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 剧 艺 术
《歌 剧 艺 术》教学设计
江阴市华士高级中学 罗永和
教学构想:
对于欣赏歌剧,学生的心理难免存在一种畏难情绪:歌剧是一门可望不可及的艺术,太古典也太深奥,并且学生平时接触歌剧也不多。学习兴趣不大,课堂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用歌剧、舞剧、话剧、音乐剧作为选择来导入,意在打破这种心理定势,学生在较为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通过易于把握的对比欣赏由浅入深地进入到歌剧的艺术领域。在大量观看、设问、演唱和重点赏析相结合的基础上设计了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特点,共同演绎歌曲《洪湖水浪打浪》的环节,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展示了学生的才能,又是对歌剧艺术作了进一步的了解和升华,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对歌剧艺术的热爱,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表现和倾听的能力。
教 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人教版)
课 题:第三十二课:歌剧艺术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逐步养成迎难而上和自信的良好心理品质,敢于尝试、创造, 激发学习歌剧的兴趣,提高艺术审美能力。
2、感受、体验音乐情绪,了解和掌握歌剧音乐在歌剧中的作用以及歌剧的特征。
3、能生动地演唱歌剧唱段、体验歌剧中人物形象,感受歌曲的时代风格和高雅意境。
教学内容:
1、《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选自歌剧《小二黑结婚》
2、《这一仗打得真漂亮》选自歌剧《洪湖赤卫队》
教学重点:
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歌剧的特征及艺术价值;熟悉歌剧唱段,积极体验歌曲情绪。
教学难点:
调动学生的热情,积极感受、理解、体验、准确表现歌剧内涵。
教学教具:
多媒体、钢琴、音乐影视资料、歌曲乐谱及画纸等。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歌剧《图兰朵》之《茉莉花》音乐片段,学生走进教室。
组织上课。
一、音画结合,情境导入
师:在你们的印象里,歌剧是什么样的?你能说出几部歌剧的名字吗?(学生讨论)那么歌剧到底是什么呢?下面就请同学们来看几段录像,看看你们能否分辨出哪首是歌剧?(分别播放舞剧《天鹅湖》、歌剧唱段《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第一段、音乐剧《猫》和话剧《雷雨》录像片段。)
师:哪一首是歌剧?
生:《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
师:你们作出如此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生:歌剧是以唱为主。
师:你们说的很对,那么这节课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来了解我国的歌剧艺术,感受我国歌剧的艺术魅力。
[设计意图]:学生对于欣赏歌剧,学生的心理难免存在一种畏难情绪,通过歌剧、舞剧、话剧和音乐剧片段对比欣赏,意在打破这种心理定势,学生在较为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通过易于把握的对比欣赏由浅入深地进入到歌剧的艺术领域,为下面歌剧欣赏作了铺垫。
一、分层导学、诱思探究
1、 赏析《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第二段录像片段。
师:你能看出这段录像里包含哪些艺术种类吗?
生:音乐、文学、戏剧、美术。。。。。。。。
(歌剧构成的要素囊括了当今世界上现存的绝大多数艺术品种——文学、戏剧、诗歌、音乐、舞蹈、绘画等综合艺术形式)
师:那么,接下来我们再来欣赏歌剧唱段,就综合形式和综合方法作进一步来了解。
2、赏析《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第三段录像片段。
师:这段选段里有没有对白?
生:没有。
师:在歌剧这一综合艺术中,各类艺术是否平分秋色?
生:不,音乐占主导地位。
师:在这首歌曲里,音乐中除了歌唱外,还有什么?
生:器乐音乐。
师:歌剧里,声乐和器乐是否平分秋色?
生:歌唱最为重要。
师:歌唱在歌剧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生:表现作品、推动戏剧发展。
师:通过刚才聆听,你认为歌剧在演唱上具有怎样的风格?
生:民族唱法或者美声唱法。
师:这首歌曲里有没有舞蹈?
生:没有。
(可见,舞蹈并不是必要的,即便有,也是一种色彩性、过度性的)
师:歌剧的舞台美术给你的印象如何?
生:感觉好美、好真实。。。。。。
(歌剧里的舞台装置、布景、灯光、服饰、道具等追求写实风格及历史文化依据的可靠性、真实性)
师归纳:歌剧的综合建立在主次分明,严密有序的基础上,音乐在歌剧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和设问,学生更进一步认识和了解歌剧的特征及歌剧中歌 唱的作用。这种聆听、设问的教学方式简化了歌剧复杂的概念,通过学生自主探讨,在理性和感性上都认识了歌剧,课堂气愤轻松愉快,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3、学生随录音演唱《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第三段,感受音乐情绪。
师:这首歌曲具有怎样的风格?(具有民族特点和地方色彩)
三、多元体验,领略内涵
介绍我国新歌剧创作发展简况。
(一)、创作过程:探索阶段(1919-1944)、奠基阶段(1944-1955)、深入阶段(1956-)。
(二)、特征:反映群众的斗争生活,创造具有鲜明的形象和性格唱腔,继承民族音乐传统和借鉴西洋歌剧的创作经验,既有时代特点又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师:下面这首作品就是我国文艺工作者为了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大胆探索,创作了深受群众欢迎的经典新歌剧:《洪湖赤卫队》
1、播放歌剧《洪湖赤卫队》录像片段,了解歌剧情景。
2、赏析歌曲《这一仗打得真漂亮》。
设问:
1、歌曲具有怎样的风格特征?(浓郁的湖北地方特征)
(音乐主要吸取了湖北地方民间音乐,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乡土气息和个性化的音乐形象)
2、这首歌曲演唱形式是怎样的?(有领唱、合唱、齐唱)
(可见,歌剧中的声乐演唱形式很多,有独唱、合唱、一领众合、重唱、某些段落还有接近说白的朗诵等多样的演唱形式)
师问:你听了这首歌曲,你的心情怎样?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谈感受)
师归纳:歌曲的情绪风趣、幽默、活泼、开朗,演唱坚定有力,表现了赤卫队员们乐观、开朗的革命精神风貌。音乐朴素开朗、激昂坚定、将主人公韩英、刘闯革命的坚定意志表现得淋漓尽致。
3、学生演唱第二段领唱、齐唱部分。(把学生分成两组,以一领众合的形式演唱)让学生再次体验战士们取胜的喜悦心情和乐观开朗的精神面貌。
[设计意图] :通过教师讲解,学生了解了我国歌剧的发展过程极其风格特征;通过观看、感受、演唱、体验等多种教学形式,更进一步了解了我国歌剧作品的风格特征,了解了歌曲《这一仗打的很漂亮》的音乐情绪和歌曲表达的思想内涵。特别是学生领唱合唱环节,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高涨,身临其境地感受、体验了战士们取胜的喜悦心情和乐观开朗的精神面貌。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师:歌剧《洪湖赤卫队》是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一部经典作品,歌剧里有许多的经典唱段被广大劳动人民所喜欢、熟悉。同学们,你们知道还有哪些唱段吗?
生:《洪湖水浪打浪》、《小曲好唱口难开》等。
师:下面就请你们用各自喜欢的表达方式来演绎这首《洪湖水浪打浪》,(提
供歌谱)将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分成四组:
A组同学随音乐即兴创编舞蹈。
B组学生随音乐模仿划船动作。
C组学生随音乐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D学生用绘画的形式把歌曲中表现的景色画出来。
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表现要求学生自评,师生互评)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歌曲表达的情绪,选择自己的喜好,即兴创编、演唱、创作和肢体动作共同演绎歌曲表达的思想情感,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展示了学生的创作、合作表现能力,又是对歌剧艺术作了进一步的了解和升华,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对歌剧艺术的热爱。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中国歌剧艺术,让我们了解、感受了我国歌剧艺术的魅力;通过两部经典歌剧唱段的欣赏,体验、了解了歌剧中所刻画的人物性格,歌剧音乐在歌剧中所起的作用;更让我们知道了我国新歌剧创作特征:反映群众的斗争生活,创造具有鲜明的形象和性格唱腔,继承民族音乐传统和借鉴西洋歌剧的创作经验,既有时代特点又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特征。今天,我们走近了歌剧,让我们真正地感受了我国歌剧的艺术魅力。所以,我们要热爱我国的民族音乐,热爱歌剧艺术。同学们课后去搜集外国的优秀歌剧,与我国的歌剧对比欣赏一下,看看外国歌剧和我国歌剧艺术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下节课交流,下课。
[设计意图] :课的结束并不是学习的终结,鼓励学生课后开展研究性自主学习,培养兴趣、增长知识。
教后反思:
整节课,紧紧围绕课题“歌剧音乐”来设计活动内容,安排多种教学形式和丰富多样的的活动形式,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积极,突出了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性。教学设计的过程,采用欣赏、设问、选择、演唱和学生积极运用肢体语言表现、体验等多种教学方法,从不同角度让学生体验了歌剧音乐表达的情绪,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对歌剧艺术的热爱,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表现和倾听的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许多不足之处,如:歌剧艺术涉及的面比较广,在教案设计过程中考虑的不够全面;教师的讲课语言不够利索,启发性语言不够多,开发学生自我的问题少等。在今后的教学中会不断的更新自我,弥补不足,真正的上好学生喜欢的音乐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