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家宇工作室成员沈瑶主题班会设计《奉献,为生活添彩》 2021-08-19
网站类目:资源共享 资源学科:德育 资源类别: 资源年级:二年级 选用情况:学科网已选用 资源内容:

 奉献,为生活添彩

                          ——二年级主题班会

                        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 沈瑶

【活动背景】

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开幕会上,再次使用屈原的诗句鼓励科技工作者。习近平对王继才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大力倡导爱国奉献精神, 使之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这是习近平对奉献的深刻理解。

《中小学生守则》中第三条:勤劳笃行乐奉献。自己事自己做,主动分担家务,参与劳动实践,热心志愿服务。

小学生目前的奉献意识尚浅,甚至连一些比较日常的帮助班级打扫卫生,把家中看过的课外书拿到教室图书馆分享这些小事都不愿意做。还有一些学生对身边默默奉献的事情当做理所当然,不懂感恩。因此,针对班中不懂奉献,不会奉献的,设计了此次主题班会。

【活动目标】

1. 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奉献,感悟奉献的重要意义,明白奉献会让一切变得美好的道理。

2. 培养学生奉献意识,帮助学生发现奉献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3. 让学生践行奉献,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指导学生用拍摄器材拍摄校园中奉献的美好画面;指导学生采访校园工作人员并录好视频;编辑好相关视频资料。

学生准备:搜集张桂梅的故事和抗议英雄的故事

物质准备:制作小卡片的彩色卡纸

【活动过程】

第一篇章:知——破译“奉献”密码

一、唱一唱奉献之歌,引出奉献

1.学唱《爱的奉献》。师提问:听了歌曲你有什么 感想?

2.师小结,引出奉献:“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间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奉献就是一种不求回报的给予,奉献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也是一种平凡的精神

设计意图】:用好听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歌曲中对奉献的诠释,让学生一下子就能明白奉献是一种不求回报的给予。

二、讲一讲奉献故事,了解奉献

1. 学生上台讲《张桂梅的故事》《抗疫英雄的故事》

2. 交流讨论:听完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预设:张桂梅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奉献之歌。

      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普普通通的人,换了一身衣服,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在抗疫一线默默地奉献。

3. 师小结:张桂梅、抗疫英雄们都是一群普普通通的人,但是张桂梅的无私奉献,为大山里的女孩们点燃了一盏盏希望的灯。抗议英雄们,舍小家,护大家,如果没有他们的无私奉献,默默付出,哪里还会有我们平平安安地坐在教室里读书呢?

设计意图:张桂梅和抗议英雄的故事是比较贴近我们小学生的,这些故事很容易让学生有感触,奉献就在我们身边,是不求回报的给予,是一种平凡的精神。

第二篇章:思——聚焦我眼中的奉献

一、看一看生活片段,感知奉献

1. 观看学生拍摄的校园生活片段:

A:食堂工作人员为学生准备午餐,一道道可口的饭菜摆在桌子上,学生们吃得津津有味的画面。

B:早上7:00学生还没有到校,打扫卫生的阿姨就已经把校园路面清扫干净的画面。

C:下班以后,老师还在批改作业的身影;放学以后,老师还在还在为学生补习的画面。

2. 交流讨论:从视频中你发现奉献了吗?

  预设:因为食堂工作人员每天辛苦的工作,默默奉献着,我们才能吃上可口的饭菜;因为打扫卫生的阿姨她们默默地奉献,我们才会有干净的校园环境;有了老师的默默奉献,我们获得了知识,得到了进步。

设计意图:从小学生校园中司空见惯的场景入手,让学生明白了原来奉献就在身边,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奉献无大小。

二、听一听奉献之声,感悟奉献

1. 观看学生采访食堂工作人员、打扫卫生的阿姨、老师的视频。

A. 食堂工作人员:“看着学生吃我做的饭菜特别香的样子,我就很开心,感觉工作一点也不辛苦!”

B. 打扫卫生的阿姨:“一点也不辛苦,校园干干净净,孩子们玩的开心,我也开心!”

C. 老师:“孩子们能够在我的帮助下获得进步,这比中了大奖还要令人开心!”

2. 交流讨论:听了食堂工作人员、打扫卫生的阿姨、老师的话,你们发现了什么?

预设:食堂工作人员默默奉献让学生吃上可口的饭菜,打扫卫生的阿姨默默奉献让校园干净整洁,老师默默奉献为学生带来知识,奉献让他们生活的很快乐。

3. 师小结:奉献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同时,自己也会变得幸福快乐。

设计意图:让学生听到身边的奉献之声,一下子很直观的就让学生感受到了奉献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同时,自己也会变得幸福快乐。

第三篇章:探——探寻“奉献”出口

一、谈一谈奉献之人,榜样引领

1. 视频资料:班中同学放学后主动帮班级打扫卫生;班级中的免洗洗手液用完了,总会有人默默的买来,放在教室……

2. 交流讨论:班级因为他们发生了什么变化?怎样向他们学习?

二、写一写奉献之事,学习榜样

1. 讨论:班级、校园、社会层面,我们可以做出哪些奉献?完成表格填写。

2. 制作表格:

范围

可以做哪些奉献之事

班级

学校

家庭、社会

设计意图:从身边的榜样入手,更有说服力,激励学生向榜样学习,思考小学生能做的奉献之事。

第四篇章:行——争做“奉献”小达人

1. 做一做奉献之卡,践行奉献

设计各种形状的小卡片,把自己一周内要做的奉献的事情写在上面,然后践行之后,为自己 评星。

预设:



 

 

 

 

 

 

 

 

 

 

 

 

 

 

 

 

 

 

 

 

 

 

设计意图:设计各种图形的卡片是小学生比较喜欢的活动形式,通过思考,让学生做好计划,计划一周内要做的奉献之事,把想法落实到行动,学会奉献,感受奉献的快乐,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

师结语:同学们,通过本次班会课我们理解了什么是奉献,感悟了身边的奉献,并且在榜样的引领下我们落实到了行动。奉献就是一种不求回报的给予,既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也是一种平凡的精神。奉献既表现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慷慨赴义,也融合和渗透在人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奉献就是把阳光送给黑暗的人,把温暖送给寒冷中的人,把帮助送给困境中的人,把勇气送给失落中的人……奉献并不在于大小,只要你善于留意,你就会变成奉献者,同学们行动起来吧!

 

  • 阅读(151)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