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情景成为音乐生态课堂的核心-太湖格致-钱震
让情景成为音乐生态课堂的核心
【摘要】:情景教学成为生态音乐课堂的核心,旨在充分体现音乐学科的艺术培养目标,希望能够借助分析学情,做好情景教学的准备;情景建设,多角度构建场景;音乐实践,搭建音乐展示情景等手段来全面陶冶学生的音乐情操,传播音乐学理论,培养学生终身音乐艺术学习的能力与素养。本文分析了生态教学与音乐生态教学的关系,总结了情景成为音乐生态课堂核心的可行性,提出了情景成为音乐生态课堂核心的实施对策。
【关键词】:音乐生态课堂;情景教学;核心;实施对策
卢梭说过:教育必须顺着自然——也就是顺其天性而为,否则必然产生本性断伤的结果!自然即和谐,以珍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本主义生态课堂与生态教学应运而生。生态教学带动了音乐课堂改革的飞速发展,提出了音乐课堂模式的新的思考方向,本文分析了生态教学与音乐生态教学的关系,总结了情景成为音乐生态课堂核心的可行性,提出了情景成为音乐生态课堂核心的实施对策。
一、探究——生态教学与音乐生态教学
生态教学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要研究阵地的新型教学模式,其核心内涵指适合生命成长的和谐的教学生态环境的构建。从课堂研究的角度看,课堂本身就是一个微循环的生态系统,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形式与效果、结果与过程、目标与教学设计、预设与生成、个体与集体、学科育人目标与教育育人目标、现在与未来等各种关系的整合体。维护好这些关系的协调性,就能够为学生创设更为有效、幸福的教育生态环境。音乐生态教学坚持“生态教学”的基本原则,结合音乐学科的特殊性而延伸,强调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活跃性,重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形成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保证音乐课堂教学与课外指导都是合乎学生生长规律的,是促进教学相长的。
二、可行性——情景成为音乐生态课堂核心
情景成为音乐生态课堂核心的可行性主要是因为:第一,生态教学是“生本”的教学。情景教学就能够创设音乐学习的必要情景,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学习体验为主,符合生态教学“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特征。第二,生态教学是“生命”的教学。情景教学的音乐课堂,教师可以更好地组织合作学习活动、自主探索活动等,在这样的活动行为下,音乐课堂变成了有生命的活力平台,其音乐学习有了延续性,其生命力长久。第三,生态教学是“生成”的教学。情景教学模式强调教学的生成性,主要表现在情景之中凸显出学生个性的培养,追求在课堂教学体系之中形成对学生生命成长的正面干预。这种教学形式运用到音乐课堂上,自然能够确保生态教学模式的推广。
三、实施——情景成为音乐生态课堂核心的对策
1.前提:分析学情,分层构建多样情景
情景教学法在生态音乐课堂之中的应用必须要重视学情分析,以学情分析为依据,来紧扣教学内容,做好情景教学的准备。这样做主要是因为情景教学的开展是为了更好地开展音乐教学活动,必须先要了解学生的音乐素质等基本情况,音乐教学过程中会出现的困难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教师要分析学生现有的音乐水平和音乐学习兴趣等情况。教师可以从简单的音乐游戏出发,结合学生的表现进行学习能力与音乐素养的分层(A、B、C)评估,不同分层的学生会设有不同的学习方案设计。例如:音乐优等生设有深度音乐表现手法的学习方案;中等生有掌握更多音乐知识的学习方案;后进生有掌握基本演唱、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方案设计。其次,教师要分析学生的音乐学习需求,来设计课堂内容,确保课堂的生成性,确保安排更为贴近学生需求的情景,具体的调查就是学生对于合作学习的需求,对于生态音乐课堂方式的选择需求,对于以及开展的生态音乐课堂方式有怎样的看法等。这些学情的分析就是为了让教师可以对生态音乐课堂的程序、方法等有更为深刻的了解。
2.教学环节:因“材”与“才”施教,生成多变情景
情景成为音乐生态课堂核心的实施对策要形成多方面的情景建设,展示生活场景,挖掘音乐元素。
1)故事化情景
在音乐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可利用故事情景的创设来开始音乐活动。故事化的情景创设让学生对音乐内容有了更为直接地感受。例如:在欣赏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摇篮曲》时,教师就可以介绍 “音乐家与土豆”这一闻名世界的故事,舒伯特死后其为了土豆而创作的《摇篮曲》竟拍卖了四十万法郎的高价。由此可知音乐作品来源于作曲家日常生活的点滴,有感有情而作,这种由情感生成的作品是无国界和时限的,是人一生中随时随刻都能产生并能流芳百世,所以就激励学生形成了终身学习音乐的心理基础。
2)生活化情景
教师可利用生活场景来创设音乐情景。音乐源自于生活,源自于内心的情感感受,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利用生活来挖掘音乐元素。
例如:在进行节奏学习的过程中创设情境,从情境铺陈走向感受音乐,可以设计生活情境,把重点放在让同学们通过运用各种喊口号的方式,一起来感受来源于生活的“劳动号子”的节奏特点、一领众和的演唱方式、速度和力度的变化等音乐要素上,而不是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复杂的节奏理论学习之上,避免音乐课游离于音乐审美情感体验之外。
3)多媒体创设情景
多媒体技术能够形成不同的视觉与听觉刺激,是构建生态音乐课堂情景的关键所在,教师要利用来创设多角度的教学情景。在生态音乐课堂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播放一些音乐电影片段,让学生在音乐情景之中更为坚持地进行音乐活动。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创设音乐内容背景。
例如:《春天来了》这一课,完全不需要借助其他手段来表现春天,完全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创设春天来了的自然环境背景,这样在学生对歌曲有了充分的体验后,自然而然使用肢体动作等律动形式去表现音乐的情感,这样的参与才是真正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也是真正可以让学生记住某些音乐特征的活动。
情景教学是多变的,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情态设置合理适用高效的情景教学方式,运用多变的情景教学融入音乐课堂中,使音乐课堂与生活、生命样态交融,师生共同沉醉!
3.情景实践:体现直观元素,渗透情感价值
生态音乐课堂要重视“情景”的创设,确保情景成为课堂核心,就必须要构建大型的音乐情景活动,以这些活动为主来体现直观元素,渗透情感价值,展示学生的音乐才能,传递音乐知识,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具体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路径如下:第一,课堂上训练音乐节目,在学校进行汇演,在社区进行表演服务等。音乐文艺汇演的准备是学生高度重视音乐活动的时刻,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经常组织一些分小组的文艺小汇演活动,以这样的学习情景为主来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动机。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将一个单元的音乐演奏任务教学好之后,各小组准备3个演唱节目,然后在班级内汇演。这样的教学情景创设之后,学生都积极学习歌曲,努力让自己的歌唱更具魅力,并且自主创设,形成合唱、领唱合唱、双人唱,歌伴舞等不同的表演形式。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音乐表演欲望得到了满足,把音乐课堂中的所获转化为实践最终有所得,完美的呈现生态学习的“参与、合作、体验、愉悦”等。学生们可在国庆期间,创设爱国歌曲的表演情景,表演唱“少先队队列歌”、“爱我中华”等歌曲,并且朗诵爱国现代诗,形成文学、歌曲的情景互动。
第二,将传统音乐文化或本地民族音乐文化引入课堂,形成音乐实践,让传统民族文化与新时代的学生形成音乐的碰撞,产生新的音乐生态情景。如:锡剧的表演可以融入音乐课堂,在课堂上形成了融舞(动作)、说、唱、奏以及戏剧为一体的教学内容和形式。这样的音乐实践活动下,学生沉浸在民间音乐文化的情景之中,将民间音乐文化融入课堂教育是教育内容与模式的有利创新,符合生态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文化艺术基础的要求。同时,生态教育活动之中适当融入民间音乐文化有利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有利于继承我国优良的地方艺术内容与道德文化内容等。
综上所述,情景教学成为生态音乐课堂的核心,旨在充分体现音乐学科的艺术培养目标,希望能够借助分析学情,做好情景教学的准备;情景建设,多角度构建场景;音乐实践,搭建音乐展示情景等手段来全面陶冶学生的音乐情操,传播音乐学理论,培养学生终身音乐艺术学习的能力与素养。
【参考文献】
[1]音乐剧声乐作品中的戏剧理念研究[J]. 袁佳. 音乐探索. 2016(03)
[2]音乐情景剧促进学生音乐鉴赏力的实践研究[J]. 杨罗琼. 新课程(上). 2015(05)
[3]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异变问题与改进[J]. 李秀伟. 教育研究. 2014(05)
[4]音乐情景剧教学初探[J]. 刘艳萍. 辅导员. 2012(33)
[5]谈谈音乐课堂中情景教学的重要性[J]. 赵玲云. 科学之友(B版). 2009(04)
[6]音乐课堂情景教学初探[J]. 张娟. 音乐天地.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