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是母亲的一份礼物<?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读《孩子你慢慢来》心得
龙应台是一个母亲,十五年前龙应台以自己的亲身经验写下《孩子你慢慢来》,她在书中说:“谁能告诉我做母亲和做个人之间怎么平衡?我爱极了做母亲,只要把孩子的头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觉得幸福。可是我也是个需要极大的内在空间的个人……女性主义者,如果你不曾体验过生养的喜悦和痛苦,你究竟能告诉我些什么呢?”
作为一名母亲,读了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与这位母亲一起分享成长的点滴记录,用心地感受生命与这个世界最初的接触,感受孩子成长中的喜悦与泪水。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没有峰回路转的曲折,但有无数的忍俊不禁。从龙应台与两个孩子的交流相处,我觉得她是个聪明的妈妈,她的孩子是幸运的,她也是幸运的,在孩子的问题上她有自己的教育智慧。
是的,慢一点,可以感受上天给我们安排的是多么丰盛的礼物,更真切地感受爱。所有的关于教育孩子的书都告诉我们,在孩子的成长中出现了这样那样让你无奈的事必须控制自己的情绪,但面对孩子时,所有的定力似乎都要打个折扣。我们都会拿自己的孩子去和别人家的进行对比,认为样样都不应该落后,不能容忍他有任何形式意义上的退步。这就是在潜意识里把自己对生活的期待都加在了孩子身上,希望他强大,希望他优秀。有的时候却忘记了,谁是孩子命运的主导,谁是自己生命的主人。在书中,我深刻地感悟到:应当学会宽容与等待,慢慢地,等待生命的慢慢成长,这就需要坚持,再坚持。想起文中龙应台在买花时,遇到帮她包花的5岁男孩,她这样写道:“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凉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的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的5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龙应台看着那个五岁的孩子,用草绳打个蝴蝶结,她愿用一生的时间去等,等他五岁的手指把这个蝴蝶结扎好。放慢脚步真正以平等的心态来陪伴孩子的时候,我们才能体会到孩子世界里慢慢的美。
作为一名教师,我在面对班里的孩子时,有她那样用一生去等待的耐心与勇气吗?面对学生不断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自己是否有耐心让孩子慢慢来呢?耐心是赢得成功的一种手段,这是因为我们每个人不可能每天都保持同一种心态,也不可能脱离纷杂事物的干扰,但我们如果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怨气,多一点爱心,少一点急躁,多一点理解,少一点指责,多一点宽容,少一点菲薄,是不是会让我们自己的心明亮起来?会不会使我们的内心充盈起来?会不会让我们的心情快乐起来?苦闷是一天,快乐也是一天,为什么不快乐呢?我愿从容地等待,在孩子的身旁陪伴他静静地成长,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想起班里有个叫做樑的孩子,模样清秀极了,十分讨人喜爱。但是性格却是非常内向,从不主动和同学说话,也包括每一位老师,每每上课时候总能看见班里角落里的他,那么孤单。他不参加任何学习讨论或者课外活动。学习成绩也在意料之内的不好,老师同学都想帮助他,批评、督促、表扬,但没一点效果。他的父母为此担心焦虑,同龄的孩子一天一个样,而樑似乎已经被远远丢在了起跑线。
时间飞快,一年匆匆而过,樑依然是班里最孤单的那个,仿佛被世界遗忘了一般。就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那天正好是“学雷锋”活动,孩子们正三五成群的打闹着,突然发现一个熟悉的背影——他在草坪边一片一片地捡拾垃圾,我揉了又揉眼睛,不错,就是樑!那瞬间我竟是如此的感动,这真的是我们都认为最差的那个孩子吗?后来我把樑叫到身边,表达我对他的赞扬,号召其他同学向他学习,并持续给他安排了一些班级管理任务,出乎我的意料,他也竟然非常喜欢地接受了,这时的他眼睛似乎特别的亮,和以往非常不一样。一学期下来,其实结果并没有像我的期盼那样,樑也并没有太大的转变,除了眼睛看上去更加明亮起来。
这时也会想起读过的《孩子你慢慢来》, 樑真的需要时间,我应该和他的父母一起对樑慢起来,慢一点再慢一点,不那么着急地要求孩子一定的成为我们想让他们成为的样子。事实证明,这样做确实是正确的。和樑相处三年时,我们都放下了以往严厉批评和督促,放下了迫切要求他进步的渴望,时间就这样一点一滴过去,樑竟然和以往明显不一样了。不一样在哪里?说不出来,就是觉着开朗许多了,笑容多起来了。虽然成绩仍然不理想,但是整个人似乎更能融入集体了,对一些奖励也有了自己努力,老师和父母十分的喜欢!还好,我们慢下来了,不仅给了孩子成长的空间和时间,也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他的变化。
如今已经小学毕业了,毕业照上的他笑得那么灿烂,那么帅气,和老师交流再也不红脸不捏衣角……再看着每天班里的孩子们,我也会无意识地慢起来:讲难点时语速再慢一点,让孩子们听得更仔细点;批改作业再慢一点,能发现更多的错误还有个性却富创新的答案;想发脾气时,慢两分钟再说,结果迥然不同。慢下来,离急躁,离求速成的情绪远了,教学却有条不紊起来,工作也更加轻松起来。
作为一位老师,我知道育人即是育己,我时刻警告自己再也不要随意定义任何一个孩子差与不差,孩子的成长总需要过程和时间!面对孩子纯真的眼神,我是敬畏的,他们对成人的包容,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爱都使我们赧颜。我会试着让他们慢慢举起自己的小手,我会听着他们慢慢讲着自己的想法,我会等着他们慢慢给我一个自信的眼神,我会盼着他们慢慢成为他们想成为的样子。
看着他们慢慢地长大,我也在学习用赤子之心来对待这个世界,我们慢慢去听花开的声音,我们慢慢去欣赏落雪的美,孩子的世界有着成人不能理解的模样,而要想很好地观看这个世界里的风景,“慢”是最为重要的,慢慢地等待,慢慢地与孩子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