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头,大世界 ——绘本故事《好神奇的小石头》教后感
小石头,大世界
——绘本故事《好神奇的小石头》教后感
江阴市实验小学 邹恒宙
低年级课程是根据年段研究特色——“读写绘”读写融和的设计展开,就是通过“读文”、“绘画”、“秀文”这三个环环相扣的块面,在课堂内外引入绘本这一载体,让学生大胆想象,并凭借创作绘本“这扇窗”找到源源不断的快乐,书写出属于自己的生气勃勃的文字。
我和孩子们一起阅读绘本故事《好神奇的小石头》,这本绘本画面简单,儿歌简短,但是因其独特的创意,读来让人耳目一新。在小石头上简单添加几笔,就惟妙惟肖地变成了各种有趣的东西。这看似简单的寥寥几笔,却叩开了孩子们想象力的大门。而超越画面的儿歌,虽然每首只有简单十三个字,却使孩子眼睛看到的画面活起来。文图结合,产生了艺术上的最大张力。这些都激活了孩子们的生活经历,赋予每个孩子很大的不同的想象空间。
所以课堂上我就以这本绘本为媒介,想象小石头变成其他东西,通过添画的方式绘出画面,并用儿歌表达出自己所绘的画面。相信这是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的写话教学实验,也一定能为孩子营造快乐的童年,诗意的人生。
一、想象读文,读出自己的故事
学生在读绘本的过程中通过感知绘本本身的画面,透过蕴涵的意境想象出独具个性特征的画面。读绘本一定要与想象结合,想象往往能使读者进入奇妙的世界,使眼前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儿童是最富于想象和联想的,他们总是用自己创造性的想象来认识并诠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
1.猜一猜,想象图片
课堂上,我就是通过猜一猜,想一想等各种方式,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听绘本、读绘本的氛围。
出示小石头的图片,提醒孩子们这块小石头它变了,孩子们无需思考,吐口而出:黄色!接下来我故弄玄虚地告知大家:它的神奇之处还在于它不光会变色,还会变形呢!
出示黄色图片:猜猜这块黄色的石头会变成什么?这下就如一块石头激起了千层浪,孩子想象的大门一下子打开了,猜想:是不是香蕉,是不是披萨,是不是山坡……大家充分想象,完全被这块黄色的小石头吸引。此时顺势再出示绘本:故事中变成了什么呢?——大鸭梨!孩子们看着图异口同声回答起来。
有的猜到了,兴奋不已。有的没猜着,却也并不懊恼,反而笑眯眯地说:“好玩,好玩!”怎么会被作者想到变成鸭梨呢?原来小石头变形是有窍门的。大家认真观察起来,它们的颜色都是黄澄澄,样子也差不多。再加上小小的叶柄,绿绿的叶子,添加几笔,一只可爱的大鸭梨就变出来啦!
想得多有趣,多好玩啊!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
2.读一读,想象故事
作者还给它编了一首很有趣的儿歌呢!示:大鸭梨,甜又脆,小朋友们排好队。
多么有韵律的儿歌,一读就很让人喜欢,读儿歌还可以打着拍子,果然孩子们一边拍手一边读儿歌,书声琅琅,甚是好听。
看看图,读读儿歌,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于是短短几个字就在孩子们头脑中幻化成一个个画面。有的说看着大鸭梨口水流下来了,有的说小朋友排好队,就等着吃鸭梨,大鸭梨一口咬下去,汁水都流出来的,脆脆的,甜蜜蜜的,真好吃啊……想着说着,说着想着,一个个画面闪过,一句句话语灵动。
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悟绘本的优美意境;通过诵读发挥想象,进行体验和艺术的再创,使文字、画面在头脑中变得鲜活。图文结合,展开想象,读出了属于自己的故事。
3.找一找,发现奥秘
在共读儿歌的过程中,指导孩子们发现儿歌的共同点或者不同点。于是孩子们充分地读,直观地感受到了长短句富有变化的趣味。而末尾押韵的独特韵味,以及形式的不拘一格,可以先说变成的东西,也可以先说想象的画面,一切都是那么有趣!
于是孩子们继续又开心地读起来。一块块小石头不停地变形,一个个变化的物品,一个个有趣的画面,一场场与绘本的交流。他们真正浸润文字,在咀嚼着儿歌,储存着材料,也会后面的创作打下了基础。
二、想象绘画,绘出自己的图画
小石头并不起眼,但是却能在一次次“转身”中创造出千变万化,这本绘本的每一幅画面都是干干净净的,留出空白就是留出了一片自由想象的空间。
我想,每个孩子心中肯定有一块自己的小石头,会有属于他自己的神奇变身,那么就让他们画一画。
孩子们拿起画笔,根据自己的理解,利用想象的连接点,用图案、色彩把自己心目中的变形表现出来。课堂上,孩子们学着绘本在小石头上添加几笔,一个个独特的,别具一格的画面就生动呈现出来了。想得有趣合理,又是各不相同。
一块小石头黑黝黝,再加上几笔,一座可爱的小房子出现了。一块小石头白花花,再加上几笔,一只优雅的鸵鸟出现了。一块小石头红通通,再加上几笔,就是威武的螃蟹。一块石头蓝晶晶,再加上几笔,就是神奇的飞碟……小石头的变身是有趣的,在想象的空间中,一个个图画生动呈现,好玩极了。神奇的小石头在不同人的眼里,就是不同的样子,不同的故事。
三、想象秀文,写出自己的儿歌
“写”是深度阅读的自然表现,是一种创造性的阅读活动。孩子们有了之前对绘本儿歌的感知、赏析,又有了涂鸦画面的充分想象,慢慢提升到深刻的思维。
他们在绘图中播种文意,在静思中叙说画面。有了之前的铺设与架构,就能流畅地完成儿歌,把自己的画面用文字表达出来。一样的形式富于变化,一样的读来朗朗上口,更有高手能运用押韵的手法。创意性,文学性在读写绘的读写融和这一刻得到了完美结合。
一首首儿歌,一个个故事:“小房子,惹人爱,人人看了都要买!”长长短短朗朗上口。
“小鸵鸟,真勇敢,遇到狮子不害怕。”真是创意无极限。
“小螃蟹,起得早,天天出来做早操。”既有趣有考虑了押韵。
“七星瓢虫,太可爱,真是人类好朋友。”红与黑,美美的图美美的儿歌。
“小老鼠,披灰袍,一见猫来撒腿跑。”形象的儿歌生动阐述着故事。
“下大雨,滴滴答,马路边上开小花。”一朵伞花就是一份美丽。
……
想象带给孩子们无限的快乐,孩子沉浸在石头世界中。一石一世界,有画有文,孩子们很自然觉得自己也能创作绘本了。那种成功的喜悦感相信是不言而喻。所以,以绘本为载体,采用读写绘的方式,增加记忆表象的内容,凭借想象,让孩子们在课堂的游戏性、互动性中,不断提升语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