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节气知识,传承中华文化 2022-04-11
网站类目:资源共享 资源学科:德育 资源类别:教学设计 资源年级:五年级 选用情况:学科网未选用 资源内容:班会课设计

学习节气知识,传承中华文化

江阴市璜塘实验小学 朱铃淋

主持人上场

女:唱抖音《二十四节气歌》

男:嗳,嗳,嗳,这不是抖音上火爆的生僻字吗?你这是给改编成了啥呀?什么立夏、冬至啥的?怎么变成节气了呀!

女:哈哈,瞧瞧,你这是孤陋寡闻了吧?告诉你吧,这可是生僻字版的《二十四节气歌》,想不想学学?

男:那当然啦,快,教教我吧。

女:想学肯定没问题,但是我得先来考考你,二十四节气是哪24个,你来说说看。

男:这还不简单: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女:(鼓掌)哇哦!给你点赞!

男:二十四节气可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啊,它凝聚了先人对大自然的感情、对农业科学的正确认识,是华夏祖先长期实践的经验积累和智慧结晶。身为华夏子孙,我这么点基础的必须得了解啊。

女:那你还想了解更多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吗?

男:这还用说,必须的呀!

女:好的,那我们今天就借着这二十四节气(出示二十四节气”),一起来学习节气知识,传承中华文化(出示主题)。首先有请我们科普小分队的队员们,来给大家普及一下二十四节气的相关常识吧。

男:好的,有请科普小分队。

科普小分队

全体队员:大家好!我们是科普小分队,我们的口号是:学节气知识,做科普能人

队长:队员们,首先让我来考考大家吧。二十四节气有哪些,你能说出几个呢?(请几个同学来回答)

队长:看来,能把二十四个节气都说的出的同学并不多哦。不要着急,跟着我们的队员学完这首歌,相信你就能get到啦!

(小分队示范唱,小队长指着屏幕教,全班合唱)

队长:瞧瞧,这不,同学们,现在还觉得二十四节气离你那么遥远吗?

好的,那我们科普小分队使命完成,感谢各位的捧场,谢谢!(准备退场)

主持男:嗳,嗳,嗳,科普小队长,留步,请留步。你们就教了我们一首歌,这就打算退场啦?你们这科普的名号来的也太轻松了吧?

队长:那好吧,同学们,会背二十四节气歌,也知道有哪二十四个节气,但是问起二十四节气从哪来,怎么来?估计大多数人都不太清楚,今天呀,我们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故事,我们先来听听这个小传说吧。(故事欣赏:《白马与神图》)

神话很精彩,但是接下来我们小分队还要为大家科普一些比较权威的小知识。

队员1:我们知道,地球围着太阳公转,转一圈,就是一年,这个圈就叫黄道。古人把这一圈分成了24份,每转动15°就是一个节气,以立春为起点,大寒为终点,这就是二十四节气。(配图)

队员2:古人发明二十四节气,:是为了放假用的吗?很遗憾,并不是。古代中国是农耕民族,以种田为生,靠天吃饭,就得像大明星身边的小助理一样,摸清老天爷的脾气。

队员3:那么古人是怎么来摸老天爷的脾气的呢?靠的就是年复一年一年对日月冷暖的观察,和精密的测量工具“土圭”。虽然这东西和“日晷”一样,都是靠影子的长短来记录时间,可功用途却不一样。土圭,用来记录一年的四季,日晷,用来记录每天的时辰,相当于一个是年历,一个是时钟,千万别搞混~

队员4:最早的人们只知道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使用土圭后发现,在每年都会有影子最长和最短的一天。影子最长的一天就叫“冬至”,一年中这一天黑夜最长,白昼最短;影子最短的一天就叫“夏至”,这一天黑夜最短,白昼最长。他们又发现,一年中,只有两天是日夜一样长的,于是,在春季里那天的就叫“春分”,秋季里那天就叫“秋分”。(每介绍一上节气,黑板出示一个节气

队员5:接着又有了“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代表着四季的开始日期。(每介绍一上节气,黑板出示一个节气

队员6:有了这八大节气,古人开始玩上瘾了,:才八个节气不过瘾,也不好听,到了西汉,人们又研究出更多的气候特点。于是一年被分为了24个节气,平均每个月有两个节气,包含四季变化、气温特点、雨水状况、物候等。(增补出示16个节气,可以由4个队员一起出示负责一个季节的4个节气

队员7:二十四节气第一次被记录在册,是在西汉著作《淮南子·天文训》中

队长:,我再来考考大家,谁知道我们现在正处于什么节气(现在是五月中下旬,应该是刚刚过了小满)

农事小分队

主持女:哇塞,原来二十四节气的由来有着这么悠久的历史啊,你们真是当之无愧“科普”这称号啊。听了科普小分队的介绍,让我们明白了二十四节气其实是用来服务于农业的,那下面就有请农事小分队给我们展示一下他们眼中的二十四节气吧。

全体队员:大家好,我们是农事小分队,我们的口号是:知节气农事,做

队长:对于我们农民来说,有几个特别重要的节气:

1.立春: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这一天后,草木复苏,万物始生,春天到来。“一年之计在于春”,在三千年前的周朝,就有迎“春”仪式,天子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祭拜居住在东方的芒神,祈求丰收。

2.雨水:雨水后,降雨增多。桃花梨花含苞,草地树梢多了一丝绿意,忙碌的春耕也开始了,这时候是果农们最忙碌的时候。

3.惊蛰:“惊蛰至,雷声起。”正如其名中的“惊”,轰轰轰,冬眠的小动物全被春雷震醒,这个时候就要为庄稼防虫啦

4.小满:“立夏小满正栽秧”,小满正是种水稻的季节,而我们最重要的,就是保证稻田里的水充足,“小满不满,干断思坎”。

5.芒种:芒种,是农村最忙的日子,到今天还有不少在城市打工的农民朋友们,在这个时候都要请假回家收麦子。(工友们扛着包裹:回家收小麦喽!)

6.小暑: “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小暑有多热,看陆游这句诗便知。不过,小暑也是个硕果累累的日子,我们劳作半年终于可以尝到新稻谷了。

7.大暑: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极端天气如旱、涝、风灾也十分频繁,因此,我们就要看准时机,抢收抢种,抗旱排涝。

8.立冬:立冬,冬季自此开始。冬是终了,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另外老话常说“今冬麦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这时节正是秋收冬种的大好时段。

主持男:看来,二十四节气就是古代的一本《务农指南》啊。

队长:没错,一般来说,只要老天爷不闹脾气,按着节气操作,基本都会有不错的收成。

主持男:那这个“二十四节气,对每个地区都这么准吗?

队长:……这个,其实也要看位置。二十四节气中包含了气象和物候信息是为了指导农作而诞生的,但由于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变化多样,除了中原区域以外,既有受高原山地气候影响的西藏,又有受热带季风影响的海南,二十四节气在这些地区就没有什么太大变化。二十四节气发源于黄河流域,这个地区处于中纬度地带,四季特征明显,所以按照节气变化来进行务农工作,更靠谱。而在我国南北两端的地方,四季变化没那么明显,自然对二十四节气就没那么感冒了。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北方人冬天冷到能把耳朵冻掉,但在海南三亚的冬天,冻掉耳朵?开什么玩笑?我们还在海里泡澡呢~ 再比如,四月初的清明是江南地区踏青的最好时间,而在我国最北的黑龙江,供暖刚刚结束……

三、诗谚小分队

主持男:哦~~~原来如此啊。好的,感谢农事小分队的生动演绎,让我这个从没经历过农事生产的也了解了不少知识呢,而且还记住了一句谚语“今冬麦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主持女:别着急,谚语多着呢。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诗谚小分队的脚步,欣赏一下古人的智慧吧。

队长:大家好,我们是诗谚小分队,我们的口号是:节气诗谚,做博诗人。说到二十四节气,可不能忘了我们小分队啊,老祖宗流传下来的谚语诗歌,那可都是他们的智慧结晶啊。今天,我们给大家带来了谚语快板,请君欣赏。

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

白露忙割地,秋分把地翻。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

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

小寒再大寒,转眼又一年。

队员;队,队长,咱们这谚小分队,不能光有谚没有诗啊。

长:对对对对,赶紧出咱们队的诗歌达人们来朗诵下关于节气的诗歌吧。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队长:同学们,考考大家,你们知道这首诗涉及到了哪个节气吗?(立春)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队长:同学们,再想想,这首诗又描述的哪个节气?(夏至)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队长:同学们,这首诗描述的景象是哪个节气,很明显了吧?(大雪)

(建议:朗诵3首,朗诵完了,考考大家诗中涉及到的是哪个节气。

习俗小分队

主持女:欣赏完诗谚小队的精彩表演,我们还有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小队员们,他们自告奋勇地组成了风俗小分队,想要来给我们展示一下他们家乡的特色呢。大家想要看看吗?

全体:想!(鼓掌欢迎)

全体队员:大家好,我们是风俗小分队,我们的口号是:节气风俗,做代言名人

队长:我先来说一说吧:江阴璜塘就是我的家乡,从小我就在这里长大,我为江阴代言。我们都知道,这里夏至要吃馄饨,冬至就要吃羊肉。到了清明就要去踏青、扫墓、放风筝,这个时节,还有一样非常鲜美的美味——马兰头,民间传说,吃了马兰头眼睛亮!

队员1:在我们家乡安徽,立秋要“摸秋”,婚后还没有生孩子的妇女,可在夜里到田园摸索摘取瓜豆。摸南瓜,易生男;摸扁豆,易生女;摸到白扁豆更吉利,除生女孩外,还是白头到老的好兆头我为安徽代言

队员2:我来自浙江我为浙江代言。在我们浙江,到了立夏,人们都喜欢吃豌豆糯米饭乌米饭豌豆糯米饭大概是浙江目前传承得最好的立夏饮食习俗,翠绿的豌豆搭配鲜艳的火腿、笋丁,无论是色泽还是口感都令人垂涎三尺

队员3雨水节,在我的老家四川是一个非常富有想象力和人情味的节气。这一天女婿、女儿要去给岳父岳母送节。送礼的礼品通常是一丈二尺长的红棉带,这称为接寿,意思是希望岳父岳母寿缘长,长命百岁。我为四川代言。

队员4:我的老家在贵州,我为贵州代言在每年谷雨到来的这一天肇兴侗寨都会举办一年一度的谷雨节,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打花脸”活动。“打花脸”就是指用锅底灰或当地以植物做成的颜料将脸抹黑,以示祝福。

知识竞赛

主持女:感谢习俗小分队,带我们领略了这么多地区的人文习俗,增长了好多见识。

主持男:嗳,同学们,大家分享了这么多节气知识,我提议我们来个知识竞赛如何?看看谁掌握的更多!

主持女:那大家准备就绪了么,竞赛马上开始喽!

1.二十四节气起源于哪个地方?(黄河流域)

2.鱼儿在池塘里度过一整个冬天,要被憋坏了,它在哪个节气时,感觉到春天的召唤,开始向上游,像要把冰面顶破一样?(立春)

3.农历新年通常是在哪个节气前后?(立春)

4.哪一个节气里,开始打雷?(惊蛰)

5. 哪个季节表明春季已经过了一半?(春分)

6.哪个节气不仅是节气,也是祭祀祖先的传统节日,而且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法定节日?(清明)

7.哪四个节气标志着季节的开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称“四立”)

8.谷物颗粒已经开始饱满,但是还没有成熟,这指的是哪一个节气?(小满)

9.芒种时节,气温升高,炎热的夏天开始了。南方即将进入连绵阴雨的什么季节?(梅雨季节)主持:是的,有句古诗说的非常形象:“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10.白天时间最长,夜晚时间最短是哪个节气?(夏至)

11. 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候是哪个节气?(大暑)那气温最低的呢?(大寒)

12. 哪个节气农民一年中最忙的节气(芒种)主持:正确,因为小麦成熟了,而谷黍类要播种了,忙收又忙种,所以是最忙的时候。

13. 有两个节气的白天和黑夜的时间一样长,是哪两个节气?(春分、秋分)

14. 芍药被称为“五月花神”,芍药在哪个节气前后开放?(立夏)

15.家家户户吃水饺,这个习俗是在哪个节气?(冬至)

传承小分队

主持女:同学们,看样子,今天的学习分享,效果很不错哦!在这里,我还有个问题想要考考大家,为什么我们冬至要吃饺子,而立冬就不能吃呢?

主持男:想要知道原因吗?那就让我们跟随传承小分队的脚步,一起来来欣赏他们带来的情景剧《我要吃饺子》!

队员1:妈妈,妈妈,我今天要吃饺子!

队长:为什么突然想到要吃饺子?

队员1:因为今天是冬至啊。

队员2:哟,不错,你还知道冬至了。

队员1:爸爸,我们班上有个同学,连续说了几天了,今天是冬至,他的妈妈每年冬至都会包好饺子等他回家吃。我也想吃!

队长:吃饺子没问题,那你能说说为什么冬至要吃饺子吗?

队员1:吃饺子还有缘故吗?

队长:那是因为在北方,那里冬天冷到能把耳朵冻掉,饺子形状又有点像耳朵,所以吃饺子有保住耳朵的寓意~跟吃核桃能补脑一个意思,都是因为外形接近~

队员2:没错。他还有没有告诉你,立冬是不能吃饺子的?饺子最先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是不能吃的。

队员1:哇偶,没想到冬至吃交子还有这么些典故啊!

队长:那当然,宝贝,虽然现在我们的二十四节气已经申遗成功,进入了非遗名录,但全世界还是有很多人对中国非遗文化,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但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首先要从你自身做起哦!

队员1:嗯,妈妈,从小你就教育我,我是华夏炎黄子孙,老祖宗的根我可不会忘。我不光自己要学习,还会带着我的同学,我的朋友们一起学习!

全体队员:我们的口号是:明节气典故,做传承达人

主持女:二十四节气不仅是一种传统文化,更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知识体系,是一种中华民族传承至今的生态文明观。它的保护、传承、利用与弘扬是我们全体中国人长期、艰巨、共同的任务。

主持合:让我们携手与共,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