初中语文中心组老师和骨干教师代表也对活动进行中肯的点评。
最后,教研室的徐杰老师就自读课如何上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定位:一是时间分配:课堂上学生交流的时间不能少于30分钟;二是活动形式:可由老师或提出问题来驱动;三是课堂评价:要以学生评价为主,教师评价为辅;四是活动内容:自读课是用方法,用的是教读课上教的方法。从这四个方面来看,两位老师上的都是自读课。当然,施老师在做“那天的情味”的多重性这个活动时,给学生的时间太少。而胡老师的沉入词语和对《夜雨寄北》的解读则给了自己很大的帮助。
本次活动,给我们全组语文老师在自读课型上的探讨和实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相信在教研室的引领下,我们学校的教研氛围会更浓厚,我们也会在部编版教材的研讨与实践中思考得更多,走得更远。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