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怎样滚得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了解物体在斜坡滚动中滚动距离与坡角、坡长、坡高有关,在探究活动中明确定坡角时坡高大的影响坡长,最终滚得远,在定坡高时坡角小时影响坡长,最终表现为滚得远;在以上探究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习得定坡长时坡角与坡高互相制约,45度角时实现滚动距离最大化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和小组交流等活动,了解在何角度下圆柱形物体滚得最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累学生进行探究实验的经验,能用斜坡知识理解生活现象,增强数学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观。
教学重点:
剖析影响斜坡滚物的距离的相关因素,理解控制定量研究单个变量的一般研究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创设实验、展开实验,并对实验的结果及时总结、归纳。
教学教具:
同坡长滚物视频、同坡高不同坡角的斜坡组、同坡角不同坡高的斜坡组、定长斜坡活动测距仪,软尺、滚木、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斜坡的认识:教师提问:你了解工人们一般是怎样利用工具来装卸这些沉重的货物吗?(点击)(学生回答)你的意思是这样吗?这样做我们就构造出了一个( )?斜坡,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吗?是的,斜坡可以起到省力的作用!
2、设疑:老师也带来了两个斜坡,一样的木头,一样长的坡,哪个斜坡会显得更省力?怎样才能看得出来?----对,看看谁滚动距离大!
3、揭题:今天我们就来试试看能否破解斜坡的奥秘,找到怎样滚得远的方法。
二、探究活动
1、初步探究,得出猜想
实验一:(研究坡角对滚动距离的影响:初步推测是坡角和坡高影响--明确研究方向,讨论后聚焦单个目标:控制变量)
(1)师生探讨设计如何研究坡高和坡角
(2)定方案:研究坡高---坡角固定---出示三个斜坡(同坡角,坡高不同)
坡角--坡高固定---出示三个斜坡(同坡高,坡角不同)
(3)测量方法的研究
a.距离的测定,b.滚物弯曲后的调整 c.数据的登记与精准度的均数化处理
(3)小组分组自选实验
(4)交流与小结:坡角固定---坡高越高,坡长越大--滚得越远
坡高固定---坡角越小,坡长越大--滚得越远
(5)数据结果与图像原理结合:坡长是关键
实验二:(定坡长,坡角与坡高如何协调)
导语:出建议斜坡图:通过刚才两组实验,我们不难发现,不管是调整坡角还是坡高,都是想让坡长变得更长,从而使滚物距离更大。那同学们是否想过,万一坡长是固定的,是否任意坡角它们的滚动距离都一致?如果不一致,哪个角度可能滚得最远?你准备怎么证实你的猜想?(小组讨论--交流)
1、图像感知:出定长斜坡,此坡的滚动距离由它的坡角和这时的坡高来决定;那如果我们要使其滚得更远,可以从哪两个方向去努力?
2、观察与思考:如果从坡角来看,我们可以让其角度变得更小一些,这样一定会比刚才滚得更远吗?你对此怎么看?----动画演示:坡角小了,但是坡高制约了。两者是相互矛盾的,互相制约。
3、猜测:如何调节,当角度为多少时可能滚动距离最佳?
4、制定新的研究方案:定长,角度为45度,再测量该坡长环境下其他角度的滚动距离
5、学习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
6、学生实验
7、交流后形成结论:当坡长一定时,坡角为45度最远
三:小结与回顾
1:知识点的收获
2:学习经验的收获
3:科学精神的感悟
四:生活启发
1:生活原型的理解 (这些斜坡在帮助我们省力,它们的坡长利用情况是怎样的?)
2:同类原理的畅想(最大射程和最佳投射角度)
执教 吴少东 无锡市教学能手1978.10 江阴市周庄东区实验小学 副主任,曾获数学教育杂志社举办的全国数学说课大赛一等奖,陶行知杯全国课堂教学竞赛二等奖,无锡市教育学会优质课评比一等奖。5篇论文在研究与评论、小学教学等期刊发表,多篇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