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邹丽) 2022-04-11
网站类目:资源共享 资源学科:德育 资源类别: 资源年级:一年级 选用情况:学科网未选用 资源内容:

利用闲暇时间我翻阅了孙云晓的《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一书,书中阐述了很多的观点,教育家孙云晓以他独到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和敏锐的教育经验,从现象学教育学等的角度,以家长、教师教育生活经历为原材料,对若干教育案例进行十分深刻的和有益的思考。他在书中对长时间困惑老师和家长的一些问题作了深入研究和分析,并对家长和父母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其中有一些观点对我有极大的启发和触动,作为教师的我,看了之后,收获颇大。

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作为一名教师要搞好教育教学,教育智慧是并不可少的,可是教育智慧并非天生的,也不是能从书上生搬硬套的,而是教师在学习教育理论、总结教育经验、努力参加教育实践并且不断反思和积累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教师综合运用各种教育能力达到了成熟地步的表现,是教师掌握了高超的教育艺术的表现。有了这一理念的支撑,我们在追求教学艺术的漫漫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不断总结,教学中才会拥有了那精彩四射的教学智慧。

看着书中许多案例,我发现它们离我的生活是这么近!书中人物说的话,做的事,我也常常在说,在做。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也知道这样做的弊端,但在不经意间却同许多家长一样,忽视了教育的核心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

孙云晓老师说:“我之所以反复强调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是因为有健康人格的人,才是走遍天下都可以让人放心的人;一个人的人格不健康,他就是表面上再辉煌,都可能随时崩溃。”孙老师的这句话,相信每一个人都赞同。但在功利性越来越强的当今社会,健康的人格在一步步后退,为分数让路!孙老师在书中说,要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曾经我也是孩子时,最渴望的就是能拥有属于我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孙老师说:“孩子的许多缺点是父母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这话真是一点都不错。孙老师在书中告诫我们,教育首先从发现孩子和了解孩子开始。要尊重孩子的权利和需求,要让孩子自己解决冲突,要让孩子在体验中成长,还要改变“标准”的评价体系。如果,您的孩子回家委屈地对你说:“邻居家的孩子把我的篮球抢回家了。”这时,你怎么办?如果是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一定会和大多数的家长一样,带着孩子到邻居家去,找到他的父母,告知事情的原委,希望他的父母能教育孩子将篮球归还给我的孩子。但是,现在,我绝不会这样做了。我会让孩子自己去解决,最多给他一些建议或方法供他参考。哪怕这件事情在解决时困难重重甚至没有拿回篮球,孩子也能从中有所感悟。在多次体验之后,他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有所提高。

书,总是给人许多的启迪和感悟。教育,单靠孙云晓老师一个人的声音是远远不够的,但愿这本书能让更多的人从书中受益,更让我们的孩子受益!让童年在每一个孩子的心中都如童话般神奇且充满快乐!

    书中有这样一节“人才要先成人,其次才是成才”,在这里,孙云晓先生提到了一个词,教育荒废。他解释为:表面上抓得很紧,实际上荒废了真正的教育——人格教育。

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才华为器,才德为道,道在器之上。”“人才”首先是“人”,其次才是“才”。“人”,是指有健康人格的人。培养健康人格是教育的核心,而培养良好习惯,是健康人格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