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临场应对实用技巧》读书笔记
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周庄校区 陈屹
一、书籍信息
书名:《教师临场应对实用技巧》
主编:董一菲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二、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临场情境,通过丰富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为教师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需要临场应对的棘手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涵盖课堂教学管理、情感心理疏导、学习问题辅导、行为问题指导和人际交往引导等五个方面。
三、重点章节与要点记录(选取了自己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有困惑的内容作重点记录)
(一)课堂教学管理
1. 当学生对经典课文不敢兴趣怎么办?
这时执教者需要调整设计好的课堂流程,寻找新的切入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从而深入把握文章内涵。
情景再现:
教授《记念刘和珍君》时学生表现沉闷。学生没有真正了解那个时代,体会不到刘和珍牺牲的意义,语言理解有难度,感受不到本文作者复杂而曲折的情感。
临场应对:
提了一个新问题:谁能举出一些新中国成立前后为国牺牲的烈士?你知道他们牺牲时是多大年龄吗?黑板上烈士的名字和牺牲时的年龄,明显触动了学生心中那根感情的弦。接着又提了一些新的问题:面对这样的牺牲,无论时间如何延续,作为中国人都无法不为之动容,而那个时代为革命积极呐喊的鲁迅又是怎样的情感呢?你能梳理一下文中鲁迅先生的情感脉络吗?你是否注意到文中自始至终都贯穿着言语不言这一矛盾呢?又该怎样理解这一矛盾呢?最后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技巧点拨:
对于经典课文,学生提不起探究兴趣,教师要临时调整教学设计,找到学生的兴趣点,设计新的教学问题来加以引导,学生的兴奋点才能被重新点燃。
拓展迁移:
有时候这种临时调整也可以交给学生去完成,同样可以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供大家一起探究,这也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准备《阁夜》这节课时,就尝试将临时调整交给学生去完成。课堂上梳理完杜甫其人其事和创作背景后,我布置了一个思考题。如果你来讲这篇诗歌,你最想带领大家探究哪个问题?在学生的共同选择下,最终将声音作为切入点来分析本诗。先引导学生分析出声音,再进一步分析每一种声音背后饱含着的深沉情感,最后分析这些情感是如何化为杜甫无法言说的心音。
(二)情感心理疏导
1.当学生畏惧朗读文本,怎么办?
没有深情的朗读文本,就无法用心贴近文字,无法展开无穷的想象。也就无法在文字中找到自我,更无法真正被文字感动。身为语文老师,在教学中不仅自己要能做到声情并茂的朗读,更要引导学生去朗读,带领学生徜徉在文词优美气势酣畅的经典文本中,以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情景再现:
无人愿意主动参加经典诵读比赛。
临场应对:
首先我用教室的电脑找到网上的朗读视频,和学生一起观看。同时注意其中的重读,停顿以及感情抒发等,并做好相关笔记。其次,我亲自示范并一一指导,让学生反复练习。同时要求他们在朗读时要头正肩平,精神饱满,吐字清晰响亮,句逗分明,流畅自如并适当抑扬顿挫。
技巧点拨:
大家三分文章七分读。在教学中,运用好朗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任何学习皆贵在兴趣和坚持,兴趣需老师去培养。坚持需要要自律,也需要他律。
拓展迁移:
每天留出20分钟经典诵读时间,每天亲自陪着学生诵读,教学相长。在语文课堂中重视朗读的运用,再多的讲解都不如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理解的透彻。
教育感悟:
本色的语文课一定少不了朗读。课堂朗读是学生打开文字密码的一把钥匙,课外朗读是学生积累传承经典的一种方法。
(三)学习问题辅导
1.当学生进入不了阅读情境,怎么办?
在小说阅读中,常常有一些学生难以进入阅读情境。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有些小说创作年代久远,学生缺乏相关的人生经历,难以产生情感共鸣;二是学生对老师单一的内容讲解提不起学习的兴趣。
情景再现:
在学习《祝福》一课时,学生表示对祥林嫂的悲惨遭遇虽有所了解,但对其造成其悲惨命运的原因却并不清楚,所以难以进入到小说的情境之中,更提不起学习的兴趣。
临场应对: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使用了引生入境法。首先,我营造了小说故事发生的情境,学生了解了祥林嫂的生存环境,渐渐对课文产生了兴趣;其次我进行细节阅读,进一步带领学生进入情境。我让学生朗读描写祥林嫂被抓那一段,分析里面涉及到的动词。我又带领学生朗读祥林嫂被逼拜堂那一部分。然后我和学生们一起串联起祥林嫂的一系列遭遇,大家展开讨论,提出一系列问题;最后我继续引生入境,让学生角色代入设想自己就是祥林嫂。那么会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反抗命运的压迫?然后与祥林嫂的“捐门槛”对比,找出差异及原因。通过探究,大家认识到造成祥林嫂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和历史根源。
技巧点拨:
此案例我主要采用了引生入境法。即通过创设小说故事发生的情境,让学生融入到故事中。在上课前我先介绍故事发生的环境,让学生们了解小说的创作背景;接着带领学生朗诵,让学生对小说中的一些细节深入研读思考,领会作者独具匠心之处,体会主人公的形象;然后让学生们代入角色,回答“如果你是主人公,你会怎么做”等问题,在比较中分析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和人物性格,从而认识小说主题。
拓展迁移: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还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要,让学生了解特定背景中的特定人物,把学生带入到小说的情境中。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审美的动力。在讲《装在套子里的人》这一课时,我也发现学生始终进入不了小说情境。理解不了别里科夫老是把自己装进套子里这一怪异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于是我想起了引生入境法。我先介绍了19世纪末沙皇专制统治时期的社会背景,让学生理解在那样一个高压形势下,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思想状态。我让同学们设想,如果自己就生活在那个时代,会如何面对周围人,周围人的监视和社会中的新事物。我还带领学生研读了别离科夫谈恋爱的那一部分,感受新旧两种思想的巨大冲击。终于学生们慢慢的融入到了小说的情境之中,开始全面而深入的认识小说人物和主题,大家对晦涩难懂的外国小说也逐渐产生了兴趣。
教育感悟:
只有从情感上融入到小说所创造的审美世界,体会故事和人物所蕴含的意义,才能激发自己探索的兴趣和热情,才能获得深刻的认识。只有进入情境才能使学生深入感受小说的独特魅力,并在故事中熏陶心灵,启迪智慧,升华人格。引生入境是小说教学的需要,也是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引导作用的体现。
(四)行为问题指导
1.当学生不记课堂笔记怎么办?
时代在变化,我们的学生也随时代而改变。他们更喜欢被尊重,被平等对待。基于这样的情况,我尝试着寻找更为有效的管理办法。并逐渐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让他们能够在今后的人生中懂得如何去面对问题。
情景再现:
语文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需要学生课上记笔记,留课后翻阅复习。以此达到长期记忆的目的。然而我教授班级的部分学生却没有记笔记的习惯。
临场应对;
在尊重学生心理感受的基础上,我立即让同学一起讨论一个问题:不记课堂笔记会有什么后果?经过我们师生的讨论,同学们得出如下结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好为验证学生们认识的正确性,我决定每周利用一节自习课进行小周测。考察的知识都是笔记上的内容。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记不记笔记带来不同的逻辑后果。并启发同学们去思考遇到错误时怎么办?经过交流,同学们都认识到了在今天叹气,不如从今天去努力。此后同学们的笔记记得越来越好了,让学生品味逻辑后果不是我的最终目的。我是希望孩子们能从中学到做事要考虑后果。要去承担后果,遇到事情要考虑如何去做。
技巧点拨:
逻辑分析法中的承担逻辑后果和启发性提问。这两种方法有助于老师在不吼不叫的情况下教育学生。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提升孩子们的认知水平。但是同样的逻辑后果不是对任何学生都有效。这就需要老师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逻辑后果,因材施教,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约束下修正自己的行为。
比如为了纠正学生的迟到行为,我在早自习就组织同学召开班会,讨论迟到的不良后果。然而这些行为结果对自觉性差的学生是没有约束力的。于是我又引导学生们思考为什么要有班级责任感。最后同学们一致认同,因为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是不会赢得别人的信赖与支持的。然后我又让学生去讨论如何解决迟到问题。在启发性问题的思考,中学生的认识水平逐渐提升了。他们知道行为后果的严重性,也知道我不会姑息纵容他们的行为。在没有批评和指责的情况下,学生们迟到的次数逐渐减少了。
教育感悟:
要让自己成为学习型的教师。对这个时期孩子的特点能够清晰准确的把握住。以便更好的处理学生出现的问题。要让自己成为德智双修型的教师,能够包容学生的不足,用心去感受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能够引导学生去寻找生活中的智慧,奋力达到美好的彼岸。
(五)人际交往引导
1.当学生说苏轼很虚伪,怎么办?
文字是思想的载体,也是情感的出口。如果教师能用诗意浸润课堂,做学生思想的摆渡人,那么字可触,情可感。
情景再现:
在学习《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在探究诗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中苏轼洒脱情怀的现实意义时,一个学生很不屑的说:我觉得苏轼很虚伪,在自欺欺人。这个从没有放弃努力,成绩却从没有突破的学生。顿时让我很心疼,就像我曾心疼苏轼一样。我想挖掘文字的力量,对它进行诗意的浸润和情感的熏陶。让他明白自己坚持努力的意义何在?
临场应对:
我以苏轼经历的坎坷和波折为依据,重点引用了他的诗文,让学生体会苏轼面对人生艰难之处时拥有的那份诗心。我进一步拓展。带领学生品味苏轼虽坎坷却靓丽的诗意人生。最后我让学生明白这种精神的可贵。不放弃是因为对未来还有憧憬,能坚持是因为对未来还有追求。苏轼的乐观和直面苦难所做出的选择。激起了学生对诗和远方的向往。他们意识到苦难坎坷是无法回避的人生问题。而积极乐观,诗意的栖居才是应有的选择。我从诗意浸润着手,深入探究品味文字。从中寻找情感的出口,用心灵的力量帮助一个执着努力的学生从古人的精神力量中找到了坚持努力下去的理由。
技巧点拨:
这个案例我采用的方法是诗意浸润,情感熏陶。让学生体悟文字的力量,进而汲取精神的力量。最终获得心灵的丰盈和成长。这正契合了语文文化育人的要求,也是对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理念的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