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国粹,做新人
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更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在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始终占据重要位置。我校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力提高每一个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水平,培养师生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责任感。
一、环境熏陶奠基础
学校是专门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它不仅仅是一个教室、操场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环境、文化的理念。校园文化所营造的育人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它具有隐蔽性和延续性的特点,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环境育人的功能。我校结合实际,将传统节日和传统道德制成宣传版面张贴在学生每日必经的实验楼外墙和楼梯墙面上。各班的黑板上也专门辟出“经典诵读”专栏,由语文老师挑选经典古诗词、《笠翁对韵》、国学名句等内容,定期更换,努力做到传统文化常常见,日日诵。
二、课堂融入广受益
课堂,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主阵地,我校始终坚持课堂上能见到优秀传统文化的踪影,利用《语文》《综合实践》《道德与法治》等课程资源,把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行为模式、德行素养和社风民俗贯穿到课堂,使学生们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吸收民族精神的营养,力求将现代意识和传统文化融会贯通,培养既具有现代精神,又富有中华优秀传统的“现代人”。我们积极指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
学校针对有志于了解传统文化的家长和孩子,开设了“国学班”,每周五晚上,由余家宇副校长作专题讲座。至目前为止,已讲授了《孝经》《论语》等内容,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家庭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并能用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化解内心的烦闷。
每一个语文老师都专门讲解《古诗词》《三字经》《千字文》《笠翁对韵》等,让学生更多地诵读古代浅近的优秀诗文和诵读历史上优秀人物故事,把坚持教育的“三个面向”与继承、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坚持以书法艺术教育、中华经典美文诵读为载体,把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到校园生活之中。
我们还倡导校内外联动,聘请对汉文化有研究的家长走进校园,走进教室,开设汉服文化课、茶道、插花等课程,努力让孩子们更深层次地把握优秀传统文化的脉搏,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懂得优秀传统文化在人生之路上的引领功能。
三、主题教育显常态
我校紧扣《中小学德育指南》,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主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立足当地、因地制宜、就近就便,积极创新形式和载体,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和精神内涵,广泛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宣扬中华优秀传统,营造关爱互助、安定团结、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倡导文明和谐、实用节俭的现代节日理念。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期间,组织学生开展经典诵读、节日民俗、文化娱乐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推动“中华传统节日”主题活动深入开展。春节,我们了解传统节俗,让孩子们了解年夜饭桌上菜品设置的“彩头”,并能亲自动手制作一道年夜菜;元宵节,我们号召每个孩子制作 一盏花灯,并组织全校学生猜灯谜闹元宵;清明节期间祭念先人、缅怀先烈,了解寒食节的由来;端午节期间组织家长志愿者走进课堂,教孩子们包粽子,做香囊;中秋节、国庆节期间以团结、团圆为主题开展爱家、爱国的活动;重阳节期间倡导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风气,鼓励每一个孩子为家中长辈订一份报纸,做一件好事,鼓励有条件的孩子走进敬老院,把尊老的行为送进社会。
另外,我们还利用红领巾广播,随着时令,每半月介绍一个节气,宣传节气的物候、美食、养生等内容,让学生能结合节气,了解农时文化。在了解节气文化的基础上,了解了每一个节气相对应的植物、动物等知识,科学种植绿植,使各班的植物角更显生机。
四、经典诵读成效好
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民族文化精髓。通过深入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以《古诗词》《三字经》等经典篇目使广大青少年了解、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一)坚持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每周一诵。学校规定各班在每节课预备铃响后,由老师导读经典,诵读经典。
(二)学校每年的艺术节、读书节、诗词大会等活动中,各年级均要诵读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诗篇,梅兰竹菊诗朗诵、中华美德诗词诵读、民族英雄诗词诵、《笠翁对韵》吟诵、长征组诗诵读……一首首经典诗歌,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上得到了传诵,学生们学到了高雅、坚持、向上,学到了孝敬、忠诚、谦逊……一项项活动的开展,充分彰显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在成长中感悟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五、努力方向
今后,我校将继续努力,加强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工作,并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我校将加强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体制建设,建立健全传统文化教育评估体系,注重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作用的现状,使之实现从注重分数、知识点的积累,到培养学生的理解力、是非美丑辨别力等的基本文化素质上来。
(二)合理地使用教材,是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展更注重时效性,让孩子乐于接受。
(三)积极地创编教材,让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尽快形成体系,形成校本化的教材。
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坚持现有的教育途径,并积极探索新的教育形式,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继承作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