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文本 凝练要义 助力课堂
——江阴市季勇名师工作室第22次活动“革命文化”题材研修活动
春研深耕处,思维拔节时。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是统编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领会此类课文的教学价值,直面现实困境,优化教学方法是一线老师的迫切需求。3月24日,聚焦“革命文化”题材课文解读与设计,江阴市季勇名师工作室在周庄东区实验小学开展三月份主题活动。
工作室带头人季勇带来了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黄继光》课例展示。他聚焦历史背景,还原历史事件,拉进学生与课本内容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对于“特级英雄”黄继光有直观而全面的了解。他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梳理黄继光战斗中的所为,简要复述英雄事迹。聚焦“堵枪眼”一幕,季校带领学生深入剖析“堵、猛扑、张开”等动词背后的深刻内涵,在交流与思考中揭示英雄底色。除此之外,他落实教学目标,指导学生仿写连续性动作片段,实现了读写结合的课堂生成。“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上甘岭”,学生深入思考英雄背后的价值内核,引发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思考,进而实现教学的现实意义。课例生动而清晰,环环相扣,无不体现巧思与智慧。
精彩的课例展示后,季校就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解读与设计和老师们展开交流。通过明确革命文化的定义,他深入剖析了“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现实教学过程中的困惑,明确对于此类课文的教学,应慎重思考、斟酌用词,要区别英雄与偶像,绝不漠视背后的精神要求。在教学中,需要深入还原历史背景,努力减少学生与人物间的“距离感”,尤其要深挖人物的言行细节描写,让英雄鲜活,可亲可敬。在此基础上,通过交流与互动,要让学生明晰英雄亦凡人,真情永存,正是因为他们有超越平凡的壮举,才能胜过凡人。教师教学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英雄人物精神品质之后,迁移到自身的现实生活中来,为时代承担起自己的一份责任。讲座深入浅出,展现了专家对于文本的深入解读与思考,工作室成员专注聆听,认真记录,收获颇丰。
此次活动,提示老师们挖掘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独特价值,深入解析课文内容、语言特色和情感内核,培养学生有情有义、果敢坚毅的英雄品质。专家启思,笃行致远,相信充实的活动一定能助力老师们深思践行,发挥语文教学价值,为培养新时代人才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