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成员的观察、分析与分享(三)科学区区域游戏“咕噜咕噜,现在就出发” 2023-12-20
网站类目:在研项目

幼儿游戏中教师的非显性存在

——大班科学区游戏观察案例分享

江阴市西郊中心幼儿园    陈奕

在《幼儿园真谛》这本书中,日本的仓桥物三先生认为:从幼儿生活的角度考虑幼儿园保育的真谛时,还必须认真地思考教师在幼儿园里的作用究竟是什么?不仅仅就方法而言,任何方法都必须通过教师来实施,教师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

在观察大班科学区区域游戏“咕噜咕噜,现在就出发”中,由于教师无法一下子面面俱到地顾及到每一个区域,因此,在科学区域停留的时间并不长。然而在此过程中难道没有教师的作用了吗?难道没有教师的任何支持策略了吗?为解这一谜团,我们锁定一名红衣服男孩子A进行主要追踪观察。

一、对象追踪原因

场景1:

时间:生活环节      对象:红衣服幼儿A

事件描述:A独自一人玩着一把红白相间的魔尺,眼神看着其他地方,两手不停地摆弄着魔尺,不一会儿就变出一把“大锤子”。这时,黑衣服幼儿B走过来观看A,二人互相交流魔尺造型,B拿走了A的魔尺。A又从魔尺收纳筐里面拿出两根不同颜色的魔尺,并在另外两名幼儿前开始变魔尺,期间五人有交谈,不一会儿,A又变出了一个房子。接着,又增加了另外两名幼儿过来围观和交谈A变魔尺。

分析:该幼儿魔尺探究技能较熟练,并吸引到其他同伴。从与他有同伴交往的人数变化来看,他的社会交往能力较强。

二、科学区活动前准备

场景2:

时间:区域游戏开始   对象:红衣服幼儿A、黑衣服幼儿C

事件描述:两名幼儿自主选择了科学区,这时候他们拿来垫子一起铺,6块垫子铺完,A发现中间没有对齐,于是把那块垫子拿下来重新拼,直到拼好。接着A拿来两双鞋套,对C说:“我把你的鞋套也拿好了,你不要拿了。”然后两个人又搬来区域材料小心翼翼地摆放到位。

分析:在拼搭地垫的过程中,该幼儿与同伴互相合作拼搭,在此过程中出现问题并能及时调整,从他为同伴拿鞋套的行为看出他乐于助人。

    三、环境支持与材料投放

1.环境:一整块屏风、幼儿探究过程中的问题、解决方法、文字和图示标记。

教师支持策略:记录幼儿之前游戏中遇到的问题

问题1:为什么小球容易从轨道中滚落下来?

办法:选择管口一样粗的装在一起,大球就能通过。

问题2:为什么小球进入三通、四通管时容易从旁边洞口滚出?

办法:接口对准,转弯处可以用弯管连接。

2.材料:纸筒、烟管、两通、三通、四通、五通接头、乒乓球、大小泡沫球、玻璃珠、水管

分析:

教师支持策略1:投放多元的低结构材料,如粗细不同、材质不同的管子、大小材质都不同的球。

教师支持策略2:粗细、大小、材质对于管道探究过程中的结果都存在不同的影响,带来更多的可能性,教师考虑到了材料的低结构性、易搜集、可探究性。

四、游戏中的探究实录

1.纸筒的摆放

3

时间:区域游戏前段    对象:幼儿A

事件描述:幼儿A先选择了纸筒,用斜坡交错的方式在游戏板上摆放,一共摆放了5根,紧接着用一个乒乓球从最上面纸筒的顶端滚落,结果滚落到第二根纸筒就飞出去了。幼儿A又试了两遍,结果如初。

这时,幼儿A把纸筒拿下来一根一根进行坡度的调整,边调整边对幼儿C说:要稍微斜一点。

    调整好以后他依次选择了大泡沫球、小泡沫球、玻璃弹珠进行尝试,同样失败。最后他又拿乒乓球从纸筒里面滚落,结果还是失败,并说:怎么那么难?

2.玻璃弹珠落体

场景4

时间:区域游戏中段    对象:幼儿A、幼儿C

事件描述:幼儿A看幼儿C在玩烟管,把烟管竖着摆放在游戏墙上,往里面放乒乓球。A说:这样太简单了。他拿来一个四通和一个五通放在烟管上面,C拿了一个乒乓球对准四通的洞洞,这时A三通四通五通只能用玻璃珠。于是两人都拿了玻璃珠从接头的洞洞塞进去,看着它滑落下来掉到烟管里再到地上。玩了一会儿A把烟管拿下来重新摆,边摆边说:弯弯曲曲的才行。

3.几通的组合

场景5

时间:区域游戏后段    对象:幼儿A、幼儿C

事件描述:幼儿A拿了很多接头一个一个进行组合,一边组合一边用玻璃弹珠尝试从最上面接头洞洞里放进去,发现弹珠从接头旁边的洞里滚落出来,接着在洞的旁边摆放另一个接头,洞口对准。摆成如图造型,它放弹珠尝试,发现弹珠并没有滚落,而是卡在了右下方的两通接头里,接着又继续王里面放了三颗弹珠,还是没有掉落,放到第五颗弹珠时,一颗弹珠从下面掉落。于是他继续放弹珠,放一颗,就有一颗掉出来。幼儿C看到后说:被卡住了。”A说:卡住了才能掉出来。

分析:幼儿自主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科学探究,其中,在探究纸筒时失败了很多次,于是更换其他材料继续进行探究。在几通的组合中,幼儿一边组合一边试验,虽然中间出现玻璃弹珠被堵在弯管力,但是他仍未放弃,直到出现转机,弹珠掉落,坚持的学习品质凸显。

 

四、区域游戏观察要点分析

幼儿具体表现

 

/不确定/

 

观察的主要证据汇总

(频次、言行、活动、痕迹)

 

1.自主选择游戏内容

 

选择该区域1

游戏时选择不同的材料4次(纸筒烟管水管几通接头)

 

2.情绪愉悦、状态轻松

 

我帮你把鞋套拿好了,你不要拿了。与同伴合作铺好地垫后主动帮同伴拿鞋套。

 

3.好奇、言行积极主动

 

怎么那么难?小球从纸管斜坡上滚动总失败,继续调整尝试。

4.眼神专注、不受无关影响

 

眼神专注于材料和游戏板,不断调整和探究。

5.积极应对出现的问题或困难

 

三通四通五通只能用玻璃珠。

要稍微斜一点。

 

6.兴趣稳定,持久

 

9:30开始进入区域——10:20游戏结束,全程专注探索。

 

7.乐意继续,不愿停下

 

卡住了小球才能从这里掉出来。小球在几通里面卡住了并未放弃,继续向内投放玻璃弹珠连续放5个,直到第5个弹珠从洞口滚落,发现成功,并继续改变接头方向,探究小球的滚落。

 

五、材料投放的好玩有效视角

视角一:

在儿童发展为本理念下看待材料的好玩。好玩的材料不是凭借材料外部新颖吸引孩子。在该科学区域内,材料是常见且于收集的低结构材料,在游戏观察中发现孩子在探究过程中非常专注于材料本身、多种材料之间的组合等探究。

儿童发展为本理念下关注材料的好玩可玩性内涵的真正体现。

视角二:

要处理好材料好玩有效之间的关系。

第一层关系:动手过程和动脑过程的关系,对孩子来说,思维挑战的乐趣要大于单纯的开心满足。既能让幼儿操作过程有趣,更能让幼儿有机会展现自己独特的学习与思维方式。

第二层关系:内容丰富操作价值的关系。内容丰富不等于材料复杂。既能让幼儿有丰富的活动体验,更能让幼儿在开放的学习空间增强操作的目的性,感受玩法的可变、可探、可创造。

视角三:

必须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不同年龄幼儿由于学习特点及经验积累不同,材料可玩性思考需体现年龄特质。小年龄幼儿的好玩体现在游戏、对材料重复操作摆弄中,大年龄幼儿的好玩更多体现在问题探究及对材料双向互动的操作中。

教师的作用就是将幼儿的生活置于主要的地位。缘此,教师在幼儿园中就必然是处于幼儿之后的并不显眼的位置。即是说,教师是非显性的存在,教师要隐性地如影随形般地发挥作用,而绝不突出显现自己,这一点非常重要。


 

附件:

    • 阅读(43)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