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项目4:班级文化显特色,环境育人润无声 齐娜 2022-04-11
网站类目:在研项目

班级文化显特色,环境育人润无声

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 齐娜

班级文化建设的起点是班主任眼里有学生,心中有大爱。

文化首先是“人化”,眼中有学生,就是以人为本,这是班级文化建设的起点和基石。班级最基本的文化应该是班主任的文化自觉,“眼里有人,眼中有爱”,这也正是班主任的基本素养。

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从班主任个人特质和班级整体气质出发,确立根植于新的班级共同的价值理念与追求。可以根据班级管理目标和理念,对班级的环境、文化艺术氛围,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各具匠心的设计和布置。干净的地面、整齐的桌椅、励志的标语、精细的班务栏、主题各异的文化栏……德育、美育渗透到教室的各个角落,汇成一道道靓丽的风景。

班级硬文化建设

1)创造窗明几净的教室卫生环境

着重培养学生劳动的行为习惯,将“班级是我家,环境靠大家”的思想根植于学生内心,卫生小组轮流值日,分工明确,共同创建干净、整洁的教室环境。讲台上、窗台旁、生态角,阳光倾泻,绿意萌动,花草葱郁,生机盎然。在这一间间富有生命力的教室里,同学们沐浴其中,自然成长!

2)打造温馨书香的教室文化布置

书,是通往梦想的阶梯。诗词书画,妙笔生花,琳琅满目的书籍,是无声浸润的课程,也是同学们成长的最好见证。走进教室,一幅幅精美的画卷便展现在眼前:丰富的教室图书角,绿意盎然的植物角,赏心悦目的绘画,挥洒自如的书法作品,激励人心的名言,美观创新的黑板报,每一处都彰显着班级文化,真正做到了每一面墙壁成为了“无声的导师”。

团队角、照片墙、作业展、手工作品、书法作品、绘画作品……一块块创意专栏,一版版优美作品,都是智慧与劳动的结晶。黑板报的布置融知识性、趣味性、激励性、教育性于一体,每一面墙都在说话,每一个班级都有一种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优美的环境,唤醒了学生们对美的追求,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不仅是美丽的校园,还是温馨的家园,更是学习的乐园。

二、班级软文化建设

1)创建班级特色文化

以文化人、以美育人,要求班主任一开始就要对班级文化建设进行规划和设计,逐步形成了具有班级特色的精神文化。因此要着力打造特色班集体,班主任牵头,班委组织,学生参与,共同拟定班名、班徽、班训和班训。

2)建设班级自主管理体系

强调班主任从前台推到后台,由保姆式的直接管理变为指导式的间接管理。从班级日常事务、学习、生活等各个层面确立班委组织结构,制定《班干部职责》明确班委分工与职责,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班主任定期召开班委会议,指导班委开展日常工作工作,并且组织班委进行周期性工作反馈。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模式,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

3)制定班级管理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班主任需在开学初与班级学生以校规校级为指导,共同拟定《班级公约》、《学生日常量化评价制度》等班级基本制度,统一思想后。通过规则和激励,定期召开班级表彰大会,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内在动力,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

4)组建班级互助小组

各班级着手组织互助小组,班主任以“异质小组”的形式,考虑性别、水平和性格等因素较为均衡地进行分组,不同能力上落差创造了自然的最近发展区,有利于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在课堂学习上、日常生活上和参与活动中,小组成员间互帮互助,取长补短,构建了一种良性的竞争氛围,在日常班级和学部考评中,也将小组建设成果纳入考评范围,激励小组互助不断优化。

三、班级文化建设体现在课外活动中活动育人,文化育人

学期初班级制定个性化德育大课表,认真组织开展每周班会活动,另外班主任引导学生重视学校集体活动的组织过程,在活动中增强班级凝聚力。秉持这一指导思想,班主任要协同学生在艺术节、运动会等集体活动上都能凝心聚力,团结协作,为团队而战,为荣誉而战。班级文化得以展现。

生活即教育,环境即课程,班级有特色,润物细无声。当有形的环境与无声的文化相结合,则创造出一片有生命感的教育天地。以劳育美,无声育人,激励着全体班主任踔厉奋发,不断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