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智慧老师的艺术----读后感陈思旭 2022-04-11
网站类目:资源共享 资源学科:德育 资源类别: 资源年级:六年级 选用情况:学科网未选用 资源内容:

有幸读了《成为智慧老师的艺术》这本书,教师是充满爱心的职业,教师要做一名爱的天使,这是对每一位教师的最基本要求,但是教师不仅仅要成为一名爱心教师,还要成为一名智慧型的教师。而如何成为智慧老师这又是一门艺术,也就是这本书想要传达给我们能的,供我们参考学习的。

这本书除了最后的结语章节,其他八个章节都是以名人名言开始新的章节,有个概要为这一章节介绍,每个章节中会有几个“匣子里的思考”引发读者思考。每一章的最后会争对这一章内容提几点建议。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五章的内容“细节决定成败”,这一章主要讲了“怎么教”这个话题。“怎么教的首要条件就是事先的计划和准备,也就是备课。我们都知道备好一节课要备教材,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备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了解学生的情况,学生能不能接受这节课的内容,怎么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更好的接受,这是备课时要思考的问题;备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为了有目的的教学,是采用符合教学规律的活动,也是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的手段。教学方法本身既包括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包括学生学习的方法。所以备好一节课也为上好一节课做了充分的准备。

做教学计划时有一个重要的考量内容就是学习目标,老师首先要明白要学生学什么,如果老师都搞不清要学生学什么,学生怎么能搞得清自己要学什么,所以要制定简单清晰的学习目标,要保证班上反应慢的学生也能掌握这一部分内容。

另一个重要的考量内容就是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差异化教学并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逐渐学会差异化教学就是逐渐向优秀教师迈进。一个班级那么多学生中,总有那么几个上课时反应迟钝、艰难挣扎,也总有一些反应敏捷、一点就通的孩子。率先完成课堂学习任务的几个人中,有的特别勤奋,提前入手、早早做起,还力求完美;也有的敷衍了事、草草完工,只是为了尽快结束。无论是哪种情况,老师最好额外再准备点别的任务,好让他们在课上一直有事可做。这就意味着得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而不是拿出更多类似的题目让他们反复练习。因此,课上额外准备的那些任务应具有延展性,从而使孩子们能够进一步挑战自己。不要一味地让学生反复操练相同类型的习题比如,对于一个刚刚做完20道算术题的学生来说,让他再做10算术题其实不会有多大的刺激作用。试着想想这个学生接下来应该学些什么?所以在备课备学生时就应该把这一块内容想清楚。

微小的细节也能对人的感觉产生极大的影响。精心布置教室,让学生产生舒适感,这就是要给学生创造的学习环境。提前进入教室,准备好上课要用的书本,提前打开电脑,调试好上课要用的课件,而不是发现问题时手忙脚乱,这些都会影响一节课的效率,影响学生的专注程度。

怎么教好一节课是从方方面面的考虑的,要从方方面面着手准备,才能尽可能保证上好一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