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课程之于核心素养培育的价值思考 2017-10-12
网站类目:在研项目

跨学科课程之于核心素养培育的价值思考

江苏省江阴长泾中学   石培军

 

    20169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在京发布。之后,“核心素养”迅速成为教育领域探讨的“热词”。对于“核心素养”一词,尽管不同国家的表述不同,如美国21世纪技能合作组织将其称之为“21世纪技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将其称为“关键素养”,澳大利亚称其为“综合能力”,但都表达了不同组织、国家和地区对于未来的公民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应该具备怎样素质的追问。核心素养如何落实?是专家学者以及广大教育实践者思考最多、挑战最大的方面。国家督学张卓玉建议:“基层学校需要通过研制体现核心素养的教师培训手册,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授课老师进行教学结构、能力结构的培训,利用好测试的指挥棒,引导一线教学。课程改革、教师培训、科学评价,缺一不可。”因此,课程改革成为落实核心素养的关键点之一。笔者认为,跨学科课程是核心素养的良好载体。

一、跨学科课程是是锻造核心素养的应然选择与有效途径

(1)跨学科课程是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共同走向。

人类知识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综合、分化、综合与分化并存。古代社会的科学文化知识呈现是综合的,同时也是浅层的、纷乱的。随着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对各个领域的研究也逐渐深入,分支学科大量涌现,科学研究向单学科纵深方向发展。而今,随着社会进一步发展,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问题,单靠某一学科的精研精进是远远不够的,被单独分解的各学科又逐渐紧密联合,出现了学科交叉与综合。基础教育的各学科课程之间需要具有互相承接、有融合的内在关联性,跨学科课程成为世界发达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自觉选择。如,英国部分学校提供选修课程多达200余门,中学生选修课程学分占一半甚至更高;美国普通高中选修课的丰富多彩体现了培养模式的多样性;德国各州课程纲要主旨体现出学校重视并培养青少年的个人素质、创造力和个人才能;韩国教育课程改革强调“考虑学生的能力、个性、发展前途,使教育内容和方法多样化”。总之,西方发达国家基础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具有以下特点:(1)强调统合。在高中学段提倡同时关注就业与学业,支持职普并重,推行普通高中学分互认、学籍互转。(2)强调融通。要求中学阶段不分文理,提供多样化的必修课与选修课,增加学生的选择性。(3)强调自主。在尊重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前提下,鼓励学校开设自主性菜单式课程,支持学生根据个性、兴趣自主选择。

2)跨学科课程课程是基础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载体。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均在课程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在课程的设计、建设、实施等环节融入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美国不仅在全国推行渗透核心素养的《州共同核心课程标准》,而且在课程实施指南中,提出了教学改革建议: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让他们进行独立思考和讨论;开展跨学科的主题教学;将技术使用、基于问题的学习以及高层次思维技能整合进来;鼓励教师超越学校围墙的空间限制,把社区资源整合进来,等等。英国在200多所学校实施基于核心素养课程,以真实情境、跨学科主题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特征。西班牙在推行自然科学教学时,倡导使用思维导图和信息技术,及时搜集教学中的信息。我国目前也正在逐步推进各学科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着力构建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统领的中小学课程体系,各地教育部门与中小学校也纷纷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实践研究。其总体指导思想是1、细化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与措施,2、突出核心素养、消除课程样态单一化。目前,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已经出台,给出了较为具体的实施策略,跨学科课程是锻造核心素养的应然选择与有效途径。

3)跨学科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改革需要与社会的迫切期望

首先,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确定,倒逼中小学考试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的变革。专家指出,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由此看出,核心素养在评价内容指向上更强调对批判思维、探究、问题解决、实践创新等高级认知能力的考查,以及对情感态度、价值取向、自我管理、责任担当等非认知因素的评价。即评价内容更具有综合性、抽象性、内隐性和情景性的复杂特征。相应评价方式与工具的改进首当其冲。在不久前召开的“评价与学生核心素养”研讨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副主任辛涛指出了未来探索的方向:要强化对于软技能和软环境的评价,善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对每个学生个体的整个受教育过程的数据和信息进行过程性保存和追踪,并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为核心素养的落实和综合素质评价提供技术支撑。这样,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评价逐渐趋于多元:淡化中高考成绩评比、重视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呈现。这样,以培养学生“软技能”为宗旨的跨学科课程成为广大中小学内生发展的迫切需求。

其次,影响基础教育模型转变的最大的阻力在慢慢减弱:家长对孩子成长标准逐渐趋于理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1、成人优于成才。近几年,毕业于中国最顶尖大学的学业“绩优生”,很多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关于他们的社会犯罪、家庭暴力等恶性事件频繁见于报端,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及广大家长对孩子培养方式的深刻反思,即:成人优于成才。他们期望学校在教学过程中要具体化、细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强化“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目标的落实。2、能力优于分数。国家教育方针的持续落实,使国家公民文化素养持续提升。表现在对孩子教育观念逐渐趋于科学。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高分未必高能,只有那些综合实践能力强的孩子才能在学业也与人生发展中走的更远,厚积薄发,取得更优异的业绩,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以培养“隐性能力”为主的跨学科课程得到更多学生家长的认可与支持。

 

二、 跨学科课程的功能与价值

什么是跨学科课程?对跨学科课程概念的定义不一而足,我国教育学者刘定一将其释义为:超越学科界限,以生产或生活中的主题来组织课程,学生从中习得各种各样的知识、经验与技能的课程。笔者认为,这个定义比较符合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跨学科课程的特点。也就是说,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的跨学科课程不同于高等教育阶段开设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它是为解决某个实际问题需要或者以某个主题(话题)为中心开发的,旨在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课程。既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又重视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育。

跨学科课程的核心理念可概括为:“课程整合、学科融合、体验式学习”。

1、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即,教育学生学会认识自我、设计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起点是认识自我,至关重要。学生怎样才能科学地认识自我?近年来,很多学校引进了美国兰德公司拟制的一套经典心理测试题为蓝本,根据中国人心理特点加以适当改造后形成的职业测试系统。但,人的多元智能的发现与职业发展方向的合理选择仅仅靠心理测试是不够的。因为,人类对自身心理特性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多心理学理论存在很大的争议性,因此,这种系统的测试结果也只能给学生提供参考与建议。学生的多元智能的发现与挖掘必须经过学生本人在多领域的实践中得以激发、发现与检验。丰富的课程才为学生提供这种平台,让学生自我发现、自我认识。另一方面,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对课程的需求是不同的。传统课程是学校规定的、整齐划一的种类不多的常规课程,不符合所有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丰富的课程才能为学生提供菜单式选择的可能,实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目标。跨学科课程以生产生活实际为载体,其丰富性与可选择性不言而喻。跨学科课程多样性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尝试、体验、反思、总结的机会,逐渐发现自己多元智能中的长处与不足,修正自己的发展方向。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的目标。


2、培养学生辩证的综合性的思维方式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自然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的有机整体,人类社会更是如此。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都处在普遍联系中,科学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这就要求我们要引导着学生多视角理解世界的整体性特征。跨学科课程可以纠正学生用单学科思维方法片面理解世界的弊端,逐步培养学生运用不同学科知识从多个视角以整体化的视野认识世界,理解问题。核心素养的文件中提出:关注学科间的联合与整合,关注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职业世界的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的内涵是学科之间的“知识的逻辑性与融合性”。具体体现在:1、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关联性,2、不同学科思维方式的关联性,3、不同学科实践技能的关联性。4、不同学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核心素养之间的关联性。“超越学科界限,以生产或生活中的主题来组织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觉寻找不同学科知识的逻辑性,融合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所以,跨学科课程的开发要从从不同学科知识体系中发散、外延,寻找与其他学科的承接点,寻找不同学科之间知识、能力的可迁移点,培育超越学科界限的核心素养。

3、培育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与“工匠精神”

跨学科课程通过问题导向的项目实践,实现多个学科之间的整合。课程设计往往以生产、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设置情境。在解决问题时需要学生离开教室,深入到社区、街道、商场、农田、工厂、自然环境中去观察、调查、考证,不仅要眼睛看,更要听、说、做,甚至要学会运用多种生产工具,学会多种生产技能。如,在STEAM课程中,为完成一个项目,学生需要自己寻找合适的材料,选择合适的工具与技术,设计操作流程,及时发现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找到出现问题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的课程,为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能力提供了更好平台。同时也为学生锻炼团队协作能力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生活化的课程,以生活情趣让学生感受教育的艺术魅力,找到生活的亮点、知识的立点,提炼人生的真谛,真正实现课程改革强调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工匠精神”的核心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学生在持久的动手实践中熏染、磨砺。

4、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与协作能力

  在国家发布的核心素养的18个基本要点中,至少有“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社会责任、健全人格、问题解决、人文情怀”六个要点中蕴含着对学生“团队精神与协作能力”的要求。团队协作的本质是共同奉献。在一个团队里面,只有大家不断地分享自己的长处优点,不断吸取其它成员的长处优点,遇到问题都及时交流,才能让团队的力量发挥得淋漓尽致。团队精神的核心就是协同合作。协同合作是任何一个团队不可或缺的精髓,是建立以相互信任基础上的无私奉献,团队成员因此而互补互助。在跨学科课程中,要完成一个主题项目需要同学之间保持谦虚、互相尊重、互相欣赏、相互信任、相互包容、资源共享、善于沟通,共同协作才能完成任务。而这一切能力的获得都需要以学生的“体验”为支撑。在具有时代气息、生活气息的情景中实现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