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我和诗词有约
华士实验小学 顾春花
我们的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语言感受能力,使其受到熏陶和感染,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领会古诗词的韵律美、节奏美、形式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3、在结伴式学习理念下,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用眼睛去观察大自然的美,用耳倾听大自然的美,用心去体会大自然的美,用手去描绘和记录大自然的美。
我们的创意
做优秀的世界公民和永远的中国人,是我校的培养目标,教育孩子,乃至我们,要拥有中国根,实现中国梦,做一个有中国根基的世界公民。诗词,一个非常重要的中国元素,孩子们因诗词而结缘,因诗词而交往,因诗词而结伴学习,因诗词使自己充满诗意。中国本就是一个诗词的国度,我们可以以诗词为抓点,可以以诗词为交际,以诗词为共性,从中国诗词中出发,去点燃传统文化的传承,去创设人际交往的环境,去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
百花齐放、莺歌燕舞,杏花雨、杨柳风,最美不过春日景。一场仲春的诗词之约,让孩子们化作春天的小使者,为大家献上了一场春日诗词会,感受别有韵味的春之美。
我们的准备
1、给出春日四景:花、鸟、雨、柳,让孩子们根据自己兴趣,自由组队,让他们因相同的志趣走到一起,投合感情。
2、分别通过探梅、访鸟、赏雨、画柳的形式,走入大自然,去感受春的诗意。
3、搜集以“花”、“月”为意象的古诗词。
4、大组长负责所有资料的整理,各小组长根据各队形式负责拍摄照片、视频,录制音频,制作展板,大家互帮互助,度过了一次难忘的寻找春天之旅。
我们的行动
一、开场
诗词,中国人特有的浪漫符号。过去的一年中,花花老师和萌芽中队的小朋友们一起诗意地走过了春夏秋冬。我们一起赏人面桃花相映红,听稻花香里说丰年,感霜叶红于二月花,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古有胜日寻芳泗水滨,二月微冷,春意未浓时,花花老师带着我们共赴了一场春日诗词会。百花齐放、莺歌燕舞,杏花雨、杨柳风,最美不过春日景。我们化作春天的小使者,去往烟雨江南,寻找诗的足迹。
二、小组汇报
1、集体亮相
2、分组汇报
花之舞:开展探梅之旅,用拍照的形式记录下了颜色各异、姿态不同的梅花,小队员们积累颇多,赏梅吟诗,信手拈来。更难能可贵的是,队员们还跟大家分享了书上积累、爷爷奶奶教的关于梅花品格的诗句。这一赏,不仅赏了梅花,赏了写梅的诗,更通过拍照这一参与的方式感受梅之韵味。
鸟之趣:走入大自然,倾听鸟鸣,与鸟为友。队员们录下了鸟儿的叫声,带到课堂上与大家分享。小型诗词大会的形式活泼有趣,参与面广。在一轮轮的比赛中,大家不知不觉了解了许多与鸟有关的诗句。听鸟鸣,学有关鸟的诗,把文字与声音联系起来。
雨之意:江南的雨是极具特色的,叮咚叮咚,那是大自然撒下的最悦耳的音符,雨之意小队用吟诵的形式,为大家展现了春雨的无限韵味。诵雨,听雨,听雨声,听诵雨之声,声音、文字、自然、人文在孩子交往的过程中酝酿生发。
柳之韵:柳是春天的使者,柳之韵小队用多彩的画笔描绘柳,用古装情景剧再现了大家赏柳、画柳、咏柳的场景,趣味盎然。画春柳、赏春柳、吟春柳,春意通过这样的行动走进我们的唇齿之间,脑心之中。
三、飞花令
1、各小组间共玩“月”字飞花令。
2、学生一起挑战老师“花”字飞花令。
四、活动总结
古诗中藏着许许多多先人的智慧,它是中国人特有的传承。作为一个中国人,不能忘了我们的根基。苔花如米小,也让我们学一学那些小小的生命,纵使白日不到处,亦照常萌动,也学牡丹开。老师希望你们通过读诗,丰盈自己,绽放自己独特的美。读诗、吟诗、赏诗,让我们与诗相伴,腹有诗书气自华!
我们的思考
古有孔子论水,现今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抛开教室的束缚,带着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跨进缤纷的大自然,触景学诗。这样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古诗词,既可以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记忆,又能够让他们在具体的文化场景中品味诗人的情怀,激发他们追求真、善、美,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文化的熏陶。
各小队展示结束以后,队员们进行了一个共同的活动——玩飞花令。玩是孩子最喜欢的交往方式,把之前的小组,进一步的分割与打通,构成了新的学习小组,彼此相连。后面老师加入一起玩飞花令,是成人与儿童的结伴,是成人化身为儿童,走进儿童世界的搀扶和相伴。这个春天,群芳吐艳,这群可爱的孩童,因诗词而结缘,因诗词而交往,因诗词而结伴学习,因诗词使自己充满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