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77-78页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推理等活动,了解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认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并能运用三边关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形成过程,发展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意识。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探索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三角形
1、引入
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三角形,请观察,这里就有三角形,你发现三角形有怎样的特征?
2、理解“围成”的含义
师:老师这里有三根小棒,假设这就是三角形的三条边,蓝边已经固定好了,你能用其他两条边来围一围么?
师:他围成三角形了吗?那如果老师这样摆,行吗?(
师:对!既然要围一个三角形,就要让每相邻两根小棒都要做到“首尾相接”。
二、探索三边关系
1、探究第一个条件
(1)设疑
师:刚才,我们用这三根小棒围成了三角形,那么是不是任意三根小棒都能够围成三角形呢?
生:不一定,有时能围成三角形,但有时不能围成三角形。
师:同学们的猜想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围一围。
(2)操作
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小棒,蓝边已经固定好了,都是8厘米(画在纸上),分别用红、绿2条边去配,看看是否能围成三角形。
当然还给大家准备了红、绿两种颜色的小棒各3根。
(红色:3厘米、5厘米、9厘米)
(绿色:2厘米、3厘米、6厘米)
实验时,需要从红色和绿色小棒中各任意选取一根与固定的蓝边进行配对,看是否能围成,能打“√”,不能则打“×”。
红色小棒 (厘米) |
绿色小棒 (厘米) |
蓝色小棒 (厘米) |
能否围成 |
|
|
8 |
|
|
|
8 |
|
|
|
8 |
|
|
|
8 |
|
|
|
8 |
|
|
|
8 |
|
|
|
8 |
|
教师示范操作(假设选红9、绿2与蓝边配对)
(3)验证:学生操作并汇报结果,教师把所有情况都板书,便于学生后面的综合比较得结果。看来三根小棒确实有时能围成三角形,有时不能围成三角形。
(4)比较:
综合观察能围成和不能围成的小棒,思考:红和绿要满足怎样的条件才能与蓝边围成三角形?
(5)得出结论:(红+绿>蓝)
3、探究第二个条件
(1)进一步设疑
师:最后一组(8 5 3)如果我们想让它围成三角形,需要朝哪几个方面努力?
生:伸长绿边和红边、或者缩短蓝边
师:现在,就让蓝(8)、红(5)保持不变,你觉得绿边(3)只要稍稍伸长到几就能围成三角形了?
生:4
(3)激发矛盾冲突
师:还能再大点么?还有吗?还有吗?能无限伸长么?
生:不能再大下去了
师追问:不是满足红+绿>蓝了么?
师:看来,满足一个条件是不够的,还得满足什么条件?
(3)追因
师:看来不能围成三角形,知道原因是什么吗?
生:绿边太长。
生:比红边和蓝边长度的和都长。
(4)小结
师:看来,只满足红+绿>蓝是不够的,红边和蓝边的长度和要符合什么条件,才能和黄边围成三角形?
生:红边和黄边长度的和要大于黄边。
师:看来,红、黄、蓝三条边要围成一个三角形,红边和蓝边的长度和也要大于黄边。
4、探究第三个条件
(1)类推
师:到现在为止,我们找到了围成一个三角形要具备的两个条件。那么,是不是只要符合两个条件就够了?
生:不是的。
师:你们认为还要满足什么条件?
生:我觉得绿边和蓝边的长度和要大于红边。
(2)验证
师:刚才我们把可以把绿边伸长,同理,能把红边伸长么?能无限地伸长下去么?
还得满足什么条件?
(3)小结 看来,绿边和蓝边的长度和还要大于红边。
5、概括结论
(1)提问
师:这样看来,要围成一个三角形,红黄蓝三条边要同时满足几个条件?
师:我们一起来说说这三个条件——(齐说)
(2)概括
师:这三个条件说起来挺麻烦的,那么能不能说得简单一点呢?
生: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剩下来的一条边。
师:他这样说有没有把3个条件全都概括进去了?
师:对,只有任意两条边的长度和大于了第三边,三条边才能围成三角形。
换句话说,三角形的三条边就具有这样的特点。一起读一读——
6、优化判断
(1)固化
师:我们已经知道,要围成一个三角形三根小棒要同时符合3个条件。那么这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吗?
生:可以,因为4+5〉6,4+6〉5,5+6〉4。
师:是的,3个条件全都符合了,就能围成三角形。
(2)优化 老师这还有一组小棒( 100 50 138)能围成三角形么?
生:可以,因为100+50>138,50+138>100,100+138>50。
师:这样做烦不烦?一定要比三次吗?有没有更简单一点的办法了?
生:可以只用100+50>138。
师:是的,因为138是最长边,它已经大于6cm或5cm了,所以不用
计算出和就能判断这2个条件是符合的。
师:有道理!如果两条短边的长度和大于长边这个条件符合了,那么就意味着三个条件全都符合了,因此这样的判断方法是完全正确的。
(3)练习
师:我们再来判断几题(出示4题)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又一次认识了三角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于三角形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师:这节课上我们共同经历了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过程,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发现了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并找到了判断围成三角形的简单方法——两条短边长度的和大于长边。
五、实际应用
师: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能帮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从学校到少年宫有几条路线?走哪条路线比较近?
为什么?
生:经过电影院的路线正好是三角形的两条边,这两条边长度的和肯定大于剩下的一条边,所以从学校直接到少年宫最近。
师:对呀,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就用到了三角形三边关系这个知识。
六、拓展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