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项目3:班级文化:依托 “自主”能动性,建设“追梦”班集体 2022-04-11
网站类目:在研项目

依托 “自主”能动性,建设“追梦”班集体

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张晶晶

挺喜欢一句话,教育是一场渡人渡己的修行,每到期末考试时就看到这样的漫画,老师带着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回头一看只有你一个人上了岸,有的学生还在往回游,往别的班一看,好家伙,隔壁班级怎么那么厉害就好像自带神器一般,领先一大截。其实我们班主任们在带班中就像八仙过海一样,每个班级都有属于自己的神器——那就是班级文化。

班主任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主导者、培育者,千万不要把班级文化建设作为一种负担,班级文化建设对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有着重要的影响。记得刚进入敔山湾,有一次到常州北郊中学培训时,听到了一位生物老师李岚的讲座《幸福密码》,从那次的讲座里看到原来班级文化还可以这样打造,班主任工作还可以这么幸福,但当自己真正去着手打造时,发现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所以相对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而言,我真的只是一直菜鸟,今天在这里抛砖引玉,我就自己做班主任的一点给大家作个汇报,也是我向大家学习的一次机会。班级文化主要包括物质、精神、制度、行为文化这四个方面。


一、 班集体文化建设,在自主思考中“寻梦”

新学期开学相信大家应该已经重点打造了自己的班级文化。但是班级文化也不是一层不变的,中途接班的班主任可以根据自己的管理理念和孩子的年龄特点,调整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建设既要立足本班实际,显示班级文化特色,也要彰显学校教育特色,更要彰显时代特色和使命召唤,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物质文化我就不重点强调了,大家做的都非常好。重点讲一下其他三个方面。

精神文化方面我以追梦中队为例,它的创建源于当时“红领巾相约中国梦”活动,统计调查学生的梦想,他们仅把学习当作老师布置的任务,每天完成就好。面对这样的现实,怎样帮助全班同学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就成了我做班主任的首要任务。在同学们的提议下,我们班就以“追梦”为主题开始了各具特点的设计,有的设计班歌,有的起草班训,有的构思班级誓言,还有的勾画班级愿景。大家拥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团结就是力量,拼搏就有希望,我们相信我的未来不是梦。“追梦中队”雏形初具。

针对不同的班级,我使用过不同的班级发展关键词,并由这些关键词开启了班级文化的建设之旅。这样的班级文化就是有个性的,也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永恒中队是带的第二个班级,在开学做的一份自我简历中,大部分学生没有做过班干部,所以针对这样的班集体,更多的是在能力上的培养。


二、 构建系列活动,在自主发现中“绘梦”

(一)以梦想引导舆论方向

鉴于部分同学心中没有理想,缺乏“梦”,我们在班级一角设立了“梦想展示区”,张贴各种职业愿景、追梦故事、梦想格言,让墙壁展示我们的心声。

(二)巧借活动构筑班风

班上有许多为了梦想而努力的同学,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走的路。孙铭是怀着“小小棋手”的梦想步入学校的。但进入初中后,在学业压力和梦想之间,家长和孩子都开始动摇了,到底是放弃梦想去学习,还是坚持梦想不动摇。作为班主任,我知道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卓越的国际跳棋推广者,为中国跳棋的发展做贡献。但我也清楚,在每一次比赛后,他跟不上课业的落寞与难过。所以在孙铭犹豫要不要参加世界青少年国际跳棋锦标赛时,我担当起了他最坚强的后盾,安排同学帮他记录课堂上的重难点,让他专心比赛,之后,协调各科老师为他补课。在榜样的带动下,大家逐渐畅想自己的梦想,放学前的五分钟成了大家分享梦想的时刻,陆钰嘉的音乐教师梦,刘澄炜的导演梦,张子玥的画家梦……久而久之,在这样的自主发现与分享展示活动中,良好的班风也不知不觉地建立起来了。

但当时在带班过程中,没有在一开始立好规矩,所以班级学生有灵气但无规矩,给初三接手的班主任带来了麻烦,所以在打造永恒中队的过程中,更加重视常规,尤其是制度建设——筑牢成长的文化保障。从组织结构、规章制度、评价体系三方面来讲。组织结构这里重点要进行班干部的培养,一个得力的助手会使得班主任减轻很多工作量。由一个助手到一套班子再到辐射到全班,这样贯彻人人都是班级管理者的理念会使得他们对班级更加具有责任心。

制度文化须注意细节,规章制度内容有各科负责人结合班级情况提出,在班会中讨论通过,让学生乐意接受。按照公约内容,做到吾日三省,每日夕会根据值班日志进行总结,班会课时公布一周积分排名,定期末积分兑奖换礼物。评价的体系绝不仅仅在学习这一个方面,加减分的内容也要定期反馈意见进行变化,这样才不会出现有过分严苛导致学生积极性下滑的情况。

在制度建设的同时在七年级下学期开始重点进行小组建设,一个学期的熟悉与了解,先确定各小组组长人选,然后根据成绩等级按照顺序组长组员进行双选,这里有个小细节,先选择成绩比较落后的,如果确实出现无人选择的情况,一定要做好后续工作,继而确定小组名单,进行小组讨论、展示、活动,在一次次的磨合中小组成员共同努力,带动后进生也更好地前进,虽然不能在成绩上突飞猛进,但却默默在为小组做其他的贡献。这个小组到八年级毕业除了有一位同学转学,其余都未变化。相比较以前发现有同学讲话就调动位置的方式,这种模式更有利于他们进行自我管理。

三、优化集体资源,在自主发展中“唱梦”

为了更好地开展班级教育工作,班主任要善于优化教育资源,主动向老师、学生、家长和社区借力,充分协调学校、家庭与社会的教育力量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在我们的班集体建设中,我一直注重同学们的自主发展,并利用多方资源,把他们推上舞台,唱响自己的青春梦、人生梦。

(一)抓住独特优势,筑就“唱梦”之路

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梦想”的意义,我又与班委会商量,组织寻访活动,让同学们深入了解父母、祖辈的工作和特点,追寻和讲述他们的追梦故事。

通过寻访,大家初步了解到了各自父母的工作特点,认识了职业的多样性,懂得了职业对人的要求,也体会到劳动的辛苦,更激发了同学们去唱响自己的梦。

(二)利用多方资源,丰富“唱梦”内涵

为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梦想”的认识,班委会又设计组织了走访身边人的活动,让同学们走出教室,去寻找和采访身边的人,从中发现典型事例和人物。在班主任的帮助下,邀请江阴市十大杰出青年之一的刘文清来给大家讲述他的创业梦。活动后,很多同学都为之振奋,懂得了梦想花开的过程是漫长的,但花开一瞬间是灿烂美丽的道理,同时,加深了大家对自己的梦想的思考和展望。

我们还通过家长开发社会资源,让有梦想的孩子参与社会实践,去圆自己的梦。

学校的活动真的非常多,像远足、重阳、义卖、艺术节、一班一品、重走长征路、与梦想的学府有近距离接触等活动,如果只是走个过场,可能学生就仅仅会有表面的感受,不把每次活动当成负担,而是想借助这些活动更加深入的开展,更好地凝聚班集体的力量。以刚过去的运动会为例,人员安排了,工作做的如何,怎么评价,我想来自同学们和老师带有仪式感的点赞,会让他越做越好。我们班主任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随时拍摄、记录点滴,发到家长群里,或者放在每次的家长会展示。即使在疫情期间,学校并未组织青春仪式,我也不希望他们错过。

不要惊醒沉睡的巨人,除非他自己愿意。如果在特色班集体建设中能够唤起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设过程、建设成果和学生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感都会不一样,这就是动机理论在班集体建设中的运用。当梦想遇上了现实,如何才能擦出希望的火花?答案很简单:让亲身实践为梦想添加翅膀!

团队体验式活动是我们班经常开展的助推梦想的主题,我们的目的是学会团队合作,在合作中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共同携手打造我们的舞台。除了六人七足、穿越火线、在永恒中队的打造中,还重点推进班会课,为他们开发了自主实践的天地。一般围绕三个方面的内容去组织。一是会进行思想教育类的讲座,包括学校组织的、年级组织的。二是将相当一部分班会给他们安排。他们会结合学生喜好特点设置主题,这样容易引起同龄人的共鸣,对班会课会抱有一种期待,准备的同学也认真准备,做好课件,展示水平。

孩子们在校丰富的成长故事,同时也促进了家校联动。通过家校记载本、微信群、QQ群、美篇、公众号、日反馈、周反馈等方式促进家校协作,与家长交流中多说孩子的优点、有问题要客观指出,还要给家长一些指导的建议,让家长不是束手无策。邀请家长参加班级活动,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参与到班级管理之中。开展多种形式的家长,比如讲座、座谈、经验交流、体验、展示、颁奖等形式家长会。助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配合教师班级活动的开展。

什么样的班级文化能让学生充满归属感、荣誉感、自豪感呢?答案是个性标签、 特色品牌、传统优势、高光时刻。每一个班级都是普通的,每一个班级又都是独一无二的。一个能战胜各种困难、不断积累成功经验、形成优良传统的班级会形成一种气势,给学生带来自信。这样的班级就是不同凡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