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Little Red Riding Hood》绘本课点评
江阴晨光实验小学 滕宁宁
本课内容选自《黑布林英语阅读》系列绘本,是江阴市小学英语课外阅读专题研讨会上的一节。故事大意:小红帽带着点心去看生病外婆。路上先遇到好心的伐木工人,后遇到狡猾的大灰狼,透露了外婆的住址,于是引狼入室,外婆和小红帽一一被狼吃掉。幸而有伐木工人来帮助,杀死了饿狼,救出了她们。该故事情景和情节可谓经典,符合小学生学情,语言难度正适合教授五年级学生。
一、前置导学案,目标定位高,促进学生整体感知
本课针对教师的教案制定了相应的导学案,体现出“先学后教”和“少教多学”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有利于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该导学案内容为两块:①试着朗读单词并基于故事猜测中文(如woodcutter: good- wood, but- cut- cutter );②阅读课文,试着回答问题(如Who is in the story?)。通过学生课前使用的导学案,可以看出教师制定导学案的主要目的有:①通过以旧带新,学生自主预习,扫清绘本新词音形义上的障碍,使新词不再新;②通过整体通读,学生自主感知,认识文中主要人物,初步了解故事情节。由此可见,教师希望通过前置导学案,带来学习前置后的教学铺垫,能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启发他们思维,突出他们主体地位。
二、探究微情境,角色实践透,引导学生交际体验
课中,教师将整本书按照线索追踪的方法,引导学生图片环游,基于故事发展的顺序,划分为六个微情境:①小红帽去看外婆P6-7;②遇到伐木人P8-9;③遇到大灰狼P10-13;④大灰狼吃了外婆P14-15;⑤大灰狼吃了小红帽P16-19;⑥伐木人杀了大灰狼,救了小红帽和外婆P20-25(该故事起始页码是P6,而P1-5是基于故事的配套习题)。这样的处理方式是从整体略读走向精准精读,使故事演变过程成为可以探析的具体情境,每一个微情境中,都有聚焦的核心人物,关键的情节表示,不同的情感表达,有利于学生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吃透文本,实践文本,演绎文本。现截取教学片断进行证明:
在微情境②遇到伐木人P8-9和微情境③遇到大灰狼P10-13的两处教学,其实是对故事人物真善美的对比:学生通过描述伐木人的外貌特征和他对小红帽提出的忠告(小心!树林有狼!),可以感受到伐木人的强壮与善良;学生对于大灰狼的外貌表述中,感受到狼的凶残,又从狼假装自己是狗的过程中,感受到狼的狡猾。在微情境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从口头表达入手,让学生先描述工人到表演工人,从师生扮演到生生扮演小红帽与伐木人的对话;在微情境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自读第10页到第13页的微故事,再让他们圈出关键词,以填空的方式完成微故事情节梳理(First , the wolf pretends to be a dog. Then , he asks the questions with a smile. Finally , he knows(知道) Grandmother’s home address.),之后再师生扮演到生生扮演小红帽与大灰狼的对话。
三、延展真生活,成长思考多,助力学生意识熏陶
文本字面表述的结束并不代表故事教学的结束。从课堂教学的逐步深入,学生深知了故事大意,深悟了故事内涵,但还不能缺少的是他们对于故事的深刻思考。所以教师不能使阅读教学止于故事字面内容的结束,更应该在深知与深悟的双重基础上,引导学生对于故事人物的深度思考,再走进生活,寻找真实的事例来阐明故事的价值。因为学思可以结合,形成某些对于生活乃至生命的指导,而这些指导往往是可以影响学生一生的关键内容。那么本课是如何体现“绘本故事延展真生活,启发学生思考,对于学生意识上的熏陶”这一理念?现截取课末教学片断进行说明:
教师投放问题:What do you want to say to Little Red Riding Hood? 激起学生对小红帽这一单纯的核心人物遭遇的一切,有更深度的思考,进而想要也能说一说自己对于小红帽的看法,形成孩子们对于安全防范意识重要性的情感认同,因为小红帽和小学生都是儿童。之后教师又通过图片展示和视频播放,在视觉感官刺激下,让学生看到拐卖儿童犯罪的严重性即对被拐卖儿童的不良影响以及对该家庭的破坏性。之后,教师又投放问题:What should you do? 在师生讨论中,直面学生成长过程中面对保护自己的切实问题,更在解决问题的方法研究中,教师也对学生正确帮助别人,保护别人有一定的适切引导即帮助别人的前提也要保护自己,这是教师对学生一种积极向上真善美的意识熏陶,再次挖掘了本课阅读教学的深度,升华出故事内隐价值,助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真正体现出“阅读文本只是一种教学手段,而培养学生内涵”才是教学终极目标,是满足学生核心素养需求的特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