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奉献”之桥,夯“和谐”之本
——四年级1班主题班会 齐娜
活动背景: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提出要培养“友善、博爱、奉献”的水之品格的源源少年。《中小学生守则》中也明确对全体中小学生提出“勤劳笃行乐奉献”的要求。要求学生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动分担家务,参与劳动实践,热心志愿服务。
但现在的中小学生虽然知道自己需要具有这种品质,在学校中也初步具有为班级奉献的精神,但脱离了学校之后,在家中依旧是娇贵的小王子、小公主,不太具有为家庭奉献的想法,缺少长大后为社会奉献的意识和理想。因此,我基于本班的学生的基本情况,设计了本堂班会。
活动目标:
1. 通过角色体验,引导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奉献”的内涵,养成乐于奉献的精神。
2. 通过寻访和情景模拟,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奉献”之乐,感受“奉献”带来的成就感和愉悦感。
3. 通过社会、学校、家庭三个维度的评价表,学生掌握奉献的形式,并学以致用,改进自身问题,在实践中践行奉献,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做到“乐奉献”。
教师准备:
1.主题班会的ppt,制定印发表格。
2.指导学生走访观察校园中的各种人物
3.收集编辑相关视频资料。
学生准备:
1. 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互联网、书刊、报纸杂志等收集关于“奉献”的故事。
2. 排练“小方的烦恼”的情景剧。
活动过程:
一、桥之墩:角色体验知担当
1.角色体验,感悟担当。
(1)播放张桂梅乘坐轮椅接受表彰的视频,介绍事件背景
(2)如果你是张桂梅,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坚持12年?
(3)如果你是张桂梅的学生,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预设:
张桂梅:如果我不去做这件事,那么这些大山里的女孩永远无法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
学生:张老师,谢谢你。如果不是你执着奉献12年,那么我永远都将被困在深山之中,您就是我的“筑梦师”。
小结: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坚守自己的岗位,坚守自己的理想,甚至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时,舍弃小我,心系大家,甚至可以为了集体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利益。这就是——奉献。
二、桥之引:七嘴八舌辩奉献
(1)设置情景辩奉献
1.表演情景剧:
小方是班级里的班长,日常生活经常为老师,为班级做事务,她也很乐在其中,认为自己虽然牺牲了自己的时间,但为同学和老师都减轻了负担,这是奉献精神的体现。可是渐渐的也发现有时自己连作业都不能完成。久而久之,她也不知道有没有必要继续这样的奉献,和父母沟通后,父母也建议她辞去班长的职位,只要管好她自己的学习即可。
2、学生成立正反小组进行辩论
反:不继续
观点1:作为学生,学习才是自己的首要任务,先管好自己的作业比较重要。
观点2: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还是自己成绩好比较重要。班级的事是老师负责的。
观点3:父母已经明确提出反对意见,应该听父母的话。
正:继续。
观点1:班级的每一个人都应有主动帮助他人的意识,作为班长,更加要做到以身作则。
观点2:一个班级如果人人都只想着自己,那么班级就没有凝聚力,也会缺少班级荣誉感,那么到最后就会班不成班,只是一盘散沙。所以如果只是班长的一个人的奉献,她只会越来越累,渐渐不愿为班级牺牲,所以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该是人人都为班级奉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观点3:在父母面前应该说明奉献带来的好处,与父母积极沟通,从而取得他们的支持。
3、得出结论:不能一味的去强调他人的奉献,而忽视了自己。在集体中,只有团结一致,每个人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这样班级才会更加团结,在良好的班级氛围之下每个人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非常贴近日常生活的案例,展开辩论赛,在学生在不断的思维碰撞中擦出新的火花,渐渐发现得出和谐的班级是靠每个人的奉献所创造的。
三、桥之粱:寻访小组探奉献
1、成立寻访小组,探究不同人士对奉献的理解,以及他身上的奉献故事?
A组:搜集关于时代楷模的奉献故事:袁隆平奉献一生只为让天下人吃饱饭。
B组:采访医生的奉献故事:赤脚医生李春燕负债为病人抓药看病。
c组:采访父母亲人的奉献故事:父母为了孩子奉献一生,甚至牺牲生命。
2、各小组交流汇报采访结果,感悟奉献精神的影响深远。
设计意图:由班级的小奉献,辐射到整个社会、家庭。设置寻访各阶层人士代表,从远到近,从名人到身边人,让学生能够充分感悟奉献无关事件大小,无关影响深浅,但都能对当事人或者社会产生有利帮助。
四、桥之面:展望未来践奉献
1、完成“奉献星”评价表,想想自己有哪些可以改善的地方。
你做过和奉献有关的事 |
做得好的地方 |
不足之处 |
以后我会这样做 |
在社会上 |
|
|
|
在学校里 |
|
|
|
在家庭中 |
|
|
|
2. 交流表格内容,反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认识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去改善。
3. 班主任小结:同学们,奉献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优秀的品质。无论什么人,不管从事什么工作,也不管职位高低,都要勇于奉献,乐于奉献,才能创造出更加和谐的社会。因此,我们要从小开始,从每一件小事做起,逐步培养自己的奉献心。以后同学们要对照奉献星评价表,争取使自己变成一个乐于奉献的人。
活动延伸:
1、班级每周都结合表格内容,开展关于“奉献星”的评选。用榜样的力量引导他人,营造人人乐奉献、人人勇奉献的班级氛围。
2、家校共育,在家庭中,也要乐于奉献,请父母评价你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