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说话的“朋友
不会说话的“朋友
立新中心小学 陈青青
活动目标:
1.认识常用的“公用设施”,了解其作用,感受公用设施的重要性。
2.了解公用设施受损现象,能够清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激励爱护公用设施的感情。
3.做爱护公用设施的“雏鹰小使者”,初步养成公德意识。
活动方法:
通过观察、调查周围公共设施,让同学们看到公共设施的作用及被损坏后带来的不便。通过图片、视频、资料,了解破坏公共设施的危害性,形成明确的是非关和道德观。通过合作交流想办法关爱公共设施,培养主动参与社会的能力及社会责任感。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与“朋友”相识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位新朋友,请大家猜一猜,第一位朋友:远看像小丘,近看像楼梯,上去一步步,一下滑到底。——滑梯
滑梯朋友给大家带来什么呢?给我们带来欢乐。
2.第二位朋友——天生大肚能容物,吃饭从来不挑食,,脏活累活都不怕,美化环境都靠它。——垃圾桶
垃圾桶可以帮助我们做什么?扔置垃圾。
3.这两位朋友虽然不说话,却在公共场合默默为我们付出,为我们服务,我们把它们叫做不会说话的朋友,它们也叫“公用设施”。
二、与“朋友”相聚
1.像这样为我们默默付出的“朋友”有很多,看看我们的教室,想想我们的校园,还有哪些公用设施呢?(教室里的饮水机、讲台、课桌、书架、黑板,校园里的健身设施、操场、垃圾箱、宣传栏等等。)
2.观看视频:走出校门,我们去找找还有哪些公用设施呢?它们会给大家带来怎样的方便和快乐呢?(路灯给大家照明,消防栓供救火时使用、健身器材给大家锻炼身体……)
3.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现在的生活离不开这些公用设施,它们给我们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它们是我们不可缺少的朋友。
三、与“朋友”相伴
1.这是我们城市正在建设的“雏鹰”小区,现在物业公司想请你们当一回小小设计师,为小区请进一些不会说话的朋友。你准备为这个小区添置哪些公用设施呢?为什么?和你的小团队商量一下吧。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提示:小朋友请你直接画在平面图上,如有需要自己发明创新的地方,可以用文字说明。)
3.作品交流,评选最佳设计师。
请各位小组交流一下,都请了哪些朋友?为什么要请这些朋友?
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补充。
4.同学们,你们真行,为小区请了这么多朋友,假如你就生活在这公用设施齐全的小区里,你感觉如何?
5.小结:看来,这些“朋友”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方便,更是享受啊!
四、与“朋友”解忧
1.朋友的烦恼
(1)孩子们,你们的在这座“雏鹰”小区建成了,可是好景不长,在一个深夜里,我们的“朋友”却在那伤心地唱着。(课件出示自编歌曲:《最近比较烦》)
(2)长椅为了什么事情而哭泣呢?
(白天椅子被人用来睡觉,乱扔垃圾,惨遭破坏。)
(3)听到长椅的哭泣,小区里小区里很多“朋友”都围了过来,瞧它们来了,这些“朋友”气色也不好。(课件出示漫画)它们怎么了?
它们受伤了,公用电话脖子扭断了,路灯变成瞎子,垃圾桶只剩一半了……)
(4)看到这么多朋友在呻吟、在哭泣、在控诉……可是它们不会说话!假如你就是这些受伤的朋友,把你心里话大声说出来吧!
(5)学生自由说。
大家畅所欲言,为了这些受伤的朋友说出了心里话,是啊,它们默默为我们付出,奉献一切,换来的却是伤害,它们怎么能不伤心呢!
2.真实的故事——《一只窨井盖一条人命》
(1)破坏公用设施不仅给生活带来不便,更可怕的是有时会夺取人类的性命。请大家来看一个故事《一只窨井盖一条人命》。
(2)你想对拿走窨井盖的人说什么?是啊,多么惨痛的代价,多么沉重的教训,伤害了公用设施,等于伤害人类自己。
3.想一想,说一说会导致的后果:
假如路灯灯泡被顽皮的孩子打破了……
假如红绿灯被人打坏了……
假如健身器材上的螺丝钉被人拆了……
(学生任选其一来说说)
4.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不会说话的朋友呢?
(1)(爱护、上报维修点)是啊,爱护这些不说话的朋友,是我们的责任。
(2)看到有损坏的现象我们要及时上报,好让工人维修。
5.采访维修工人
(1) 少先队员们去采访了维修工人,下面我们去听听叔叔是怎么说的?(播放采访录)
(2)你听了叔叔的讲述你有什么感受?
公用设施算坏严重,很多都不能维修,只能换新的,花去很多财力。
维修过程极其麻烦,不管任何威力环境下都要维修,十分艰辛。
6.小结:只有我们人人爱护他们,及时发现情况,及时汇报,不给他人制造麻烦,我们的朋友才会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样社会才会更加美好。
五、“雏鹰”在行动
这样的悲剧不能再重演了,我们不愿看到朋友们伤痕累累,伸出我们的小手,让我们为朋友做点什么吧!
图片展示
少先队员正在为“不说话的朋友”做什么呢?
撕公交车站上的广告纸。
擦信箱上的灰尘
除了这些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小组讨论。
小组汇报
(1)成立“雏鹰”调查队,展开调查,及时报给维修队。
(2)成立“雏鹰”执法队,组织破坏公用设施,适当用相机记录下来。
(3)成立“雏鹰”维修队,维修简易的装置,无法维修则负责上报。
(4)成立“雏鹰”宣传队,为公用设施作宣传,制作宣传标语和公益广告,书写倡议书投放至广播站。
3.同学们的设想真是太妙了,从今天开始,我们班级将会陆续评选爱护公务小分队,颁发“爱护公物雏鹰小使者”奖章,表现优异的班级将评选校内的“雏鹰班级”,我希望更多的少先队员们、家长们加入到爱护公用设施,小手拉大手,我们共同把这份爱和责任扎根在我们心中,为这个美丽的中国贡献一份了力量。
不会说话的“朋友”
方便 快乐
爱护
|
板书:
活动效果:
根据《课标》的要求,本节课我充分挖掘课程资源,适时引导学生以社会生活为基础,在主动学习中,初步认识公共设施,了解公共设施被损害带来的危害感悟到应该爱护公共设施,明白自己的社会责任。在课堂中,主要有以下教学效果:
一、合理整合资源
我依托教材内容,对课程资源进行了有效的整合,如在认识公共设施时,我从身边入手,关注教室里的公用设施,再到校内、社会环境中的公用设施,层层递进,抓住身边作为出发点,更贴近于学生,从而有所体验。
二、知性需要统一
爱护公共设施每个学生都知道,但如何践行非常困难,我们有责任让学生的认识上升到行为实践。本课通过有效的活动加深学生的体验,在体验中让他们感悟到爱护公用设施的重要性和爱护他们的必要性,从而自觉地付诸行动。课堂中,我设计了一下活动:1与“朋友”相识(认识公用社会)2. 与“朋友”相聚 (了解公用设施)3. 与“朋友”相伴 (了解公用设施的用途以及重要性)4. 为“朋友”解忧(了解公用设施破坏情况,认识破坏公共设施的危害);5“雏鹰”在行动(开展爱护公共设施的活动。五项活动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加深了学生的体验与感悟,从而付诸于行动,知性统一。
二、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
品德与社会不仅仅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社会责任,同时也培养生活能力。教案中,安置公用设施这一环节是在了解公用设施的用法后,进行创新型的安置,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最后的活动,成立“雏鹰小队”帮助公共设施,写出保护公共设施的标语、投稿以及课下延伸的清洁公共设施活动,培养了分工合作及交流的能力,同时也带动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