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微中见著
华士实验小学 顾春花
教育无小事,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关注的方面,往往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而这些作用又往往是通过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实现的,因为学生眼中的教师都是具体的,而教师又是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式人物”。所以,我们必须注重从小节抓起,重视人格的修炼。这个假期,拜读了金薇薇老师的《师德“微”问题及教育诊断》,让我获益良多。
虽然是一名年轻的教育工作者,但师德教育的时间和次数我已经记不清了,但金老师书中所提及的种种问题让我受益匪浅,永生难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的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对师德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可以说是提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内化师德是当代德育新坐标的支撑点”这句话很好地概括了师德的重要性。而对于小学生而言,德育的意义更为深远。在文明时代,公正和谐的思想已成为教育的主旋律,所以作为教师就更应该让自己的内心有宽度,学会宽容,宽容学生的差异。
怎样做一个人师?无疑是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心贴心的交流。但作为老师自身,追求个性完美、形成个性优化、力求厚德懿行也是要具备的功力。你任何一个细微的言行举止,都在影响着孩子,可能于我们自身而言,往往被我们所忽略,但孩子的眼睛是纯净的,他的视角更是独特的,对一些方面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感知,但是这些细节却有可能对孩子产生很大程度的影响。
通过这本书,我对师德的含义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在学生心目中,具有爱心和具有知识,才是“好教师”。师生间真挚的情感,会使学生自觉地尊重教师的劳动,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老师合作,向老师袒露自己的思想。教师对学生要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课堂上,先与学生进行沟通,问问他们想听什么,怎么讲才能调动兴趣,然后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表扬,真诚地赏识他们,利用教育细节影响学生。课后,学会把快乐传给学生,给他们心理发展的空间,放飞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进行心贴心的交流,给他们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更应该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师德师风的真正内涵,用良好的师德师风,共同撑起教育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