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毛新薇名师工作室三年行动计划(2023年-2025年) 2023-08-08
网站类目:制度规划

为更好地发挥和强化名师在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中的指导、服务、示范与辐射作用,为学员的培养、优秀骨干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加强学习型教师队伍建设,带动区域内小学数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能够有所提升,根据《关于第三批江阴市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建设的通知》精神,江阴市毛新薇名师工作现制定具体研修方案。

一、背景分析与研修主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要坚持知行合一,要深化活动育人实践,要注重保护学生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要加强实验教学、探究式教学、情境教学、课程综合化教学。《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确立了以“三会”为核心的素养目标: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分析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做数学需要观照“认知、身体、情感、元认知”四方力量,通过教玩探合一、教学评一体,拓展教育时空,活化知识体系,转变教学方式,能让学生在做数学中能够促进深刻理解。通过探索做数学促进学生理解力发展的机制、路径、策略、操作样态等,可以打破数学学科本位和知识中心倾向,让学生深入探寻数学学科知识的本质含义并创造性运用,解决数学教学困境难题和落实数学课程标准。为此,主持人申报并成功立项江苏省第十四期中小学教学研究“基于测试分析的跟进式改革”专项重点资助课题《做数学:促进学生数学理解力发展的区域研究》,聚焦小学数学教学变革,以“促进深刻理解,积聚价值体验,走向素养深处”为目标,以“触及学科本质和知识内核”为过程内容,以“做数学、玩数学”为驱动方式,实施基于测试分析的跟进式改革,变革学习方式、教学方式、课程及评价,最终实现学业质量的提升,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

基于以上分析与原有研究基础,将本名师工作室的研修主题定为:做数学促进学生理解力发展的实证研究。

二、研修目标

从课堂出发,理清儿童做数学与数学理解性学习的内涵,提升教师理论水平;回归课堂实践,探索培养儿童数学理解性学习的做数学实施路径;师生共同发展,在培养儿童数学理解力与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提升教师的数学理解性教学专业水平与区域教学质量。

1.升华一份情感。推动2022年版新课程数学教学改革、培养优秀骨干教师、做好表率榜样的责任与担当。

2.发展一种理论。进一步促进“慧做数学”教学主张的理论发展与实践创新,完善并优化理论体系与实践范式,形成具有教育特质的做数学促进理解力提升样态。

3.推动一项建设。一是深刻理解做数学促进数学理解力提升的内涵、价值和意义。二是把握做数学促进数学理解力提升的抓手、核心、关键和导向以及最终目标。三是梳理日常教学中数学理解性教学的现状,发现问题,寻找根源;四是能够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熟练操作数学理解性教学的实践范式。五是从培养儿童数学理解力的角度解读教材,找准儿童数学理解力培养的生长点和延伸点,让理解力培养可感可视。

4.带出一支队伍。培养有情怀、有学养、有才干、有建树、有影响的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团队。深化教师对数学理解发生机制和发展规律的认识,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打造研究型教师队伍,塑造优良的教科研文化,促进教师素养的提升,促进数学学业质量的提高和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提升,引导和帮助学员在专业上驶入快车道,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和教学风格,做最好的自我。

5.贡献一股力量。发挥孵化、示范以及引领作用,形成教师高层次骨干团队,发挥他们在各自学校的示范、指导、引领作用,形成更大、更多的骨干教师群,然后惠及更多的教师,实现由点到面的延展在帮助薄弱地区、薄弱对象上有作为,有成果为支援带动乡村学校、薄弱学校小学数学教学贡献团队力量。

三、研修计划与安排

1.聚焦研修主题,开展项目研究

1)理论研修课程。借助专家团队的力量,以数学理解性教学为研究载体,梳理数学理解性教学的内涵、基本模式和相关的理论基础,架构该项目的理论体系、实践价值及哲学思考,明晰数学理解性教学的操作要领,建构出清晰的实践样态。重点开展以下三方面的理论研修:一是理解数学。通过对苏教版教材的理解性研读熟悉教材的编排体系,理解知识背后的逻辑结构,本质规律,思想方法,理解知识的重难点。二是理解学生。通过学习郑毓信的《小学数学思维》,掌握代数思维和几何思维的特点、规律,寻求小学生理解性学习的基本规律;通过设计观察量表,有目的、有意识观察学习行为,解读学生的理解层次和水平。三是理解教学。通过对数学理解性教学理论的专业化研读达成对数学理解的内涵、层次特征及维度特征及操作策略的理解和掌握。

2)实践研修课程。一是案例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数据分析,归纳现行课堂教学中儿童数学理解力培养的现状及问题所在,探寻原因,并研究其解决策略; 二是教学实践:通过经典课例分析,同课异构、擂台赛、市级观摩研讨等形式进行课堂教学诊断及改进,厘清数学理解性数学课堂应具备的要素,探索如何将课堂要素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在宏观的课堂架构与微观的课堂活动中。三是模型建构。在典型案例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提炼新课标下做数学促进数学理解力提升的基本操作模式,积极开展“做数学”促进学生理解力提升的实践研究,完善并优化以“做数学”促进学生理解力发展的实践范式,探索形成可供广泛参照的课程包及一线课堂教学案例群。四是教学评价:从“关注学会”转向“关注会学”,逐步摸索出培养儿童数学理解力的评价量表。

2.搭建交流平台,成员共同发展

1)成员成长:与学科导师面对面、分析自己的特长和短板,制定符合自己个性和风格的一年个人发展规划,切实可行,可操作、可评价。给学员选购专业书籍,学术期刊,组织工作室成员进行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阅读交流活动,以阅读提升理论素养。搭建交流展示平台,在团队研讨、教学展示中形成鲜明教学特色,提炼教学主张,深化项目理解,推进项目研究;在资源共享中取长补短,形成序列实效的教学成果。

   2)成员辐射:指导团队成员辐射带动,带动区域内骨干教师的教材解读、 活动设计、课堂实施、反思研修、教育科研等方面的发展与提升。

3)成员结对:学员分组合作,以“问题”为抓手,以日常课堂实践为基础,积累一定数量的反映课堂教学方式转变与理解性教学的案例。实施青蓝工程,发现种子教师,在同课异构、沙龙研讨、反思争鸣中,点面结合,协同发展,促进种子教师快速成长。

3.科学剖析现状,开展有效帮扶

1)定向帮扶。与市内数学教育质量薄弱学校和教师结对帮教,了解帮扶学校课改现状,确定课改思路;开展支教、送教、送研、送培等活动,帮助薄弱地区的教师提升理论与实践能力。

2)网络辐射。积极探索网络平台资源建设的路径与方法,以资源创建促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并借助网络优势让研究成果向薄弱区域与学校进行辐射,以帮扶更多的教师在业务上得到发展。

3)互访互动。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共同参与研究与交流,在互动中增强研究的动力,分享研究的经验,提升研究的影响力。

四、工作机制与策略

1.“三位一体”开展研修模式

实施“研”“学”“做”三位一体的运作模式,实践动力性研究、系统反思性研究、知识整合性研究、群体自组织研究,形成“做中研——学促研——研中学——研促做”的格局。

 

 

 

 

 

 

2. “四维度”开展课例研讨

维度一:在磨课中开展精细课例研究。磨课指多次打磨同一课的课堂教学,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形式上可以是 1 人多次磨课,也可以是多人多次磨课。维度二:在观课中开展比较课例研究。观课既是教师相互学习、指导的重要方式,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教学研究主要以基于数学理解主题的整体架构研究来推进,成员们分为两组研课和观课。一组“打磨”课例、上研究课,另一组则根据每次的研讨主题开展课堂观察,之后进行对话研讨。维度三:在议课中开展诊断课例研究。在议课交流的过程中,不管是研究课的开设者还是观察者,结合研究课主题,按照研究的维度规范地议课,分享自己对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达成、教学内容的组织处理、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方面的理解。维度四:在反思中开展深度课例研究。加长研究过程,抓实过程管理,放大活动价值,注重课例研究的“前移后续”。所谓“前移”,就是正式研究之前进行的相关性、预备性、铺垫性研究。所谓“后续”,就是正式研究之后进行的延伸性、拓展性和提升性研究,即根据议课中的课例诊断,执教者开展教学重建,其他学员开展随笔撰写、网上论坛、成果梳理等。在这种螺旋向上的回路过程中,让学员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水平得到深层次的提高。

 

 

 

 

 

 

 

 

 

3.“五步法”研磨教学风格

通过“解析——反思——完善——训 练——融合”,研磨学员的教学风格。 一是解析教学风格结构,透视教学风格脉络。二是反思已有教学风格,增强“风格意识”。三是完善教学风格设计,优化教学风格特质。四是辅以单项训练,修补教学风格缺陷。五是融合创造,实践磨砺,成就优良风格。

4.“六流程”训练科研能力

 按照“开题——研究——反复指导——研讨交流——答辩——发表”这样的流程,引导学员开展课题研究,在研究实践中提升科研能力。“做数学促进学生理解力提升的实践研究”为载体,通过招募项目负责人,实施子课题承包制,让关注共同研究目标,志趣相投的培训班学员组成研究团队,开展课题项目攻关活动。通过论证立项、项目实施、中期汇报、成果展示等环节,实施对课题的管理。通过六流程,帮助学员完成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教育课题研究,写出方法新颖、观点创新的教育教学论文,获得丰富的研究成果,提升科研素养。

五、重点项目与活动

采用校际联动、线上研修、师徒结对、集中授课、自我反思、问题诊断、成果展示、理论学习等方式,组织学员开展专业阅读、案例分析、教学观摩、教学设计、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活动,达成研修目标与任务。

1.健全组织。实行导师组负责制,将学员分成5个学习小组,组建班委会,选出班长、小组长、学习委员等,分工合作。建好QQ群,通过网络传播和在线互动,有效地使培训站成为动态的工作站,成果辐射源和资源的生成站;学员间开展经常的日常交流与研究活动,即时通过网络交流感想、心得 、困惑。

2.个性化诊断。在充分分析站点学员基本发展现状的前提下,通过导师组个性化诊断,为他们量身定制职业发展规划,提出切合实际的发展目标,最终使每位成员得到应有的专业成长。

3.理论吸纳。为了提高理论修养,根据学员专业发展的现状和需求,开展有计划的自主学习和互助学习活动;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导师组精心遴选书籍供学员阅读,每位成员依据自己的情况制订相应的读书计划,每年完成不少于60万字的读书量和相关的读书笔记。倡导咀嚼式阅读、多元化阅读,通过读书沙龙,网上共读,周末悦读等多种形式,引领、促进教师养成读书习惯,提升理论素养。

4.专家引领。拟有针对性地选聘省内外“数学理解”方面的行家及高等院校的教授,为培育站开展专题培训,开展学术沙龙活动,解决学员研修中的突出问题,学会在活动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长认知。提升培训工作的绩效,实现培训工作的高质量。

5.课例研修。采取课例研修,通过对名家教学实录、教学视频的观摩,分析各自的优势与特色,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取长补短,融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通过深入研习《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各学段教材,基本达到整体把握小学数学阶段教材编写意图,努力开发为理解而设计的教学资源。联系相关学校成立活动基地,开展课堂教学比武,采用课例剖析、师徒同台、导师教学开放等方式开展课堂教学“实战演练”。

6.课题研究:凭借培训主题,基于“做数学促进学生理解力发展的实践研究”,让每位学员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一个子课题进行连续、定向、系统的思考,然后确立自己的课题,为学员提供多种课题申报渠道,帮助其立项、指导其具体实施。在研究过程中,鼓励、帮助他们撰写教学论文,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

六、预期成果与评价保障

工作室的预期成果包括:一是探索多元高效的教学模式,打磨优质课在城区内展示交流,并送教下乡,发挥辐射作用。二是开发校本课程,创新教学设计、教学课件、作业和试题等数学学科资源。三是建设工作室公众号,形成教学资源库和交流平台。四是培养三名以上市级骨干教师。五是完成一项省级课题,凝炼一批研究成果。六是打造一支师德师风正、教学水平高,教研能力强的名师团队。

学员考核将采取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方式,结合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分别进行阶段考核与终期考核。评选 10 名优秀学员颁发证书。

1.物化成果考核。鼓励学员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做深刻的反思研究,引导学员深度追问自我,促进其提升内在教学品质,提炼正确的教育思想,创新有效教学方法,优化个人教学风格。如围绕理论学习的专题,让学员做叙事研究,在反思的基础上展开讨论等。考查成员围绕主题撰写的论文、课题等,每人至少有一篇论文发表于省级期刊,同时完成一篇研修报告。

2.课堂教学变化。学员承担一定教学及科研任务,在实践研修中进步,在教育创新中提升,通过课堂教学观察及比对分析,记录学员课堂教学情况,跟踪变革带来的数据变化。

3.区域辐射引领。统计学员的发挥辐射作用,如在各级活动中所作的一些讲座、示范课次数,学员主持课题研究带领一批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学员参加相关教师培训用书的编写;学员与新教师结对带徒等,通过问卷调查其辐射引领的效果。

4.活动出勤情况。严格执行学员考核制度,非特殊情况,连续 2 天不参加集中研训,学员终期考核即为不合格。

 

  • 阅读(71)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