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 ——读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有感 2022-04-13
网站类目:资源共享 资源学科:德育 资源类别: 资源年级:五年级 选用情况:学科网未选用 资源内容:

在路上

——读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有感

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 林兰

人生,是一条路,也是一个舞台。它只能一个人走,却要完成多种身份的塑造。三尺讲台、一方教室,是一片小天地,而要在小天地中打开广阔的天空,却需要相当的艺术。

——魏书生

《班主任工作漫谈》是一部语言恳切朴素平实的书,读完此书,感觉有很大收获。这部书不仅是一本有关于如何做好班主任方面的书,更是一部有关于学校管理和教学艺术的书,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去认真的研读。书中没有任何豪言壮语,有的只是真诚与朴实的话语,可就是这朴实无华的语言,一次次深深地打动着我,从中我深刻的领略到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自豪与快乐.....

一、改变自我,提升自我修养。

《漫谈》共八章,我感触最深的是第一章《班主任要努力改变自我》。读这一章时,我很自然的回顾起自己在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中,虽然也尽量做到了经常与学生沟通、商量、尊重他们的自尊心等,但当工作不顺利、压力超负荷时就急躁、埋怨。比如在平常的教学中,经常出现自己花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可学生那里却是没有什么进步,这时难免会灰心、会抱怨,当然就免不了对学生的“恨铁不成钢”式的批评,其实批评了学生,自己心里也很难受。而魏老师的回答是“埋怨学生难教,常常是我们自己的方法太少。”这使我意识到,只有不断提升自己,丰富自己的学识,学会管理学生的艺术,才能把学生教好。

有句俗话说:好学生不是教出来的。这话细细琢磨一下,有可取之处,亦有不合理之处。首先我们说,好学生是怎样来的?很多人可能会说,家庭环境的影响对于一个学生的成长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我并不想否认这个观点,但我想补充的是,一优秀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家庭的培养,也有老师对孩子的引领作用。。毛主席心中有一个“永远的先生”——徐特立先生,他是中国革命家和教育家,是“延安五老”之一,他对中国革命和教育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陆定一称赞徐特立“这本没有字的教科书比什么教科书都重要”。可见,一个好老师对学生的巨大的引领作用!

因此,改变那个抱怨的自己,做一个不断研究和学习,做一个教育学生的智者,力争不站在学生的对面,而要走进学生心里,做一个让学生发自内心的敬佩你的老师。

二、热爱学生,走进学生内心。

教师这个职业是需要爱心的职业,魏老师爱学生,尤其是爱那些学困生。他认为学困生最不容易反思自己在面对学困生时,也曾努力过,帮助过他们,但当效果不明显或没什么效果时,就会灰心、放弃了。魏教师认为只有在教育学困生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这一认识应该说是非常独特、耐人寻味的,也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和鼓励。学困生本身就很不容易,他们也很痛苦,如果身为教师的我们再漠视他们,后果可想而知。看了这本书,使我在面对学困生时要更加爱他们,关心他们,和他们一起寻找学习方法,做他们的心灵之师。魏老师是个平凡的人,但有着不平凡的境遇,干着不平凡的事业。他之所以事事比他人做得好,首先取决于他崇高的精神境界。我看到了自己和优秀教师的差距,我还要深入研究如何去爱学生,我认为爱学生才是做一个优秀老师最基本的要素。

我认为我是真心热爱我的学生的。但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琐碎小事渐渐磨去我的耐心,难免有时河东狮吼。而魏老师说“想爱还要会爱。如果不会爱,原来想爱,后来也变得不爱了”。那如何才是真正的爱学生呢?魏书生给了我答案:“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中去”、“索取不是爱,奉献才是爱”要想走入学生心里,出色的专业知识、幽默意识是基础,攻心为上,尊重基础上的平等交流,爱心呵护下的真诚付出是赢得学生的保证。魏老师尊重学生的平等人格,原谅学生的缺点,关心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也对学生深深的爱和满腔热忱的责任感。只有爱学生,才会为学生当前的健康成长想奇招、妙招和实招;只有对学生有责任感,才会对学生未来的幸福明天找准支撑点和出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最大程度地解放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于是我多到教室转转,多参与他们的活动,与学生们的关系越来越融洽,这正是因为自己吸取魏书生这种走进学生心灵的料回到,才能让学生受我的情感打动,使我真正的走近心顶部们,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

当然,教育的空间是开阔的,永无止境的。他山之石,值得借鉴,同时也需要自己在其中不断创新,不断探索,才能在教育道路上勇往直前,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