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数据汇总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教学内容是简单的数据汇总,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的第一课时,其核心内容是引导学生在一些简单的、易于操作的统计活动中充分体验,初步掌握简单的数据汇总方法,感受不同数据总体所蕴含的信息既有所不同又存在关联。
这一核心内容的育人价值重在发展数据分析观念,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到数学学习与现实之间紧密相关,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蕴含信息的力量和作用,进一步激发运用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会与同伴合作交流的价值,初步培养尊重事实的理性精神。
与本课的关联的已学内容主要是第四册“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和“简单的实际调查”。
二、学习者分析:
学生学习本课时前,已在二年级有过简单的实际调查和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的学习经验,但是大多数教师不太重视该内容的教学,因此学生的学习经验相对不足,知识储备比较匮乏。三年级的学生在数学上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年龄,因此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还不够强,需要借助丰富的操作活动来体验与理解数据蕴含的信息,从而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基于三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本课时的学习紧密联系实际生活,设计了有一些游戏式的统计活动,因此学生学习兴趣比较浓厚,他们愿意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去解决感兴趣的数学问题。
学生在本课时的学习中,要想获得数据调查、分类、汇总、分析能力的提升,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与理性精神,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运用数据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丰富的活动、理性的思考中体验和感受。
学习本课时可能碰到的困难,一是对问题的解决,学生不能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案;二是统计活动由于时间关系可能感受不够充分,或者活动可能不能全部完成。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经历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过程中,能知道要统计的数据比较多时可以先分组统计,再汇总的方法。
2.使学生在统计活动过程中,会理解不同数据总体所蕴含的信息既有所不同,又存在关联。
3.使学生在运用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做到进一步感受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作用,增强数据收集和运用数据的意识,积累理解和分析数据的经验,培养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四、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同学们,你知道人的身上有哪两个宝吗?(双手和大脑)因为(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动手又动脑(板贴:动手又动脑),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板贴:解决问题)。
(一)提出问题,引发统计需求
同学们,学校运动会下个月就要举行了,为了在开幕式上能展现我班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现在需要订购一款班服,这里有四种不同号码的服装供大家选择。我们班订购哪一种?(指4名学生回答)
(二)指导方法,开展分组调查
1.提出解决方案
大家的想法不太统一。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是的,仅凭一个人的感觉来选择很没有说服力,我们应该在全班开展调查、收集数据的活动,用数据来说话、做出决策,才能让所有同学心服口服。
怎样开展调查、收集数据的活动呢?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讨论一下。
讨论完了,请大家来交流一下你们的解决方案。
好的,你来说说看。嗯,你们小组的想法是让喜欢1-4号服装的同学分别举手数一数或者站起来数一数就知道了。
有没有同学想对他的想法说些什么的?
这位同学认为如果举手或站起来数一数,有可能数的时候少数或多数,造成误差。
好的,这位同学有补充,他说可以每位同学将自己想选的服装号码写在纸上,再全部收起来数一数,就知道了。你们觉得这个方法和刚才相比怎么样?
你们都这样想的吗?
嗯,我看到了有一个小组举起了手,那你们来说说看。
这个小组认为全班有四十几个同学,数据太多了!因此他们想到了把全班分成几个组,先在组内开展调查、收集的活动然后把每个组的数据合起来,最后计算出全班的数据。
我觉得此处应有掌声!
同学们说得真好,当要调查的数据比较多时,我们可以先分组调查、收集与整理数据。也就是分组统计(板贴:分组统计),再计算出全班的数据。
2.分组调查、收集数据
下面我们就来开展分组统计活动,请看活动要求,你给大家读一读。要求明白了吗?我们分4组来开展活动,每个组推荐1名收集、整理员,再推荐1名记录员,商量好了吗?记录员来领一下记录表,开始活动!
好的,请四个小组的组长将你们的整理记录表拿上来,老师帮你们贴在黑板上。
这是第一小组的调查的数据。说说看你们小组选择校服的情况是怎样的?哪个号码的服装选的人数最多? 哪个号码的服装选的人数最少?
这是第2小组的调查的数据。也请你汇报一下。这是第3小组的调查数据,也请你说说调查结果。还有第4组的,你们的调查结果呢?
比较一下这4个小组得到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是的,调查的对象不同,得到的结果不一定相同。
3.数据汇总、分析解决
知道了每个小组选择服装的情况以后,可以马上知道我们班选择订购几号服装了吗?还得怎样做才能解决我班订购班服的问题?
是的,像这样把各小组选择每种服装的人数相加,得到全班选择每种服装的总数。叫做数据汇总。(板贴:数据汇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简单的数据汇总。(板贴:简单的数据汇总)
怎么汇总呢?和你的同桌说说看。说完以后,请大家独立计算,将汇总结果填进全班汇总表格中。
请同学们来汇报一下你是怎样汇总全班同学选择1号服装的数据的?
你们听明白了吗?只要将第1组选择1号服装的人数+第2组选择1号服装的人数+第3组选择1号服装的人数+第4组选择1号服装的人数就等于全班同学选择1号服装的总人数了。
全班同学选择2号服装的总人数怎么算? 选择3号的总人数呢?选择4号的呢?
提问:你从这张全班汇总表中你读出了哪些信息?
是的,我们可以知道全班选择1号服装的有()人,选择2号服装的有()人,选择3号服装的有()人,选择4号服装的有()人。
还知道了选择()号服装的人最多,选择()号服装的人最少。
还可以用汇总表中的所有数据相加得到全班总人数是()人。
比较:汇总全班选择服装的结果,和你们小组的选择结果相同吗? (有的相同,有的不同)
说明:是呀,每个小组调查结果和全班汇总结果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提问:根据你读出的信息来分析,我们班应该订购哪一种服装呢?为什么?
是的,我们班选择()号服装的人数最多,少数服从多数,所以我们选择()号服装。
4.按不同标准分类汇总
思考:刚才是按什么标准对全班选择的服装数据进行分类汇总的?还可以按什么标准来分类汇总?请同学们自己分分类,并根据自己的分类重新汇总。
你是按什么标准分类汇总的?观察汇总结果,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比较这几张分类汇总表,你发现了什么?
是呀,把数据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分类,可以得到不同的信息。
5.引申思考
思考 :同学们,如果扩大调查的范围,如果你是校长,给全校同学来选购一款统一的服装作为校服,你会按照我们班的汇总情况来选择校服款式吗?你会怎么做?
这位同学说得真好,是呀一个班级的选择情况不能代表全校的选择情况。我们应该在每个班都进行调查、收集、整理与汇总,最后将所有班级选择每款校服的数据相加,汇总出全校选择校服的数据,再看哪款校服选择的人数最多,就选择订哪一款。
6.回顾与反思
回顾一下,我们为什么要开展上面的调查活动?(提出问题后,在解决过程中无法靠一人的选择做出决策)
回顾我们选服装的过程,是分哪几步解决问题的?
首先开展小组调查、收集数据,也就是分组统计;然后全班汇总数据,最后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同学们,你在统计活动中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要统计的数据比较多时,可以先分组统计,再汇总。
把数据按不同标准分类,可以得到不同的信息。
调查的对象不同,得到的结果不一定相同。
(三)迁移应用,深化理解
1.抛小正方体游戏,操作体验统计活动全过程
老师这里有一个小正方体,6个面上分别标着1-6这6个数字,运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和本领想解决一个什么问题?怎么设计活动?四人一小组讨论一下。
好的,第3小组这样想的,每人抛一次,看看哪个数字朝上的次数最多?哪个数字朝上的次数最少?方法,每人1个小正方体,抛了以后记录下来,再小组整理、统计,最后全班汇总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第1小组想解决的问题是每位同学抛25次,看看小组里4位同学抛的小正方体上哪个数字朝上的次数最多?他们的方法是每一位同学抛25次,并分别记录下来,然后在小组汇总、分析以后来解决问题。
我们就用第1小组的游戏方案来玩一玩吧。
游戏问题:哪个数字朝上的次数最多?你发现了什么?
游戏规则:每人25次,4人一组。
游戏要求:
①独立抛与记录、整理
③ 按数字在小组内分类汇总
③按单双数在小组内分类汇总
仔细观察、认真比较小组表格里的数据,有什么发现?你有什么想法?
发现:各个数字朝上的次数差不多,单、双数朝上的次数也差不多。
哪些小组也有这样的发现?
2.应用数据的汇总与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同学们,选好了学校运动会的开幕式的服装,接下来还要确定表演的节目呢?
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提前调查好的各小组统计表,分类汇总、比较分析,最后帮助老师做出合理的建议。
第一小组
健美操 |
广播体操 |
篮球舞 |
武术 |
3人 |
2人 |
1人 |
4人 |
第二小组
健美操 |
广播体操 |
篮球舞 |
武术 |
2人 |
1人 |
1人 |
7人 |
第三小组
健美操 |
广播体操 |
篮球舞 |
武术 |
3人 |
1人 |
2人 |
5人 |
第四小组
健美操 |
广播体操 |
篮球舞 |
武术 |
1人 |
2人 |
4人 |
4人 |
把各组收集的数据汇总后填入下表,并完成填空。
健美操 |
广播体操 |
篮球舞 |
武术 |
人 |
人 |
人 |
人 |
①在全班同学中,最喜欢( )运动的人数最多,最喜欢( )运动的人数最少。这个班一共有( )人。
②根据上面的数据,你对我们班这次开幕式表演的节目有什么建议?
(四)拓展延伸,感悟价值
1.生活举例,感悟应用
同学们,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生活中有哪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用到数据汇总?
下课后,你想用今天学到的本领去解决什么问题?
2. 观看视频,拓展延伸
如果汇总的数据范围继续扩大,比如扩大到全国、全世界范围,这个数据就特别庞大,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大数据。大数据有什么用处呢?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短视频。
看完视频后,谁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3. 提出希望,渗透思想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陶行知先生的诗,一起读一读,品一品!
同学们,希望大家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时,能善于观察、用我们的双手和大脑去操作、思考,学真知,做真人!(板贴:学真知 做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