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育人三部曲》有感 2021-08-19
网站类目:资源共享 资源学科:德育 资源类别: 资源年级:七年级 选用情况:学科网未选用 资源内容: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读《育人三部曲》有感

敔山湾实验学校 周莉萍

苏霍姆林斯基,一个流芳千古的名字。尽管他从没有想过要借教育而名扬天下,但他的名字和事业却因此而不朽。读着他的书,我情不自禁地被这位让无数教育者景仰的老人的教育机智和教育灵性所打动。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这对自己的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启发。

一、对教师岗位的坚守

苏霍姆林斯基从18岁开始担任小学教师,始终没有离开过教育岗位。他曾经先后为三千七百多名学生做过观察记录。他能指名道姓地说出几百名“最难教育”的学生的曲折成长过程。在他短短的52年的人生历程中,他写了四十多本书,一百多篇论文,一千二百篇童话、短篇小说等。他的确做到了——就象他的这本书里的第一部书名所说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想想自己从教历程中,如今还能清楚地记得多少学生的名字呢?这难道就是自己一直以来声称要做的并孜孜追求的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的行为吗?反思自己的教育历程,与优秀相差甚远,在大师面前更是深感自责惭愧。有人说,教师这个工作除了是为了生活为了养家糊口之外,还是一碗良心饭。在工作中,老师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成长的影响,以及传授知识的多少,耗费的精力的多少,这些都很难用一个具体的标准衡量。但是,老师的一言一行的确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感染力,就像水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芒一样。五年说起来不长,可是,一个人的教师生涯有多少时光经得起荒废,又有多少的学生在5年终可能可以变得更出色呢?我扪心自问,感到了一丝不安。无论从教多少年,都不应该磨平我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不应该熄灭我的对教育事业的信心;不应该折断我想在教育的天空里翱翔的翅膀,我应该更有热情,更有信心,想苏霍姆林斯基那样,默默坚守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

二、对教育事业的奉献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说到:“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个教导者,而且还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他们一起克服困难,一起感受欢乐和忧愁,要忘记自己是教师,而这时,孩子才会把一切都告诉他。”“我想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而孩子们的快乐,对于我就是最大的幸福。”正因为这样,他把孩子放在自己的心灵深处怜惜、爱护,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和他们一起欢笑,一起忧伤,才赢得孩子们的心,才真正体会到一个教师所有的幸福和快乐。,我想,一个老师的快乐与幸福,不应该整天被学生的成绩,分数所影响,左右,甚至是奴役。分数的高低也不应该是评价老师的唯一标准,更不应该是老师平时工作的唯一信条。教会学生快乐地学习,教会学生快乐的生活,这才是一个有着长远眼光的老师应该和必须做的事情。向学生真诚敞开心扉吧,学生快乐地成长就是老师最好的教育证明!

三、讲究教育教学的艺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孩子,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事。而教育则是艺术。”求知欲是否持久,和教师等教育者的态度、方法密切相关。“如今的学生难教”,这是很多老师的感叹。这说明陷入教育泥潭而痛苦挣扎的教师比比皆是。怎么办呢?无数的声音在呐喊。我想那是因为我们现在很多时候采取的教育方式都是“干涉式”的,但这往往会造成学生逆反的心里。对于一些难教的学生,实行“帮助式教育”才是科学的、有效的教育方法。这样学生才会相信你,接触你,喜欢你,待学生接受你后,你对他就会有影响力了。其次,对于自己的应该多反思,多总结。最后,面对问题学生,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能及时合理的排解自己的消极情绪。同时能控制和掌握学生的情绪、情感,为成功的教育创造健康的环境,用教师的健康的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感。 总之,并非学生难教,教育陷入了泥潭,而是我们的方法简单,缺乏教育艺术。正如教育学家季米良捷夫说:“教师不是传声筒,把书本的东西口头传达出来;也不是照相机,把现实复写出来;而是艺术家、创造者。”

四、对学生永远保持乐观期待。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要找到每个孩子身上的“金矿脉”、“闪光点”,使他产生一股情感动力,并发生情感转移,让每个学生“抬起头来走路”,确认自己是“大写的我”,以此找到并打开全面发展的突破口,从而推动孩子的全面发展。比如一旦学生犯了错,老师就要帮助孩子分析在什么具体事情上粗心了,在哪个具体环节大意了,指导孩子下次改正的具体问题,这种批评教育不会挫伤孩子的自信,并蕴含了老师对孩子改错的乐观期待。

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末尾深情说道:“……五年来,我拉着你们的手一步一步向前走,我把整个心灵都给了你们。诚然这颗心也有疲倦的时候。而当他精疲力竭时,孩子啊,我就尽快到你们的身旁来。你们的欢声笑语,就给我的心田注入新的力量,你们的张张笑脸使我的精神重新焕发,你们那渴求知识的目光激发我去思考……”大师是执着的,因为他能一辈子都如此炽热地热爱着教育事业;大师是痴情的,因为他能一辈子都如此深情地热爱他的每一个学生;大师更是幸福和快乐的,因为他能被学生一辈子如此牵挂、眷恋与信任。我立志要以苏霍姆林斯基为榜样,努力做一名苏霍姆林斯基式的、幸福并快乐的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