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家宇名师工作室成员金安郁《苏东坡传》读后感 2021-08-19
网站类目:资源共享 资源学科:德育 资源类别: 资源年级:一年级 选用情况:学科网未选用 资源内容:

《苏东坡传》读后感

金安郁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题记

东坡先生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纵使在官场之中潮起潮落,也依旧是“仰天大笑出门去”。 林语堂先生说: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是也,旷达、洒脱、智慧等等,似乎都已是提及东坡二字便关联而来的词串了。但我所感不然,东坡先生赠予后世的多是潇洒至极、豁达大度的言辞,那关上门窗,独自一人面对这尘世的又会是如何心态?我并非猜忌东坡先生的处事之度,而是一番“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设身处地罢了。

近日拜读了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内心一阵欣喜和怅惘。欣喜的是在这世间能有东坡如此大家与我相像,予我明路;怅惘的是人世间为何种种不平,叫人坎坷。

少年时代学习的东坡先生的诗作散文颇多,但其中深意真理却不能参透一二。这一切的美好纯真直到17岁那年的春天开始幻灭。原是大多花季少女尽享青春的年纪,不幸的是,我永远地失去了我挚爱的母亲。虽已过去七载,一遍一遍道出过的心酸也已渐渐淡去,个中滋味痛苦也非泪水和话语可涵盖的了罢。七载光阴,说长是长,说短亦短。在父亲独自照料的七年中,摸爬滚打,顺利毕了业,定了工作,完成了母亲交代父亲的最后一个遗愿。我深知父亲拉扯不易,但我也确被这物是人非的现实重重击垮过。渐行渐远的原计划人生轨迹,成人世界要面临的种种不堪忍受,自我捧起这本白底绿色纹样的《苏东坡传》起,一切发生了转变。是生命之路骤然清澈了么?非也非也,淡然随性,了然于心。

我从未奢求过这一生的路有多平坦顺畅,但从未想过竟会如此崎岖。这怕也是每一个深陷苦难中的人或多或少会发出的感慨。任何人的一生都不可能风平浪静,我如是,东坡先生亦如是,决定生命质量的就在于“态度”二字。在人生浮沉间,我认识了一个青涩率真的东坡,随着遭遇的累积,日益趋于淡泊旷达。起起落落间,无论萧墙内外的气候如何,在他的身边,总是一幅阳光甚好的明媚之景。纵使不能居庙堂为百姓解忧,隐于江湖纵情于山水之间也确是人生幸事一件。

东坡先生虽早年成名,登上仕途,前途一片光明,却不曾想随后的人生却是官场浮沉。黄州、定州、惠州、儋州,大半个中国的穷山恶水,都有他的足迹。去往贬谪地的路上颠沛流离,委屈,落寞,孤独,清贫,艰险……如若是我,这情景想都不敢,又或许早早的成了那黄泉路上的一魂。但东坡先生总能保持一份天真淳朴的童心,面对忧患一笑而过,不为权贵名利而折腰,也不为俗见而改变自己执意守候的真理。谪居黄州的东坡先生,落魄得让人心疼。游经赤壁,欣赏着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不觉感慨道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有趣的人生,一半是山川湖海。即使人生是起起伏伏的,但他依旧风轻云淡地挥笔写下“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样豁达的千古绝唱。

这样的洒脱、淡然,让尖锐刺耳的笔触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成熟、大度、包容的胸襟。即便在自己寒冷彻骨的人生低谷里,依然不曾忘了去温暖别人。这样的精神何尝不令我自惭形秽。

在我备忘录里置顶了一句戳我心扉的话:我明明很善良,会给乞丐钱,坐公交会让座,无论做什么都会说谢谢,可世间疾苦,一个也没放过我。致即将到来的2020,致我永生难忘的10年代。

是啊,颠覆我人生的10年代,就这样不曾留下些什么地过去了。感谢生活赐予我的一场惊慌失措,但愿往后的日子清净,遇见的都是柔情。2020,蜕变为成年人的我,必须要攥紧自己的人生,在自己所热爱的世界里,闪闪发光,保持热爱,奔赴下一场山海。

读罢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深感“知足常乐”四个字,如若常挂心中,那么每天都会有满口袋的幸福感。还有星月可以寄望,还有宇宙浪漫不止,属于我的人生方才起步。

东坡先生的一生浓缩在了这本书中,浓缩在了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他流露出的本性,恰如此: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林语堂先生是这样评价的:“元气淋漓富有生机的人总是不容易理解的。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无论悲喜,无论沉浮,怀揣初心,一路向前。这就是大师。这就是我一生所要参悟的真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知足常乐。


  • 阅读(147)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