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让一定变成可能 2018-01-15
网站类目:点评分析 活动级别:省级 活动类别: 执教姓名: 所在单位:江阴市长泾实验小学 执教时间:2018-01-15 执教地点: 执教内容: 参加对象:

联系,让一定变成可能

——听《可能性》一课有感

江阴市长泾实验小学    贡继军

对于老师来说,在繁忙的各项工作压的喘不过气的时候,换个环境,出去学习听听课可能是最好的一种“休闲方式”了。这次在“休闲”之中,来到了临港实验学校,听了屈校长的《可能性》一课,再听了包特的评课,让人感到原来数学原来也蕴含着哲学的味道。

先说说屈校长在《可能性》一课之中的哲学味道吧。我们数学老师都知道,选择上统计与概率这种课型的时候是很难的,因为这种课对于小学生而言是很难理解,对于老师来说是很难讲清楚的。有时候甚至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这种数学课可能有点近乎于语文课了,但是绝对又不是语文课。

在《可能性》一课中,屈校长上出了理解的层次、理解的内涵。学生对本课知识的理解要达到怎样一个层次,在本课中,给我们展现了学生不只是要知道一定、可能、不可能这三个词,更应该深入的理解这三者之间的联系,将三者辩证的联系起来,才是对着三者的真正理解,也就达到了理解这个知识的内涵。在课中,屈校长说了这么一句话让人印象尤为深刻:一定之中也有可能。老师给了3个红球,学生很快的说出,一定能摸到3个红球——学生对于刚刚的学习掌握很扎实。但是老师并没有因此而结束,而是继续和学生一起探究,发问,每次摸到的球都一样吗?引起了学生的疑问。接着老师将3个红球标上了123,引导学生感受到虽然每次摸到的是红球,但是有可能是1号,有可能是2号,有可能是3号,其实每次摸到的球有可能是不同的,在这种情况下其实有3种可能。这么一来,很好的将可能与一定进行了沟通与联系。一定中有可能,在考虑到实际问题中所要涉及的元素的某一方面,其在表达的形式也是不同的。在考虑球的颜色的时候,我们的确是一定能摸到红球,在考虑到到底摸到哪个球的时候,又的确是有3种可能。这也是以后在学习分数表示可能大小的时候要涉及到的,正因为3种都是红球,又造成了一定会摸到红球。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对于一定和可能的认识更加深入,也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在切换到生活的角度来看,你所认为的“一定”还真的不是那么“一定”,往往所谓的一定会变成不一定,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我想这个思想都得到了极大的体现,只要你停滞不前,那么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所以,这么教学,不仅提升学生的思维,更提升了学生的思想。而且这个思想已经超越了数学思想,更是做人的态度。

再说说包特的评课吧。包特在评课的过程中说了这么一点,学生在做完实验之后汇报交流了有几种可能,分别是什么,以及谁的可能性更大谁的可能性更小。那么我们就可以在顺势问,下一个摸到的可能性更大的红球吗?对呀,概率事件是对于整体而言的,但是对于独立的“下一次”而言,可能性更大的红球,还会是它吗?答案当然是并一定就是它了。往往在各种实验中出现,极小概率的事件你认为不会出现,但是下一次偏偏就出现了,你不能保证下一次会出现什么情况,这才是真正的可能。这又从另一个方向将可能和一定进行了沟通和联系。联系到生活中,那就是这么一句话:一切皆有可能。我们不能认为成功的希望很大,而自以为是,也不能认为希望渺茫,而失去信心和动力,只有全力以赴才是实现梦想的唯一途径。

我们在在教学是要注重知识技能目标的培养,但是也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我们要加以关注,更要注意引导。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数学知识有机的与生活中做人的态度联系起来,能够更好的激励学生的学习,也能更好的将一些深奥的哲理体现在数学知识之中。这种数学与哲学之间的联系的教学方式,正是我们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数学与生活、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有机结合。

两位名师,一个通过课堂教学,一个通过评课,都给我们展示了数学的真谛——联系。只有联系的数学,只有用联系的思想来学习数学,只有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我们才能更好的理解数学,形成更好的数学理解。理解既是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