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活在人当中
正如作者姚跃林自己在他的博客“理想国”中所写的那样: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就是要办有温度的教育,就是要让有温度的教育走进校园,走进每一位师生甚或家长的心灵,而不是停留在纸上。当然,这里的“温度”其实就是温暖的意思,是一种让人感到舒服的温度。
那到底怎样的教育或者说怎样的学校才算是有温度?我想,每位教育工作者都有不同的想法,但是,归根结底来说,带着温度的教育大抵便是带着人情味的教育,亦或是让学生喜欢的教育。人是一种情感极其丰富的动物,所以教育也必须带着情感,带着温暖的情感,因为人必须要活在“人”当中。
每逢新学年开学,我们的二中校园中,总有一些“格格不入”的身影,有些还背着双肩包,带着一股子不同于这些初中生的稚气;有些装扮华然,俨然已经透露着一股初上社会的淡定。他们奔波于各个办公室,寻找当初记忆中的老师。时间可能是过了三年,过了四年,甚至十年,这些老师却始终让他们难忘。周末的街道上,一转头,还能听见自己当初的学生热络地打着招呼:“老师,你怎么还是这么年轻!”
尽管当时的学生在初中校园的三年学习生活流过汗,流过泪,但是,时间冲刷过,当时的辛苦已经在记忆中荡然无存,留下的只有记忆中温暖的老师。三年尝遍人间暖”,这是学生的感受。这就是温度,这就是温暖,这就是温情。是老师和学校温暖了学生,也是学生温暖了老师和学校。
纵观全书,最能引起我共鸣的是这句话:“人要生活在‘人’当中。”现在中国的教育还是存在着许多弊端的,现如今中国的许多学校,过分的注重分数,考试以及其他的形式教育,而忽略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校长和教师互相感染,老师和孩子彼此融入,教育才可能真正地发生。老师要由衷的尊重学生,虽然老师扮演着学生最不喜欢的社会角色,但是教师要想着尽量真诚地帮助学生,这样,师生的关系总是差不了的。因此,姚跃林说“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这里的“温度”与其说是“教育”的温度,不如说是教育者的温度,是“人”的温度。
读完这本书,再细细品读姚跃林老师的博客,内心颇有些波动。“你走的多么远,也走不出我的思念。”被人关心、惦记、思念就是温暖和幸福。每次,看着上了大学,或者毕了业的学生来看我,我总是这么温暖地想着。做有温度的教育,活在“人”的情感中,往后,我也应该这么做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