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研讨
应试与语文素养 2016-08-09
网站类目:在线研讨

即便是在应试的话语系统里,

依然看见语文素养的获胜

——一位语文老师高考后的反思

【编者按】

最近几天,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公布。在和学生高考分数打交道的过程中,一位语文老师欣喜地发现,那些语文素养较高的孩子,那些热爱读书的孩子,大多都是语文考试的赢家。

借着这个契机,这位老师想谈谈培养语文素养中的关键环节:从阅读这个“输入”,到写作这个“输出”,这两者之间的跨越是如何实现的。

这位语文老师叫汤成慧,是海南一所重点中学的语文组组长。她任教只有13年,带过8届毕业班,带出了2个总分状元和3个语文单科状元,今年高考带出了海南省理科语文第二名,9位学生考入海南省语文前四十名。

不仅如此,“漂亮”、“感性”、“温暖”、“爱生活”、“文艺范”的汤老师,更是学生心目中崇拜和喜爱的“教育女神”。

 

这两天一直在跟孩子们的高考分数打交道,纷至沓来的信息,几家欢喜几家愁。但很庆幸的是,那些语文素养较高的孩子,那些热爱读书的孩子,大多都是语文考试的赢家。

这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结果。即便是在应试的话语系统里,依然看见语文素养的获胜。如果语文考试让那些投机取巧的学生胜出,只能说狠狠地扇了这个颠倒是非的社会一巴掌!

借着这个话题,今天,就来跟大家说说语文素养中最关键的环节,阅读与写作的关联,阅读的输入与写作的输出之道。

我的前世——阅读与写作故事

我小时候是被放养生长。所读到的书,都是见一本,便读一本。从未经过挑选。记忆中有几个节点,让我真正感觉什么是阅读,什么是写作。

1

高一。海中校门前有一家书店,我在那里买了人生中第一本张爱玲的书。一个下午便不闻不觉地把它读完了。

无法言说的震颤,骨子里的深刻共鸣,响彻在一个十五岁的女孩子的胸腔里。直至今天,任凭张爱玲的只言片语,我一捡起来读,都是十五岁的那个味道。

年少的时候,一清二白的心,那些首先闯入她视线里的书,无心酿造了她一生的生命涵养。

2

我从来都不掩饰自己的一段阅读经历,大学时候特别迷恋安妮宝贝的书。

在姜花海藻长发棉布裙里陶醉过,甚至以模仿她的文字排列结构为荣,甚至大学毕业论文都以研究安妮宝贝为切口。

不回避,是因为真实地存在过这段青春记忆。不常提起,是因为到了现在,哪怕她更名为庆山后也不再读她的书。爱过她又放下她。

那时我明显感觉到,自己写东西时,每个字词好像很用力,想去挤出一种姿态,让世人为之倾倒。但就是在这种不讲究的蛮力背后,尽是破碎的思绪。

3

在大学现当代文学老师的影响下,我爱上了沈从文的文字。那条豆绿色的河水,常常润湿我的眼睛。

后来,自己摸索去读了汪曾祺。读完汪老的全集后,我把沈老小心翼翼地放下。汪老文字里的洗练、清新,日常又幽默将我深深吸引,他会时常逗乐你,不正经一笑,又是心头一紧。那文字好似不是写出来的,而是用嘴吹气吹出来的。

后来读到汪老自己所述,他回忆起背诵过的国文课本,里面有《咏雪》这样的诗: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七片八片九十片,飞入芦花都不见。

那时,他学这一课时不过虚岁七岁,可是已经能够感受到飞入芦花都不见的美。他还说他后来写散文、小说所用的方法,也许就是从飞入芦花都不见悟出的。

对对对,就是这种飞入芦花都不见的范儿,你以为是花开花落的轻便,但殊不知,却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寂寥。

4

什么是好文笔,从张爱玲到安妮宝贝,再到汪曾祺,掏心掏肺来说,我真是有坐过山车的有惊无险。在网上看见网友提供的三段文字,恰巧就是最佳的对照例子。

都是写太阳落山。网友的总结特精当,你要先把华而不实的文章写得手到擒来,才会有能力创作真正走心的文字。

第一个人这么写。他是普通之你我。

太阳马上就要落山了,天边红通通一片,它的光芒照耀大地,给人们带来安详和快乐。

第二个人这么写。他是背过作文范文的中学生。

傍晚,夕阳映照重峦,霞光倾斜万山。火烧云消退在暮色降临山野的茫茫中,峰巅却凝聚着一片彩霞,经久不灭。阳光穿过薄纱,变得朦胧而迷离,抬望眼,看见温柔的夕阳,尽绽光芒。

第三个人这么写,他是,阿城。

这时已近傍晚,太阳垂在两山之间,江面上便金子一般滚动,岸边石头也如热铁般红起来。有鸟儿在水面上掠来掠去,叫声传得很远。对岸有人在拖长声音吼山歌,却不见影子,只觉得声音慢慢小了。

5

我在大一大二时,都是模仿安妮宝贝,写点心情随笔糊弄世界,打发少女情绪。大三那年,忽然想写长篇了。看了好多书之后,有一口气藏不住了,终于想要来好好折腾一下这个世界。

寝室里的其他姑娘,每天傍晚就集体腾出地来,给我写作。她们到晚上十点后才回寝室。我就趴在那张长桌上,在稿纸上写呀写呀。每天几乎都有五千字入账。那种万事不闻,一心在文字里的倔强,充实,让我的大学生活多了几分回味。

如今想起,写的都是什么?!

后来在当时非常出名的金庸客栈论坛里泡,周围都是当时网络上著名的写手。我每天浪迹在其间,仿佛也能分得一杯什么羹。那时真觉得他们写得好,泼辣、直爽、入味,都是鲜腾腾的江湖气。

6

自从工作后,写东西的主题基本就是两大块。教育和爱情。在狭窄的教师圈子里,用文字去自娱自乐,美其名曰,记录职业生活。

写了十年的天涯博客,有了许多的阅读量和读者。被评价最多的话语是,你写的东西看起来也没有什么稀奇的,但为什么读起来就是有一种安静的感觉呢?

 

一件平凡的事,在你的叙述下,好像有了许多的味道。

我从前也不知如何回应才是好,但直至如今,我可以回答了。

大家所见我写的每篇文字,几乎都是夜深人静时,单曲循环着我所爱的曲,键盘敲落的每个字,好似都在我心里滚过一般,熨帖了才被端了出来。

我心里就想这么对你说,文字才这么来的。我把每个读者都当做是对面坐着的人。

我的今生——陪孩子们一起阅读与写作

做了中学语文老师,最发愁的莫过于孩子们的作文。因为作文写作涉及到一个关键问题,语言的积累。而语言积累又极其缓慢,且仅仅依靠课堂教学远远不够。所以中学生必须广泛阅读才能逐渐提高语言素养,进而提升写作水平。

我也是个典型的万花筒语文老师,孩子们没少被我折腾。共读一本书、共写一篇文、每日一言、每周故事、摘抄、读名著写心得、征文评选、参演故事剧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力求让孩子们积极在活动中去丰富阅读体验,从而更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

有没有效,高考语文分数有一定的体现。但最关键的发言权,是孩子们自己的心,是孩子们的辨别力和自觉力。

 

冯源(海南华侨中学2016届高三1班):

“当时我读莫言的《酒国》,读到关于丁钩儿初见红烧婴儿的场面描写。当时我就在想,在描写一个场景时,要从多个角度入手,如嗅觉、视觉、听觉、人物心理、神情,这样描绘出的场景才可能震撼读者。

在日常生活中,要发动自己的感官,敏锐地去“捕捉”一些气味、声音等等。在写文章时,用文字把它们向读者呈现。

记得高二时读到“硬汉”高仓健写给过世母亲的一封信。信的名字叫“母亲,我期待着你的夸奖”。那时就觉得短短一封信,没有华丽的语言,但有朴素的、淡淡的深情,仿佛母亲仍在自己面前,自己小心翼翼地对母亲叙说自己的故事。所以我认为,写东西要有情,唯深情才动人。”

 

小汤实话实说:

 冯源是一个特别爱看书的男孩,敏感精锐。哪怕是最平淡的一句话,但因为阅读的心蕾打开,于朴素中见奇观,就是他独有的能力了。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在阅读中打开全部的感官去悦纳,然后在悦纳后去练习倾吐,吸收与倾吐便能一气呵成实现。

王兆信(海南华侨中学2016届高三3班):

对于我而言,虽然作文写的不好,但是至少很少跑题;我想这多少得益于阅读理解能力,而阅读理解能力源自阅读那些话语结构完整、情节合情合理的文学作品。

除却家庭、学校的熏陶,情与理的理解能力还是需要从阅读中培养,当然更厉害的同学于阅读中积累素材、学习写法,但我个人能力不足,只能从三观正、情理通、言语顺的小说中培养阅读理解能力,但我也蛮知足。

假设一位同学,尚未拥有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却只顾读一些比较深奥或者说相对飘在空中的作品,比如顾城、北岛的朦胧诗,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谁校对时间,谁就会突然老去,东西是好东西,读来至少能感受到一种美的意境,但实际上并不能深刻地理解,对于理解今天的任务驱动型作文无大意义。

就像汤老师曾经对那几个语文弱生的教学方法——鼓励多看故事会,也就是为了帮助阅读理解能力不足的同学打牢不跑题的基础。

但私以为,与其看故事会,不如读一些能给予更多文化熏陶且情节更加出彩、人物更加非凡的作品,比如金庸的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等,读它们,既可了解历史、文化(金庸小说大多以真实历史为基础,且其中琴棋书画多有之),又能感受不同人物的非凡之处,譬如郭靖的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家国担当,段誉的风流倜傥,萧峰的豪情侠骨,忠孝情义。

小汤实话实说:

 王兆信给我提供了一扇门,对呀,那些总是读不进去文本的孩子,那些总是一提笔就不知如何是好的孩子,武侠小说就是最好的启蒙仙丹呀!

我一定会用来试试的,谁知道谁的语文素养是从哪里吸收呢?或许,先培养把字看进去的习惯与兴趣,才是首要!

梁诗蕾(海南华侨中学2016届高三3班)

少年时不知天高地厚,只知一味阅读毫无营养的言情小说,翻出当年的文字,扁平而又浅薄,枯燥而又无味。

经历了青春文学的狂轰乱炸,在玄幻武侠的世界里左冲右突,面对地摊上的盗版书籍如饥似渴。我既渴望吸收,也有无数哀愁和激动需要释放。

很多人写日记,写诗,写小说,很多人看杜拉斯,看加缪,也看韩寒、郭敬明。后来才知读书也分深浅,品味也分高低。于是也渐渐找到了阅读兴趣与格调所在。

高三有篇作文,话题为漫步人生风雨中,我便想到章诒和在《往事并不如烟》这本书中,写到了康有为的女儿,康同璧母女的生活,她们在文革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依然保持生活情趣,修剪花草并赠与他人,坐销岁月于幽忧困菀之下当真就是漫步人生风雨中的最好例证。

但阅读之于写作,不仅在于能够旁征博引,更在于潜移默化的影响。喜欢席慕蓉和林清玄时,文章风格清新浪漫;喜欢余秋雨和巴金时,文章除了华美,也有了自我的思索与追问……这才明白,你的写作里,藏着你曾读过的书。

小汤实话实说:

梁诗蕾将读书和应用结合得挺好,就是太中学生写作文气了。

读到什么好东西,都想引到自己的作文里,都想变成自己的作文素材,以及名人名言。这其实也是一种品位的腐败化。我希望孩子们离开了中学校园,应该尽快脱离这种低级趣味

 

谢怡凡(海南华侨中学2016届高三5班)

 没有阅读就没有写作!

写作是需要词语的,而阅读变为词汇积累提供了一个平台,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与各种词汇遇见和邂逅,然后在我们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自由挥洒之时,他们跃出来,在最合适的位置放光发热。

阅读对于初学写作,词不达意的写手而言颇为有效。

阅读也是一个养成文风的过程,我的语言一直不够美,后来,我读了白落梅的一系列的古诗文鉴赏,比如《相思·莫相负》《烟月不知人事改》《花开半季 情暖三生》……,也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

比如,她在赏析李煜的《清平乐》时曾这样评价李煜落梅如雪,拂了还满。这一生,就像冷傲的寒梅,曾经在高高的枝头,一片冰洁,风骨傲然。最后,零落成泥,无声无息。一代帝王的一生就这样用如此唯美的语言里,带着感伤,却又无比的形象。

 

在阅读各种各样的诗词鉴赏后,我发现我的写作不知不觉中带上了中国古典诗词的淡雅之美,那种中国文学的美感,融入自己文章里的喜悦和美妙,真的是无法言说的。

阅读可以让你思辨更强大!

周濂的《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里面就有对于一些社会现实的理性审视和思考角度,比如说,关于死亡,他对071213日的《南方周末》中的复旦大学教授之死与在巴黎下岗女工之死进行对比,他有这样一句评论,谈及一个人的生死决择,在最隐秘的问题上,我们能够拿出来与人分享的都是一些无足轻重的细节或大而化之的话语。就此而言,我不愿轻易揣度自杀者赴死的理由。

理性的思考与客观且准确的评价,是我在写时评时的不足,这本书就对于我而言,在理性思考与思辨上起了一定的引导作用,时评只有有深度了,才会更漂亮。

阅读丰富阅历。

我们还年龄还小,经历的也少,所以我们缺乏阅历和素材!阅读就可以很好的补充这一点,我们不可能经历五六十年代,没经历饥荒,太多太多的东西我们无法经历,但阅读可以让我们感受,比如余华的《活着》,不读《活着》,我们可能永远都无法感受和理解那句活着就只是为了活着,不是为了活着以外的事物而活着!阅读真的是一个去别人生命里走一遭的一个过程!

最后的最后,我想说,阅读不该仅仅是为了写作,阅读,更应该成为一种生活的方式,他能改变一个人太多太多!!

 

小汤实话实说:

 

谢怡凡光是从语言上,都感觉是一派活泼欢腾。真心热爱文字和文学的人,一定会有这种人气,这种表达欲。青春阅读一定要早熟,早熟的便捷方式就是主动把别人的思想装在自己的脑袋里。学会阅读观点,分析观点,利用观点再分析自己的生活,年轻人会长大得很有腔调。

张渊茂(海南华侨中学2016届高三3班)

阅读就是寻找对象的过程,而写作也就是告白。向每一个读到的精心刻画的人物告白,向每一个读到的令你难以忘怀的画面告白,向每一句读到的真情流露的话告白,向每一个读到的耐心推敲的字告白,向那刚劲有力的一撇一捺告白。

读三国,向曹操告白,乱世英雄又何妨。读边城,向碧溪岨白塔倒塔的那一瞬告白。读燕七,向鲸鱼安慰了大海告白。读过的每本书,每句话,每个字,读得越多,也就总有那么多想告白的对象,而现在的博爱,只为找到那最长情告白的对象,而Ta,便是你的文风。

 

小汤实话实说:

张渊茂谈的是一种感性认识,阅读就是寻找对象的过程,而写作也就是告白。这句话我很喜欢。懂得用譬喻的方式,去分析及阐释问题,这就是高超逻辑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双重体现。

阅读,寻找对象,这种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寻觅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特别棒。而写作是告白,也极其精妙。中国式教育体系下的孩子,嘴都不怎么甜。不会说甜言蜜语,心里别扭,难为情,所以笔端自然也内敛闭塞,久而久之也就道貌岸然起来。

何雯雯(海南华侨中学2016届高三3班)

说实话,在阅读方面,我绝对是一个不合格的高中生。当周围的同学都在侃侃而谈林清玄和余秋雨的时候,我才深感阅读的重要性。

高一时接触大量三毛和毕淑敏的作品,两位女性作家的文字在无数的月下灯前为我打开了新的世界。这份字里行间跨越时代的触动,在视野上拓宽崭新的维度,更在写作上积累深刻的力度。

透过这些成年人的视角,我们通过文字的传递会潜移默化的形成看待问题的新角度。《雨季不再来》《温柔的夜》《稻草人手记》,三毛的那种浪客翼心勾起的文风让我开始褪去一些幼稚的辞藻和粗糙的文字,随之而来的是更多清新与真实。

《带上灵魂去旅行》《生当做瀑布》《冻顶百合》,毕淑敏的成熟理性和形象比喻也让我在斟酌文字时更能切中要害,幽默又不失深刻。这只是两位女作家带给我们的影响,更何况她们的身后,还有千千万万的作家与作品。

阅读和写作必定是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阅读是一个人主动的吸取阅历和思想的学习过程,但更重要的事,阅读能够让我们置身于一个丰富的语言环境中,书页上的文字夹带着作家们的思想沉淀和语言风格在我们眼前一一呈现。

所以,在我们写作的过程中,这种潜意识里的语言与思想风格就会影响着我们,再加上自己的表达方式,便造就了每个人不同的写作风格。

我想,这也是广泛阅读的同学总能加冕作文常胜将军的原因吧。总而言之,阅读和写作不是两条平行线,它们必须是交织共融的,这样才能在我的生命里留下最美的痕迹。

 

小汤实话实说:

何雯雯的这段话,我读起来有一种感觉,啰嗦。能用一句话表达的东西,非要堆砌一堆句子。其实,这种堆砌,也不一定是她有意为之,其实就是一种不自信。

梁实秋在回忆他的先生徐锦澄教他作文的技巧时写道,先生说,作文忌用过多的虚字。该转的地方,硬转;该接的地方,硬接。文章便显着朴拙而有力。我觉得徐先生说的这点,也挺适合何雯雯的!试试看!

 

胡晶(海南华侨中学2014届高三30班)

 

毕业两年了,似乎从毕业后再也没有写过作文,对高中作文和随笔的记忆也寥寥无几。

印象深刻的是,我的作文文字算不上优美。有同学对各种美句好词,意象比喻信手拈来,而我每次尝试,总觉得不伦不类。既然优美不行,那只能往思辨性的文字上走。

写不出优美的句子,也许和我的阅读习惯有关。我偏好议论性强、有思想深度的文章、书籍,在写作中也会不自觉地套用、模仿这类文字。有段时间,在看龙应台写的目送,很喜欢里面写的一篇(不) 相信,就常常在作文里写曾经相信×××,现在不相信×××”

开始会有些许生硬,但是用的久了,就内化成了自己的东西。类似的书还有刘瑜《观念的水位》,书中有些观点我也许并不认同,但重要的是思考的过程,在思考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和思维。通过阅读这类书籍,我建立了自己的理性思维,并不自觉地应用在作文中,让作文更有深度。

 

黎伟杰(海南华侨中学2013届高三1班)

从高中毕业,转眼间又快要毕业了。深刻体会到"学习"这种行为其实本质就是一种输入与输出。

数学课老师介绍一个定理,于是吸收的过程是学,课后的训练与做题是习。那么于语文来说,语文的学就是阅读,语文的习就是展现在你笔端的体会。

所以其实阅读输入和写作输出与写数学练习差不多,它就是语文学习的方法与模式。只有找对了这一学科学习的方式与方法,才能真正学好。唉确实是阅读影响写作的,现在的体会都找不到合适的例子来了现在都读的是人物的传记和思想类的书。搞得自己写的文章都不飘逸清新了。

小汤实话实说:

胡晶和黎伟杰的留言,几乎让我们看到一个事实,那便是离开了硬性的作文训练后,成年的孩子也许会有更崭新更时髦的观点,但就作文能力而言,有了不少退化。甚至可能退化到,不知写东西为何物的原始状态。故,写作能力的保持,除了阅读的坚持,还有书写的坚持。

读了孩子们的这些留言,想必大家更发蒙。好似我们的孩子所有的阅读与写作的理论都懂,但为什么还是写不好文章呢!

这才是真相,犹如韩寒电影里那句台词,懂得那么多人生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但我觉得,只要有那么一个人,从一条理论里走了出来,得到了启发,这条理论就有了意义。所以,我想说,给中学生的你说。

1)大多数网文废萌黄腐动漫地摊军事小报等,别让这些精神鸦片来拉低你的审美水准。

2读书在精,不在多。一本好书,多读几遍才是优秀习惯。看情节、看技法、看用词、看花边,如此下来,在一本书里要啥有啥!

3不要拒绝模仿,可以先集中读某个作家的书,然后去将他模仿。我们都是普通的写作者,都是积累、模仿、超越、浑然一体的成长史。

4写书评是目前最有效的阅读方法,比纯粹的摘抄要有效。占他人知识与观点为己有的天梯。在阅读中输入,在理解消化中加工,最后输出书评,在输出的过程中查漏补缺,重新梳理知识,再用自己的话把书里的内容阐述出来。

5读书见到些良言金句,若想化为己用,千万要首先明了文字之间深层次的关系。人读句,读透了这个句子就能以一当十。读不透,这个句子就是所谓的啥玩意。

6真正进入阅读世界后,其实都没有想那么多,许多技法、要求都会像灵光一样,不自觉的飘在你脑子里,有形被无形吞没。但从本质上说,已经内化成就了你的眼光和阅读的水准。

7对于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而言来说,动笔是比阅读重要。通过多动笔来培养基本的书面表达的能力。对于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而言来说,显然,阅读比动笔重要。

8华丽的辞藻,终究遮掩不住空洞的本色。被评价为文采出众,都要警惕一个事实,内容是否经得住推敲?文字一被巧饰,多数都没有精力去真正走心写作。

9想要文字精炼,就多读古文。古文不害人,当代许多文章才害人。

10来本干货推荐——梁衡《把栏杆拍遍》,对中学生的文笔一定有所帮助。看完了,写好了,再跟我们分享你的经验吧!

《把栏杆拍遍》收入的作品多以写人为主。有铁甲烈马、威风凛凛,以武起事又以文为业的大词人辛弃疾;有被皇家发配边荒的中国古代最后一位罪臣,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位功臣林则徐;有以文为政,又因政事之败而返观人生、直面人生的瞿秋白;有胸怀博大、因一生的大无而铸成人生的大有的周恩来;有一生颠沛流离、但始终追求着那遥远的美丽的西部歌王王洛宾;也有挺立在智慧高地,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镭的发现的伟大女性居里夫人……收入《把栏杆拍遍》的《把栏杆拍遍》、《觅渡、觅渡,渡何处》、《大无大有周恩来》、《晋祠》、《读柳永》等篇,一经问世,即广为传诵,成为名篇佳作,并为多种课本及教材选用。此外,作者的一批极具个性与人文内涵的山水散文,也在《把栏杆拍遍》的收集之列。

 

——豆瓣图书推荐

每个热爱阅读的人,都会找到自己的写作秘诀。只要他拿起笔,敲起键盘,不停笔,敲击按键声清澈,只要他耐得住性,等得起,才能了得悟!祝君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