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种子”生长的力量 2022-04-11
网站类目:资源共享 资源学科:德育 资源类别: 资源年级:二年级 选用情况:学科网未选用 资源内容:

给予“种子”生长的力量

                                                                                        ——读《忠告中层》有感

江阴市璜塘实验小学 周盼盼

近期,我拜读了郑杰老师的《忠告中层》一书。乍看标题,原本以为书中的内容会很乏味枯燥。可是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书中既没有条条框框的大道理,也没有高大上的心灵鸡汤,而是一些非常真诚的建议。

本书的作者郑杰,曾当过中小学教师、校长,著有《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等,因观点新锐,被戏称为“另类校长”。整本书以书信的方式呈现,小陶是郑杰老师笔下的虚拟的读信者,她初入中层队伍,涉世未深,有着一大堆的问题等着解答。而作者以写信聊天的方式将教育管理中的一些“干货”娓娓道来,像一位智者在与你促膝长谈,又像是一位颇有经验的师傅在手把手传递给你经验,读来倍感亲切。在读书的过程中,我常常能在小陶的身上找到共鸣,听了郑杰老师的建议后联系自己的实际进行思考,圈点勾画、越读越有滋味。

袁老有句名言,深有共鸣:我觉得,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我们每个人的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作为年轻干部的我们,就像一颗颗蠢蠢欲动的种子。年轻、稚嫩,正值意气风发的青春年华,有朝气、有活力,有干劲。但是光有这些还不够,一颗种子想要破土而出,拔节成长,还离不开适宜的温度、新鲜的氧气、充足的水分。


抛开思想包袱,选择适宜的成长温度

《忠告中层》对我来说是一种唤醒,是一种引领。能遇到这本书,是我的幸运。我在小陶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腼腆、文静,上学时站起来朗读课文都会紧张老半天……小陶成长中的困惑,也正是我的困惑。当接到人事任命时,我焦躁不安。我能不能干得好这个工作?如何与班主任沟通?能不能处理好领导与老师之间的关系?等等此类的顾虑太多。这些思想包袱几乎把自己压垮了。

郑杰老师在第1封信中是这样说的: “成长才是一个人工作和生活的目的,在我看来没有比个人的成长更重要、更崇高的目的了!”“当了干部后,你的视野会更开阔,对世界和对人的认识也会更深刻,你会结识更多的人,会有更多的机会与高手过招。为了胜任这份工作,并得到大家的认可,你会不由自主地去钻研,你会不断地从错误和果实中获得启发。”

这些忠告让我想起了几个月前刚刚被任命时候的时候,我的师傅也跟我说过类似的话。听了师傅的建议,我硬着头皮接任了现在的德育处干事工作。如今郑杰老师的这些话,让我醍醐灌顶。是的,既然踏上了新的岗位,就应该把这些思想包袱统统扔掉,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我要做的,就是抛开思想包袱,学会接纳自己的现任岗位,学习主动思考问题,学习新的工作任务。生活是严酷的,没有必要去躲避。无论是凶还是吉,既然是老天安排的,不妨去体验一下。摆正自己的位置,选择适宜的生长环境,抛开思想包袱,撸起袖子加油干!

少一点抱怨,多呼吸新鲜的氧气

在第4封信中,作者写道:“如果你不能跳出来,不能站在学校发展的高度上考虑问题,那么你的抱怨只会越来越多,今天抱怨领导,明天抱怨同事,后台抱怨下属。总是看到别人的缺点的人,其实是在给自己干不好工作找借口。习惯性的抱怨,只会阻碍你的进步,却丝毫不能成就你,也不会成就你的工作。”              

自从接任了德育处干事后,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除了要处理德育处的日常事务,完成分管的工作,还要继续担任班主任。日常性工作应付不过来,临时性工作要加班,突发性事件要处理……真可谓是“亚历山大”。有过抱怨,有过力不从心。庆幸的是,自己不算是一个悲观的人,也没有被内心的抱怨所淹没。以前遇到过这样的老师,每天都在抱怨。不是抱怨学生,就是抱怨领导。结果呢?工作不但没有少做,影响了自己的心情,也给周围的同时带来了负面情绪。我不希望自己成为这样的人。

“恨和怨都没有意义,相互适应,合作与沟通,才能达成共识解决问题。”这些话让我豁然开朗。在其位,谋其政。如果遇到事情就满腹牢骚,相互推诿,不仅影响整体工作,给下属带来负面情绪,也会给自己的形象减分。当面临较多任务时,作为干部要考虑的是如何又快又好地去落实,去制定目标计划,分轻重缓急一一落实,努力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多一些正能量,少一点抱怨,呼吸新鲜氧气,时刻让自己动力满满,防止自己成为糟糕的干部!

在做中学,吸收充足的水分

习总书记说过:“优秀年轻干部要有足够本领来接班。要加强学习、积累经验、增长才干,自觉向实践学习、拜人民为师。”对于一个年轻干部来说,学习尤其重要。作为新手,我要学习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在刚刚上任的几周里,我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新的岗位带来的压力。琐碎的日常检查工作、与班主任的沟通交流、学生资助工作以及本身的教学工作,使我困在里面,每天都在应付各项任务,精疲力竭。

在给小陶的第7封信中,郑杰老师详尽阐述了“应付两难”,总结概况了中层管理者的特点,以及可能会出现的几个不良症状,及时给我打好了预防针。我想,要解决这些矛盾,首先要让自己做个有条理的人。教学工作与事务性工作很多,整天工作起来像救火,忙忙碌碌,但总感觉做不完。那就给自己制定个“待办单”吧。我按照郑杰老师的方法来做,工作效率有一定的提高,不再是想到什么做什么。其次,虚心学习,集思广益,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在这几个月的工作中,我接触到了不少人,也经历了一些事,从中我也得到了一定的成长和收获。比如这次能够在中青班这个大家庭里和各位优秀的同辈、前辈一起学习,结识了那么多有才、又十分努力的老师,让我清晰地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明确了要努力的方向。第三,要诚恳待人,学会自律,展现个人的人格魅力,用人格魅力感召他人。

郑杰老师说:“管理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管理能力的提高只能在实践中完成。”管理能力,光靠纸上谈兵是没有用的。在做中学,在实际工作中锻炼成长。


拜读完《忠告中层》后,我对现在所处环境似乎不再那么害怕和迷茫。郑杰老师提出的这些建议、忠告,犹如一场及时雨,给予种子破土而出的勇气。尤其是在我们青干班里,有那么多精力充沛、干净十足的90后们,我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一起探索、一起进步。接下来我要做的,就是脚踏实地,稳步前进。做到不负初心,不负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