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激励,少用表扬 2022-04-09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夸赞就像糖果,偶尔吃一颗,孩子会感到很甜很开心;但是长期只吃糖果,孩子就会营养不良。只有鼓励孩子的努力过程,才能长时间给予孩子前进的信心和动力。
   自从弟弟出生以后,全家人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弟弟身上,梦沁感觉自己受到了冷落,笑声变稀了,话语变少了,学习成绩下降了。看到女儿成绩下降,梦沁妈妈有点着急了,“你怎么到现在还不会?”“你怎么考不及格?”“你怎么这么不懂事?”每次梦沁被妈妈批评后,不仅没有改变,学习情绪反而更差了。怎么解决梦沁的这个问题呢?为此,梦沁妈妈学习了许多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其中有一本书上讲,只有多表扬和鼓励孩子,才能建立孩子的自信,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于是,梦沁妈妈决定试一试。梦沁安静吃饭时,梦沁妈妈就表扬女儿 “梦沁真棒,能安静吃饭。”梦沁完成了作业,梦沁妈妈就表扬女儿 “梦沁真了不起,能认真完成作业。”梦沁数学成绩稍有进步,梦沁妈妈就表扬女儿 “你这次数学成绩有进步,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梦沁整理了书本,梦沁妈妈就向女儿竖大拇指,“你今天表现真不错。”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妈妈刚开始表扬梦沁的时候,梦沁还有点激动,情绪也有所好转。可是时间一长,梦沁的反应依然冷淡。
    孩子初生时,对这个世界是一无所知的,由于孩子的能力为零,所以在最初的生命经历中,绝大多数都是失败的经验。生物的自我保护本能,使得孩子对周遭的环境充满了恐惧。如果这时家长采用正面激励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就能积累成功的经验,建立初步的自信。心理学家赫洛克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把被试平均分成四个组,在四种不同诱因的情况下完成任务。第1组每次完成任务后都会受到表扬和鼓励,称之为“受表扬组”。第2组与第1组相反,每次完成任务之后,无论结果如何,都会受到严厉的批评,称之“受训斥组”。第3组和1、2组不同,他们是被忽视的一群人,既没有表扬也没有批评,也就是“受忽视组”。第4组,在整个过程里,全程与前3组隔离,而且在事后完全不给予评价,称之“控制组”。实验结果发现表现最差的一组是第4组,表现最好的一组是第1组;随着时间的推移,第1组的表现越来越好,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这就是著名的“赫洛克效应”,它告诉人们 “对活动结果如果能够及时给予评价,活动动机就能得到强化,其中表扬的效果比批评来得好。”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多赏识孩子,激励孩子不断取得进步。可是,不少父母却不懂这种教育之道,面对孩子学习生活中的一地鸡毛,总喜欢指责孩子。“你怎么到现在还不会?”“你怎么考不及格?”“你怎么这么不懂事?”。。。。。。父母本意是为了孩子好,可一时情绪的宣泄,对孩子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实践证明,孩子总是听到指责的话语,就会让孩子没有斗志,丧失上进心,因为他会认为自己不论怎么上进,都得不到父母的认可,从而就会越来越颓废,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一些家长发现“指责孩子”的教育方式没有效果后,就改用 “夸赞孩子很棒”的教育方式,希望以此促进孩子的进步。“梦沁真棒,能安静吃饭。” “梦沁真了不起,能认真完成作业。”“你这次数学成绩有进步,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你今天表现真不错。”夸赞孩子“很棒”、 “真了不起”、“真聪明”、“真不错”,本质上是希望通过不断的表扬正向强化孩子的某些行为。所以夸赞孩子“很棒”,有时候会特别有效果。但是,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夸孩子很容易。孩子的每一个技能,无论多么微小,只要有进步,家长都可以夸赞孩子,孩子在家长的夸奖下,也会更加努力。但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开始上学,进入社会,需要克服的困难慢慢变大;与此同时,家长对孩子的标准也越来越高,家长希望孩子成绩好,有礼貌,最好还能帮忙干家务。于是,家长夸孩子“很棒”的次数越来越少,这时孩子就会问家长,“妈妈你怎么不夸我棒了?”“妈妈我到底是不是最棒的?”这就是夸赞的问题所在——它会让孩子对事情的结果和外界的评价变得非常介意。从小泡在夸赞里长大的孩子,安全感和自信心并不来自内心,而是来自身边的一张张嘴。一旦他接受不到来自外界的评价,他就会开始怀疑自己,我是真的好么?我如果不是好的,那我是不是就是坏的?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是喜欢称赞的,这种赞许心,我们做父母的教育小孩子时应当利用的,然而不可用得太滥,一滥就失掉它的效用,反不如不用为妙。”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表扬这就像吃糖果,偶尔吃一颗,孩子会感到很甜很开心;但是长期只吃糖果不吃主食,孩子就会营养不良。只有多吃主食少吃糖果,孩子的身体才会健康。同样,只有鼓励孩子努力的过程和身上的品质,才能给予孩子长久的和信心动力。
    启元四年级的时候,已经能够很好地写作。并且常常有惊人之语,“小麻雀傻乎乎地站在电线上一排,像五线谱上的音符……”“我希望能够把蔚蓝的大海切一块下来,放在我家里做游泳池……”“我走在马路上,后面拖着我的影子,像一根绳子。”但妈妈也发现,启元最大的问题是有句无篇,精练没问题,但是文章太短了。有一次,妈妈幽默地对儿子说:“儿子,我给你提一个建议,你不能老是吊你妈妈的胃口啊。你的文章每一篇都很漂亮,但是每次我读得津津有味的时候,它就突然结束了。就像你吃饭,吃得最痛快的时候,锅里就没了。”启元红了脸说:“没关系,什么时候,我给你们写一篇长的。很长很长,长到天上去。”于是,那年的暑假,妈妈就沉浸在启元的写作中,每天和丈夫一起看启元的文章,抢着看,猜测着故事的走向……启元在一种巨大的肯定中,文思泉涌,倚马可待,妈妈所做的则是打字,鼓励,解读。就这样,一个9岁的小男孩在那个暑假完成了一部作品,尽管稍显稚嫩,但这不是作品,而是一种毅力、一种坚持、一种品质,也是未来的一种命运。
    像启元爸爸妈妈一样,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而加以鼓励,孩子身上偶然性的外在行为就会变为内在的素质,内化为孩子的品质。那么,应该如何鼓励孩子呢?第一步,描绘客观事实。“在这次期中考试中你的数学成绩进步很大,祝贺你进入了班级前列。”这种基于事实的鼓励可以使孩子收获自尊与自信,提升自我价值。如果家长的鼓励浮夸过度,孩子就会认为自己“十分完美”,以后就只愿听好话,不能听批评,经不起一点挫折。第二步,关注努力过程。“这次期中考试中你的数学成绩进步很大,说明你平时的数学学习非常认真,非常刻苦,基础打得很扎实。”鼓励孩子的努力过程,孩子今后做事会更加细致,更加努力。如果只表扬事情的结果,则容易使孩子产生焦虑,孩子会顺着家长的思路推理:我这次数学成绩进步了,爸爸妈妈就认为我是一个聪明孩子。如果我在考试中得了低分,他们肯定认为我是一个笨孩子。这种“以偏概全”式的话,会使孩子错误地把一件事情成败的评价,当成对自己整体的评价。第三步,刻画优秀品质。“这次期中考试中你的数学成绩进步很大,这与你专心致志、坚持不懈的品质是分不开的。”家长对孩子的优秀品质刻画得越具体,孩子就越容易明白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第四步,阐述鼓励原因。“在这次期中考试中你的表现真不错。”这样的鼓励效果会大打折扣,因为孩子不明白“不错”指什么。如果这时家长说:“这次期中考试你的数学成绩进步很大,说明只要你专心致志、坚持不懈,就能取得好成绩。”这样的鼓励效果就好,容易使孩子找到努力的方向。第五步,诠释自我感受。“这次期中考试中你的数学成绩进步很大,说明你平时学习能坚持,有韧劲,考试时很细心,爸爸妈妈为你有这么好的表现感到骄傲。”家长诠释自己的感受,可以帮助孩子认同自己的表现,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获得愉快的心理体验,产生良好的激励作用,孩子听后也会深受鼓舞。


推荐理由:心理学研究证明,每个孩子都有渴望被尊重、被认可的精神需求,一旦这种精神需求被满足,孩子就会充满自信和动力。事实也是这样,家长一个真诚的鼓励,一段善意的语言,一束期待的目光,一句恰当的评价就像一缕春风,会滋润孩子的心田,唤起孩子学习的热情,拉近亲子之间的距离。家庭生活中,只有传递出“爸爸妈妈对你的努力表示肯定,而不是结果让我们满意”的意思,让孩子体察出自己在做一件事的过程中,勇于付出,不怕困难,比获得怎样的成绩更重要,这才是“科学的鼓励”。相信本文章一定会对家长有所启示的。

  • 阅读(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