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分析》 2016-09-11
网站类目:专题讲座 活动级别:县级 活动类别: 执教姓名:郁乐伟 所在单位:江阴初级中学 执教时间:2014-07-02 执教地点:江阴市教师进修学校 执教内容:《课例分析》 参加对象:江阴市中学教师

           语文教学:行走在“想”和“做”之间的旅行

                             ­­        ——我的课例研究

  1. 从惊羡开始

    2010年,我有幸遇到了两位优秀的老师,他们在我心中是“可望而不可即”

    的,他们就是徐杰老师和蔡成德老师。我记得我曾经在本学期初一学生写《一面》时,就以我第一次见到这两位大师的情景为例,告诉我的学生们,我曾经遇见对我影响十分深远的两位大师,我把这个经历告诉我的学生们,其实就是和学生一起写作,让他们明白作文素材来自于生活的点点滴滴。接下来,回到我刚才谈到的我的有幸。有幸什么呢?有幸聆听他们的课。让很多南菁语文老师感到难忘的应该就是徐大师执教的这冰心的《纸船》一堂课,他在课堂上的两个活动环节让老师们感慨万分。我现在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这两个环节:

    话题1:从这里(         ),我感受到诗人思念之(        

    呈现: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从不肯表达了诗人的坚决态度,从这里,我感受到诗人思念之深。

           ------思念之重

           ------思念之痛

    话题2:《纸船》抒发情感的四种手法:

    呈现:借动作抒情   借物抒情   借梦抒情   借人称抒情

    蔡成德老师执教的《甜甜的泥土》

    读“奶糖”的故事,理清故事情节。

    读“王晓亮”的故事,明白故事的背景

    读“她”的故事,感受深沉的母爱。

    归结三个故事,提取内在结构,走进故事深处。

    听了这两堂课,我是又惊讶又羡慕!惊讶的是,他们是怎么想到这些话题的呢?为什么这么处理呢?

    于是拿了他们的教案,然后在课堂上使用他们的教案,我就发现很别扭,别扭在学情不一样,教案还是原来的,没有变;学生在变,教案不变;实践过程中,我对教案的使用是生硬的,那种灵动的课堂就要有驾轻就轻熟的感觉没有了,我感到的是沉重;对学生的活动组织应该是水到渠成的,我却就运用不起来,因为我不懂得如何点评,如何过渡。我觉得每一个环节都出了问题,就好像一潭死水,没有了生气。

    老子说过: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对于大师灵动的课堂,我是充满向往的。

    那么,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之后,我开始对课堂实录做研究,首先想到的就是主话题的问题。我还记得执教《散步》,那时得到徐老师和蔡老师的帮助,我去听他们的课,两位老师风格迥异,但是他们对待主问题的态度是一致的,就是简化。这样的简化,让课堂不零碎了,更聚拢了。我在设计《散步》时,就在想我首先要培养这种素养。那么实践证明,我跨出的第一步是正确的。回首过去走过的路,一路走来,收获颇丰。

    今天呢,我想就怎么想到和以及为什么这样处理来揣测大师们的“想”和

    “做”。

  2. 带着探寻出发

    在座的很多老师可能会和我有一样的想法,比如:我们发现在某个饭店的某

    道菜很好吃于是我们就开始好奇,好奇这道菜的选料就这些,厨师是怎么做好这道菜的呢。无独有偶,课堂应该也是这样,文本内容就在那里,大师们是怎么做出这道菜的呢?从很多课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师们都对教材进门了筛选和整合,选取他们觉得学生可能不知的内容,把这些内容一一排列出来,就像等待检阅的队伍那样。内容太多了,哪些内容是可以放在这节课的设计中,就让这些问题出列。选出的内容中,寻找最有张力的一个点,对其深入挖掘,成为一道集好看好吃于一体的菜。

        整个生产过程,我把它称之为“简化过程”。他不等同于整合,我个人认为。它应该是先删选,然后整合,最后出成果,它有多个生产流程,而这些流程是隐形的,老师们看不到,但是大师们想到了。有幸的是,我们有可以看到的内容,看得到的是什么呢?那就是,他们的成果的呈现,比如刚才两位大师的成果呈现。这也是我接下来要讲到的内容,“简化过程”有显性的内容。语文老师都知道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包含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规律等,包含教学语言、教学节奏、课堂点评等等,可看可圈可点的有很多。“简化过程”这一环节处理中,有一个肯定存在的内容,那就是:“主话题”的呈现。“简化过程”的第一步就是能够设计出精巧精妙精致精美的主话题。“主话题”不仅是其中的一项艺术,也是一种显性的呈现方式。主话题的呈现结构也有很多,老师们比较熟悉的有余映潮老师的“板块式教学思路”,黄厚江老师的“树式共生课堂结构”。不论怎样的教学理念,大师们都有共同的意识,用主问题引领学生走入文本,感知、理解、深入文本。

         我们看看余映潮老师的课例《天上的街市》

      教读——体味诗的音乐美

    教师分四步,指出:读诗,要把节奏读好,要注意好诗中的停顿,要把重音读出来,还要把诗的韵脚读好。

      讨论——品析诗的图画美

      品味——感受诗的情感美

      引读毛泽东词《蝶恋花 答李淑一》

    我们不妨来揣测余老师当初是如何确定主话题:

    1)余老师有很多课例都关注朗读,比如他的课例《记承天寺夜游》也是有朗读的环节:有味地朗读,读出一点文言的味道,读出一点宁静的氛围,读出一点夜游的兴致,读出一点复杂的情愫。由此推断:诗歌教学,不可避开朗读,余老师认为这首诗,需要美读!(2)第二个环节,诗歌中有很多情景,如:街灯和明星的更替、街市上的陈列、牛郎织女的相会,余老师关注了诗歌中的情景(3)第三个环节,诗人内心的情感是每首诗都要谈及的,这首诗,诗人的情感是丰富的。(4)第四个环节,余老师想要做的是让学生感受这首诗的手法。即诗人怎么写这首诗的。

    我们再来看,余老师为什么这么处理话题:

    朗读足以体会到起承转合、急迫舒缓;非朗读不足以体会到文本的气势、神韵、风格。因此余老师安排了朗读这个主话题。

    这种情景的还原方式可以把抽象化为形象------说说图画美,让学生从阅读中来到阅读中去,这是一种很诗意的艺术,没有花哨的形式只有纯真的语言。

    这首诗有惊喜有赞美有欢乐有甜美。如此丰厚的情感,学生不深读可能不能发现。余老师深深知道,学生的“生”和“活”,对情感的感知理解必须来自于老师的先“生”和先“活”。这个话题看似随意实则精心!

    采用的切入法是:比读。既有知识的迁移,又有手法的比较。在这里,余老师既想传授“想象”这一知识,又想培养学生“如何读这首诗”的能力,想让学生具备读诗的能力。

    综合来看,这四个环节,从写了什么,到为什么写,到怎么写,版块清晰,没有交叉。老师带领学生从初步感知,不断积累知识;到渐入佳境,能力不断提高;再到身历其境,培养综合素养。

    学习了这么多,付诸于实践也是很重要的,于是从初一开始设计教案我就关注了“主话题”。磨脑子的方法有很多,如:长文短教,长文选点,短文长教,短文出新等等。于是我就选取的初中阶段我们课本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的鲁迅的作品:

    《社戏》

    (一)漫谈课文,整体感知。

    (二)细读课文,感受“乐土”之“乐”。

    (三)比读课文,景物描写。

    我的主话题的设计点就是“趣美结合”,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文章很长,事件也很多,其实就是可以教的点有很多。就人物特点可以上一节课,就小说的“蓄势”可以上一节课,可以就“我”上一节课。我的主话题是立足于初一学生的兴趣,不是有这么一个说法吗?初中生一怕文言,二怕作文,三怕鲁迅。其实初中阶段鲁迅的选取都很好玩,《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故乡》、《孔乙己》,小学阶段有一篇《早》。语文老师要让学生不怕鲁迅,将来有兴趣读《朝花夕拾》,就要从读《社戏》开始。因此,我的立足点就是文章中与学生有共鸣的“趣味”和对写作有帮助的“美段”赏析。采用的想法是“整合全篇”和“美读两段”。主话题由此应运而生,主话题设计的方法分别是:整体感知、重点突破、课文设比。第二个话题,这仅仅是一个生长点,这个是比较有厚度的,从这里,我告诉学生鲁迅的很多作品都关注“人物群像”的塑造;第三个话题就是鲁迅作品中可以常用常新的方法,可以使得学生深度研读课文,理解课文。从课堂效果来说,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兴趣盎然,我的教学目的初步达成。当然这只是一堂课的设计,第二课时的设计,我就采用了“人物特点”这个生长点。学习的过程是要慢慢走慢慢推敲的,我还只是在路上边看风景边回味,说的不足之处请老师们批评。

    如果我们去读余映潮老师的多个课例,如:《散步》的六种创意设计,《小巷深处》的两种设计(一种是一课时,一种是两课时)等等。我们就会发现余老师提出的“板块式教学”,以“主话题”为板块内容,每一个话题的背后都呈现他的想法,话题内容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板块要清晰,层次要分明,要有充分的语言活动。如果我们去透视这些课例的“主话题”,我们还可以发现他们的“集合”意识很有个性,有的是作品的集合(统一作家的作品,如:杜甫);有的是单元集合(如:说明文单元);有的是知识的集合(如:知识点);有的是训练的结合(如:写作能力);有的是主题集合(如:思乡诗)

    近期有幸听到黄厚江老师执教的《我的叔叔于勒》,黄老师对这篇文本的处理,更为简化。我们知道黄老师提出的“树式共生课堂结构”,他是这么比喻的:精选一粒种子,长成一根主干,伸开几根分枝,长出片片绿叶。和大家一起分享黄老师的简化过程:

    一 谈谈让你难忘的情节。

    二 情节之间的因果关系

    三 情节的补充猜测

    根据黄老师的“共生结构”的比喻,我们可以先猜测到黄老师想什么?

    他想要从“知识”的粮仓中中找到“小说三要素”的“情节”这粒种子,根据他的很多课堂实录,我发现黄老师所种下的种子,不是单颗粒的,很多时候是双颗粒的。如:《我们家的男子汉》“男子汉精神”和“文章小标题结构特点”;《阿房宫赋》“理解文本内容”和“赋的特点”。听了黄老师的课,我猜测黄老师种下的种子是“情节”和“文章的主题”。

    黄老师为什么这样处理呢?

    这就要说到黄老师提出的课程观: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情节”是小说三要素之一,知识的种子必须要给学生,在知识感受的过程中,学生与文本碰撞,学生与学生碰撞,与老师碰撞,在多个碰撞中,学生能理解人物的性格,文本主题,语言的力量,“两性统一”、“生生共生”、“师生共生”、“二元组合”等等,都在简化的过程中有所体现了。这里的种子是很好的证明。看这个简化的过程,我也深切感受到黄老师提出的教学策略:

    以文本理解为基础

    以问题探讨为引导

    以语言活动为主体

    前两个策略,我们在简化过程中可以强烈地感觉到,黄老师站在学生的角度,与学生一起感知情节,沉入文本,带着问题在文本中穿梭前行。这就是本色语文的味道,没有形式上的复杂,有的就是对文字对语言的热爱。让学生热爱语文就是从进入文本开始!那么第三个策略在这个简化中不易看出来,需要看课堂实录。感兴趣的老师将来肯定可以再次感受到黄老师在“语言活动”设计中的精彩,真的是让人钦佩!

    “简化过程”的意识,不仅仅体现在“主话题”,还体现在“微话题”中。什么是“微话题”?就是“话题群”。就是众多发散的可“自由选择”的话题。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他的《我的叔叔于勒》的微话题。

    讨论六个小话题:

    于勒的“称呼”欣赏

    巧合让故事如此美丽

    别具匠心的景物描写

    菲利普神态描写欣赏

    克拉丽丝语言描写欣赏

    “我”的表达作用欣赏

    首先和老师们介绍的是,这是余老师课例中的第三个板块。那么我们还是要来想想,余老师在想些什么?

    我们一起也来提取这六个话题中的关键词“称呼”、“巧合”、“描写”、“第一人称---我”。综合这些关键词,我们就发现,余老师想要突出小说教学的一个“点”。这个点就是—— “三要素”。黄厚江老师说过,评价一堂课好不好,要看看这堂课有没有与课程提到的“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紧密联系。这个板块,这些微话题,既与小说知识有关,又与培养学生阅读小说能力有关,也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进行咀嚼体味,懂得如何去表达情感。这些微话题,看似“散”,实则有厚度有深度有力度。

    为什么余老师要这样处理呢?

    他自己说:即使片段的局部的细节的教学也要讲究教学创意。我理解为他的“创意”,这里的创意不是指“哗众取宠”,而是针对文本的个性和独特产生的创新,这种创意是深读课文理念的体现。更是为了训练,让学生学会深层次思考。

    微话题的呈现,也是“简化过程”中一种形式,这样的简化,并不意味着学生学不到知识,练不出能力。反而让课堂很实实在在,减少了课堂上的碎问碎答,减少了所谓的“清谈感受”。增加了学生在课堂上安静思考的时间,增强了品析语言的能力。这就是余老师为什么采用微话题的原因吧!

    名著阅读教学从今年起在徐大师的重磅推出下,各个学校如火如荼地开展了,关于名著的择取,老师们都有自己的想法,我呢也同样。三年前,在南菁的时候我们向学生推荐了《居里夫人》,三年后我还是和学生共读此书,完成的时间是一个月,下面老师们看到的是我的第三课时的教案,我采用的是微话题的设计:

    选择话题回答,任选一题。

    1)请你从书中找找描写社会对居里及其她的发明关怀的文字。

    2)请你找找居里对国家热爱的文字。

    3)请你说说十六章和十七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请你说说本书中“黑暗”与“光明”。

    5)请你用这个句式“面对         ,保持纯正的追求。”说说你对居里的认识。

    至于教学活动的安排,我在这里就不和大家一起具体分享了,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活动的照片。为下面我讲的另一个话题(优化课堂活动)做铺垫吧!

    主话题的呈现,简化了教学过程,正是这种简化,使得教学内容更厚实更满当当,“简化”其实就是“优化”。这样的简化,更好地体现了课程意识,“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简化”其实就是“强化”。这样的简化,更可以体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简化”其实就是“深化”。这样的简化,更能真正走进文本深处。

  3. 走进活动深处

    刚才说到,黄老师在谈教学策略时,尤其强调“以语言活动为主体”。其实很多的大师都很关注这点。追溯其根本,我们的语文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我们的课堂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语文学习的“动力”就在学生身上,源源不断地发自学生本身,他们是有本之木。

    下面我们来看看余映潮老师的《紫藤萝瀑布》的课例:

      感受文章的美

  1. 自由地大声地比较快地朗读,感受文章的内容

  2. 现在我们进行课文的重点阅读,老师说读一句示范。

  1. 以赞美的语调,读第8

  2. 以喜爱的语调,读第6

  3. 以感叹的语调读第10

  1. 自由地朗读,深情地演读

      发现文章的美

  1. 我读了这个地方,觉得它美,美在------

  2. 把课文中最美好的哪些句子集中起来,成为一篇小小的、我们能够更容易记诵的美文。

    你看,学生的语言活动围绕“读”、“说”、“写”,都是与语文学习有关的活动,没有外延没有异化没有失重。

    第一环节,朗读。朗读,是进行语言熏陶的活动;是对作品做初步阅读的活动;是用声音来传达作品内涵的丰富细腻的情感活动。这种活动设计,适合于诗歌教学、文言文教学、散文教学。

    第二环节,集美。一切的活动设计均围绕语言,学生在语言文字中徜徉,获得美的感受。这种集美的活动,从简单到复杂,从发散到聚焦,让学生学会阅读,懂得如何阅读,这是一种能力的提升,这样的集美活动,可以帮助学生从这课到那课,从这个单元到那个单元,可以游刃有余地学习。这种活动设计,适合于美文。这个环节中有一项活动十分有效,它带领学生从从阅读走向写作。这种集美的方式来写作,其实也是一种整合意识的传授,让学生从阅读的思维走向写作的能力,这是一种突破和飞越。这种活动,还可以有很多呈现方式,比如:学用课文中句、段,就是用课文中的句式,学用课文中段落的表达技巧,通过这种读写实践活动,达到了基本功训练的目的。

        余老师在做的这件事,我们很多老师也在做。这就是“优化活动”。“优化活动”就是把散点的活动进行整合,把听、说、读、写活动整合到教学环节中,取最恰当的时机,根据文本的的特点,教学环节的需要,适当恰当地安放这些活动。有时,这些活动有时是预设的,有时又是生成的。因教学情境而异。

    为什么说是因教学情境而异呢?黄老师在教学《我们家的男子汉》时,他以“男子汉精神”和小标题结构为种子,有一个环节是这样的:

  1. 说说小标题的一般作用,然后找找是否有小标题和有关部分内容不相符合。

  2. 归纳本文小标题的主要作用。

  3. 引导学生用人物语言改换小标题。

  4. 比较两种小标题的不同效果。

    我们来看看黄老师的所想和所做:

    细看这四个微话题,第一个话题是让学生进入文本,再读文本内容。第二个话题,根据本文说说小标题的作用,既有考点的渗入又有立足本文的意识。这个活动的设计,不是纯粹的做阅读题,而是教会学生表达自己的思考,这样的语言活动是生动的不是呆板的。把阅读和表达结合在一起,在最恰当的时机给予学生知识的传授,在潜移默化中让知识流淌在语文课堂里。第三个话题,更为微妙,仅仅说还不是语言活动的最高境界,会写才符合当今考试模式,找出文中的语言来替换小标题,就把文本内容、人物特点、写作训练融合在一起,不知不觉中,让学生学会了拟小标题,阅读和写作又一次结合在了学习环节中,学生在这种优化的活动中,有了阅读的能力,有了写作的能力,我们的语文教学真的是要有“活动的优化”。最后的话题,比读环节,是对学生思维综合阅读和思维的训练,其实,我们都知道,初一的语文学习和理科学习有一样的追求,就是对学生有思维的培养意识,这是向前看的意识,是一位高中老师给我们初中老师的信息,他提醒我们造房子的根基太重要了,我们的教学设计中“优化活动”的意识太重要了!

    大师们是这样做的,我们更因如此,我的课堂实践也在向他们学习。

    《人的高估在于灵魂》

整体感知,把握清晰的思路

1)请让你给全文划分层次, 说说划分的理由。

2)如果让你给2---6节划分层次,你会怎么划分?段落间可以调换顺序码?

32356节的层次,你会怎么划分?为什么?

这个活动的设计,源自于对本文较有价值的两个生长点,其一是“结构”其二是“观点”。其一是“工具性——知识”其二是“人文性——情感”。从这两点出发,让学生懂得读懂议论文的结构是阅读的前提,读懂议论文的观点是能力之要求,有条理地阅读段落,发现段落的结构之美于写作又是有益的。带领学生读文章,是让学生在读文的过程中有自己的发现过程,有规律可循。这是阅读能力的积累过程,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教授的不是方法,是兴趣。培养的不是做题的机器,是学生的语文素养。

近期,我在我们学校开展了绘本阅读课,可能很多老师会觉得绘本有什么好读的?说实在是,我起先的想法和大家是一样的。但是因为教研室下发的名著阅读中包含了绘本《开往远方的列车》、《最想做的事》、《跳舞》,也因为学校有老师要参加名著比赛活动。我对绘本的思考就从这里起航了,我读了很多绘本,有英语老师推荐的也有其他一些专家推荐的,我发现绘本在初中阶段也是值得一读的。鉴于初一的学情,我选择了三本绘本作为学生的阅读拓展,它们是《开往远方的列车》、《先左脚,再右脚》、《糟糕,身上长条纹了》。

先左脚,再右脚讲述了:巴比刚生下来的时候,爷爷巴柏就是他最亲密的朋友。巴比学走路的时候,巴柏耐心地说着,先左脚,再右脚。一步一步教会了巴比。突然间,巴柏中风住医院了。经过了漫长的等待,巴柏虽然回家了,却不会走路,甚至不认识巴比……一切都让巴比十分害怕,直到他鼓起勇气亲近巴柏、帮助巴柏。终于有一天,爷爷在巴比说着先左脚,再右脚的引导下,重新学会了走路……书中略带自传式的描绘,带给读者一个关于浓浓的亲情与真挚的友情的故事。

读故事封面和题目

感受相同与不同

说说我们还没有谈及的图片

我先说说我的想法:

绘本阅读,首先要关注的是图片。我们知道,最初的绘本是没有文字的。而文字的补充使得绘本要传达的主题更为鲜明了。看图片,看扉页、看环衬等等都不可忽视。这本绘本的扉页是温馨的橘黄色,很温暖的颜色。每一张图片、每一个人物、没一处眉神间都充满了温情。因此,我觉得,读图片、读题目、读内容都是不可忽视的活动内容。看图片,在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是不常用的内容。但是,我记得程明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很赞成使用图片,恰当的使用“视觉”这一感官,可以触染学生的情感和触发学生的语言表达。看的过程中,说的过程中,穿插听的环节,听老师读,大家读,老师说,伙伴说。这些综合的活动可以让绘本课回归最初的原始的本真的状态,孩童时期最生动的活动就是教会他们爱看爱听爱读,我们初中的语文课有时也要回归。上出有语文味的绘本课,要求真的很高。

我再来说说我的做法:

这个简化的过程中,我们看到活动的呈现有:读和说。听是隐形的,他伴随着读、说,学生在表达时会有生生共生、师生共生的内容,这就是听之后的效应。写的环节就隐含在第三个主话题中,这需要学生拿起笔,写下这些图片的特别之处。

学生在读完三本绘本后,我们还推荐了其它的作品,三本绘本有共同的教法也就产生共同的学法,有不同的教法,也让学生发现学习是要自己实践的。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这句话是说给予他鱼,不如教会他捕鱼的方法。其实捕鱼的方法,和学习是一样的,只是给学生方法是没有用的,应该是更为深入地去思考,就是说不如让他在实践中学会方法。从语文学习来看,教授学习的知识只是暂时学到方法,真正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是教授知识,而是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在自己的感知、理解、表达、写作、运用等过程中,学生的语言实用能力提升了。

总结以下,刚才说到的优化活动的方法是:

  1. 把听、说、读、写整合到教学设计的每一个主话题中。

  2. 把朗读作为永远的教学内容,有层次多角度设计活动。

  3. 把阅读和写作,巧妙安排到某一个主问题中。

    我想所有的语文老师如果都能够把语言训练作为抓手,让语言活动成为教学

    艺术的主阵地,那么语文课堂将最能吸引学生目光。

    四、扎根我的课堂

    各位老师,刚才我和大家一起分享了我的学习过程,其间有很多不够成熟的地方,本想与老师们一起对有些问题做一些探讨,但是考虑到老师们不一定都看到过这些实录,不一定来得及马上沉浸思考,所以就不和大家讨论了。有了上面的三点思考,我开始对自己的课堂做了以上一些思考。当然要思考的内容有很多。比如:教案设计是板块教学还是线条的教学;流程是用是主话题行走还是微话题独立;教学设计是走本色还是创新;课堂点评语的精炼;课堂过渡语;课堂小结——等等。其实,我们如果对刚才提到的某个话题开始感兴趣了,那么我们的课堂研究也已经开始了。

    “简化过程,优化活动”,有对板块教学的思考,也有对树式教学的思考。有主话题的教学设计也有微话题的设计。有各种文体的教学也有名著阅读的教学。所有的设计都是建立在“简化过程”的立足点,如果没有这样的立足点,我的教学规划还是如从前那样杂乱无章。在教学中的实践,使得我对课堂的研究有了信心。那种驾驭、引导、推进、总结,都给我一种感觉,它的名字叫“踏实”。最近,我听一位同事在做课堂实录,他说,他一边听一边骂自己,怎么费话那么多啊!我感叹,敢于听实录,就是一种成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修改自己很多问题,比如:没有边际的碎问碎答;平铺直叙的点评,就是 “好”或者“很好”;环节与环节之间没有过度;课堂只有预设没有生成;课堂的调度艺术的没无。这些问题都可以从听课,听他人的课,听自己的课中总结出来。

    所有的教学设计,还有一种意识:以学生活动为主体,优化活动。优化的好处,就是让教材内容得到最大限度的使用,教学过程紧凑生动,学生在预定时间内得到充分的吸收与表达的训练。它能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语文学习的心理环境;创造良好的语文学习的思维环境;创造良好的情感环境。

    如果说,教学是一扇门,那么这门的艺术饱含的内容是很多的,我今天思考的两个内容,是从最低的起点做起,我认为即使那是一小步,但是其实是多年教学习惯改变的一大步。我们在改变什么?我认为就是改变自己的思维品质。改变有什么好处?有利于学科研究。

    今天我讲述的内容其实就是我最近在做的课例研究:从惊羡开始,带着探寻出发,走进活动深处,扎根自己的课堂。抛砖引玉,衷心期望老师们可以收获一些心得,祝大家暑期愉快!感谢老师们,也感谢教师进修学校的领导对我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