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教学设计

走近京剧——感受五法

发布日期:2018-09-24 17:33:41     来源:majunyan

               走近京剧——感受五法

教学设计

江阴市祝塘中学 周正军

教学目标:

1、能跟教师模唱“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这一句经典唱句。

2、探究并体验手、眼、身、步等京剧表演手法。

3、对实践活动有浓厚的参与兴趣,并加深对相关京剧文化的知识的掌握。

教学重点:

学生对手势的理解和练习

设计思路:

设计本课前,我首先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广泛、细致的调查,根据教学大纲的指导思想和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少讲精讲,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想学、愿学、乐学。并给学生提供想像的环境和空间,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性。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播放《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伴奏音乐。

师:同学们好。首先,请同学们吸好气,然后老师请大家做一个事情。那就是大声地喊一声:“好!” 要求声音短促有力,音调上扬。(学生喊)在大家走进教室的时候,听着耳朵里的音乐。看着展示的画面,你们就知道我们今天要上的课是?(京剧)在我们国家看戏到精彩的地方不是鼓掌,而是要叫“好”的。

师:京剧被人们称为我们国家的国粹。在我们国家有着大量的爱好者,称为“票友”。外国人也喜欢,还有人专门跑到中国来学习京剧。他们来学京剧的什么呢?同学们对京剧了解多少呢?我们一起来聊聊吧。

生:(回答)

师:那么,京剧的表演在唱念做打之外,还有别的表演吗?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的京剧音乐播放和学生的“叫好”,把学生带入了京剧课的氛围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京剧知识的交流,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二、京剧五法

1、师:首先,请同学们仔细欣赏一段视频。并请大家思考:

问题:视频中人物的表演除了唱,还有哪些表演手段?

(播放《霸王别姬》视频片段,两句)

生: (随机)手

师:这是京剧《霸王别姬》的片段。出现的这个人物就是虞姬。虞姬的行当是旦角,

旦角里面的“花衫”。“花衫”是由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和他师父一起创造的行当,集合青衣和花旦的特点,演员不仅要有良好的嗓音和唱功,也要有精湛的做表,唱、念、做、打都行,因此能够更多面地刻划人物性格。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在欣赏中思考)

2、手

A、旦角手势

师:在京剧的表演中,京剧演员手的姿势与手的动作被称为“手势”。演员的双手是刻画人物、表述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手的作用)

京剧表演中讲到旦角的手势,就要讲到梅兰芳先生。过去前辈青衣旦角的表演,为示庄重,很少露出手来。后来梅兰芳先生承继师父王瑶卿先生成果,进一步大胆革新,根据各类剧情深入研究手势的表演艺术。他一生发展和创造了许多优美的手势,都是结合剧中人物的思想情感有目的地设计出来的。刚才同学们所欣赏的虞姬的表演,就是最初由梅兰芳先生所创的。

那么,虞姬的手势到底有什么特点呢?请大家仔细观察,并试着模仿。

(视频《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一句)

生:(观察模仿)旦角,兰花指。

师:在京剧表演中,旦角主要用的手势就是兰花指。“兰花指”,即手的形状像兰花一样好看。它的要领是食指用力伸直,大拇指和中指对上,无名指和小拇指微微翘起,状若“兰花”,表示女子的温柔、矜持。请大家来做一做。

  大家把右手伸出来,手心向下,按照要求做一做。在旦角的表演中,所有动作要做到柔美。当用兰花指指向某一方向时,我们试着加上一个转腕的动作,对着老师说:“看”。

      (学生练习)

师:请大家合上节奏,并把“看”只用动作表现出来。

       (合上京剧节奏,做兰花指“看”,并请学生表演,点评好的要叫好)

师:旦角用了最娇媚的兰花指,那么其他行当的手势又有怎样的特点呢?

(设计意图:旦角的兰花指的学习,让学生在欣赏观察中得到答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学生的练习,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旦角手势的美)

B、净角

师:在京剧《霸王别姬》中还有一个主要人物是西楚霸王项羽。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西楚霸王的手势有什么特点。

(图片展示)

生:五个手指微微张开,手指伸直。

师:对,西楚霸王的行当是净角,他五指张开,称为“虎爪势”,表示雄伟、勇猛。这个手势才符合楚霸王力拔山兮气盖世的一代豪杰的身份。请大家伸出手做一下“虎爪势”。

      (学生练习)

师:请大家还是对老师来一个“看”,要求用净角的手势,不发出声音,只用手势表达出来,要表现出楚霸王的霸气。

   (学生练习)

(设计意图:人物的手势根据角色的不同而改变。学生在比较中,根据角色的不同得出结论)

C、生角

师:除了旦角和净角,还有生角。老师找了两张生角的图片。

师:第一张图片是老生。请大家仔细观察,老生的手势是怎样的?

生:中指、食指微伸,其余三指皆屈,表示衰老、迟钝。

师:第二张图片是老生。作为年轻力壮的年轻人,小生的五指并合,拇指微屈,表示稳重。请大家试着做一做。

(学生练习)

D、丑角

师:丑角的手势就要随便一点了。根据不同的情节,有不同的变化。

     (丑角手势的图片展示)

师:同学们了解了这么多的手势,老师给你们测验一下,是否都学会了。我叫出行当的名称,请你们把手势做出来。

(练习:旦角、净角、老生、小生。)

(设计意图:生角和丑角设计为次要部分,简单讲解)

E、练习

师:生、旦、净、丑四个行当哪种手势大家觉得最美啊?

生:兰花指

师:最美的是“兰花指”,旦角的手势。下面老师就给大家几个词语,请大家用旦角的手势把它表现出来。

       大王   在帐中   和衣   睡稳

师:“看”这个字我们用侧身看。

(示范)

(分别做动作,最后把它连贯起来)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各种基本手势,以旦角兰花指为主,练习几个动作,并为以后的练习和表演做好准备)

3

师:演员在表演的时候除了唱和手势,还有别的什么吸引你的地方?请大家看视频。

(视频《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一句)

生:脚步

师:舞台上的脚步主要指的是“台步”。在京剧中,根据剧中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以及规定情景,台步也各有不同,如云步、蹉步、醉步、跪步等等。“先看一步走,再看一张口”,演员在舞台上的一切动作,都要靠着一双脚的,步法的优劣,对于唱做念打都有影响。下面老师给大家放两个片段,看一看两个角色的台步有什么不同。

       (分段完成表格)

    a、  苏三     旦角台步

b、  楚霸王   净角台步

人物

行当

台步速度

力度

脚步路线

脚步距离

性格体现

苏三

轻柔

基本成直线

娇美

楚霸王

稍快

有力

丁字步

豪迈

 (学生回答并模仿练习)

师:(总结)旦角的慢步,前脚跟要对后脚尖,一步踏一步地向前迈出,腿不能太硬,也不能太弯。旦角走慢步时要稳重而轻柔,双膝靠拢,足迹基本要成一条直线,每步距离约三、四寸。体现了女子的娇美。

        净角的台步,先左丁字步,起步时左脚跟踮起,以脚掌着地,随即撒脚尖,崩脚跟,向左前方迈出。左脚落地后,右脚跟上成右丁字步。迈左步时,右臂稍向前晃动,左臂稍向后摇动,但肩部不能乱晃。步子要迈得稳重有力,每步迈出约尺余。右步动作要领相同,两脚交替向前行进,体现了楚霸王的豪迈。请大家用手掌代替脚掌,练习一下。

师:大家完成得都不错,相信大家也很想尝试一下在舞台上的感觉。下面我们就在京剧音乐的伴奏下,分别走一走旦角的慢步和净角的丁字步。

      (提示学生听好音乐伴奏,按节奏走台步)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了解旦角和净角台步的特点,通过模仿,体验走台步的感觉)

4、

   师:除了演员的手势和台步,最能表现戏中人物情感的是什么呢?先请大家观察几张图片,看一看,这些演员表达的都是什么情绪。

         (放图片,不露出眼睛)

   生:回答

   师:(使图片露出全部,给出正确答案)

大家看,如果我们没有看到眼睛,只看到面部表情,我们能准确判断人物的真实表达吗?

   生:不能

   师:“一身之戏在于脸,一脸之戏在于眼”。眼睛在面部表情上非常重要。也可以说,只有脸上的表情而无恰如其分的眼神来配合,就会使观众对当时的剧中情节不能有较明确的理解。下面请大家看一个片段,然后告诉我,这个眼神表达了什么内容。

           (《拾玉镯》剧照)

   生:(回答)

   师:既然人物的眼神这么重要,那我们大家就先来练练眼神。请大家一起看着我的手,眼睛跟着我的手走。注意,头和脖子都不能动。

师:(练习,用手引导)上、下、左、右、转圈、睁大、眯眼。

师:加上你们的表情:喜、怒、哀、乐。

师:学了手势、眼神、台步,请大家再来做一做

           大王   在帐中   和衣   睡稳

(设计意图:学生观察挡住眼睛的图片,不能正确判断人物表情,得出眼神对于人物面部表情非常重要;学生通过眼神的练习,感受眼睛的灵活)

5、身

师:有了手势、眼神、台步,我们的表演是否就成功了呢?

生:(思考)

师:大家看一下老师做的。(少用身体,动作略显僵硬。)好不好看,为什么?

生:动作僵硬,身体不动。

师:身体是动作的总枢纽,京剧中的身体被称为“身段”。做任何动作如果身体掌握得不准确,手、眼、步都不能连贯起来。请大家用上身体语言,再做练习。

(放视频,学生练习)

师:京剧的表演中还有很多精彩的身段,请大家欣赏。

      (相关身段视频欣赏)

师:在《霸王别姬》里面,虞姬唱的时候,身段也是非常美的。请大家跟着视频,练习一次,注意大家的身体动作。

(视频《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一句)

6、手、眼、身、步

    师:京剧舞台手、眼、身、步这些表演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他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有一出戏,在国外表演的时候虽然没有翻译,但是外国人也看懂了。同学们能看懂吗?请大家欣赏京剧片段。

(视频京剧《三岔口》片段)

师:剧中表演了什么内容呢?

生:(回答并模仿,教师从手眼身步指导)

师:(总结)表演的是两个角色在漆黑的房间里的打斗,两人都看不见对方,所有的表演就靠手、眼、身、步。

(设计意图:从京剧《三岔口》的片段,指导学生从手、眼、身、步观察演员表演了什么内容)

7、法

    师:经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大家觉得京剧表演中的手势、台步、眼神、身段的要求多不多啊?不同角色、不同故事情节、不同年龄,这些手、眼、身、步的要求都不同。

        而这些要求我们就称它为“法”。这手、眼、身、步、法,就是京剧的五法。

           (点题)

三、综合练习

师:京剧表演的“唱、念、做、打”被称为“四功”,“手、眼、身、法、步”则被称为“五法”。四功五法是密切相连的,京剧的每一个动作都是由“手眼身步法”五体同步协作进行的。请大家在唱的时候,用好京剧的五法。先请大家熟悉一下旋律。(跟谱唱词)

      (视频《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

(生起立集体表演)

(设计意图: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指导学生从手、眼、身、步和唱,再次表现《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一句唱词)

四:课堂小结

    师:手、眼、身、法、步被称为京剧“五法”。手为势,眼为灵,身为主,法为源,步为根。这五法和唱、念、做、打都是密不可风分的。京剧的魅力所在,就是它有着精湛的融合了手、眼、身、法、步的唱、念、做、打。国外有歌剧,以歌唱为主;有舞剧,以舞蹈为主;有话剧,以说话为主,有哑剧,以身体语言和动作为主。而我们国家的京剧包括其他戏曲则是唱念做打都是主要的,它是一个真正的综合艺术。

五、拓展与探究

    1、京剧在多方面的传播和展示

师:京剧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是我国的国粹。现在除了在舞台上,在生活中也能看到很多京剧元素的出现。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对京剧有哪些收获和感受呢?

生:(思考并回答)

2、京剧进了中小学课堂

师:国家教育部发了文件,京剧进中小学课堂。请同学们思考,京剧进中小学课堂,进的难道真的仅仅是京剧吗?仅仅是要求我们学会一段名段?或者是学会一点表演吗?(停顿)除了京剧,我们国家还有很多优良的传统戏种,如:黄梅戏、越剧、豫剧等。我们的家乡也有自己的地方戏——锡剧,请大家在课后找一些锡剧的资料,并学唱几句,我们下次交流。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思考,京剧进课堂,不仅仅是进了京剧,他应该象征着传统文化的学习了解和继承。)

六、下课

(在京调中结束本节课)

技术支持:江苏迅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