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弦乐《花儿与少年》
第一单元 花季如歌
第三课时 管弦乐《花儿与少年》
执教人:南菁实验 王筠
教学内容:苏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管弦乐曲《花儿与少年》
教学目标:
1.在音乐活动中体验作品不同主题的节拍和情绪;
2.尝试背唱主题一,感知并理解变化重复的旋律发展手法;
3.乐于听辨主奏乐器的音色,能够说出乐曲的结构。
教学重点:
1.尝试背唱主题一
2.能听辨乐曲的结构和主奏乐器音色,认识主奏乐器
教学难点:
1.在音乐活动中,感知并理解变化重复的旋律发展手法;
2.能听辨乐曲的结构和主奏乐器音色,认识主奏乐器。
课前准备:小球
教学过程:
课前音乐活动——传球游戏
1.模仿老师做传球动作!
动作一
动作二
2.听音乐传球,让我们跟着音乐来传球吧!
提问:两段主题的节拍和情绪有何不同?
屏幕提示描述情绪的音乐名词:欢快地、忧伤地、抒情地、愤怒地……
学生回答
出示课题——欣赏管弦乐《花儿与少年》
一、了解作品
1.快速阅读书本P7,回答下列问题:
①这首作品由谁根据哪首民歌改编而成?
②什么是“花儿”?
学生回答
2.教师结合屏幕图文进行作品简介
二、欣赏作品
(一)第一部分
1.主题一
①出示主题一乐谱,学生跟琴视唱
②师生、生生以对歌形式演唱主题一
③尝试背唱主题一
2.聆听第一部分音乐,边听边做声势动作!
提问:什么是声势?
响指、拍手、拍腿、跺脚等能带出声响的人体动作,叫做声势。
思考: 主题一演奏了几遍?是完全重复吗?
3.对比它们在音乐编辑软件中的波形图,得出结论:变化重复
4.写出第一部分结构图示
5.闯关游戏
听辨从第一部分截取的6个小片段,说出听到了什么乐器的音色?听出来抢答。
(二)第二部分
1.主题二
① 出示主题二乐谱,学生说出节拍及强弱规律
② 根据三拍子的强弱规律,设计合适的声势动作
学生回答(板书记录)
如拍凳 拍腿 拍腿,拍手 拍肩 拍肩
2.聆听第二部分音乐,边听边做声势动作,感知主题二演奏了几遍?
3.写出第二部分的结构图示
(三)引子、A’和尾声(机动)
聆听乐段,判断它们分别是乐曲的什么部分?
(四)完整欣赏
1.对照表格介绍,完整聆听管弦乐《花儿与少年》并加入声势体验音乐
段落 |
主奏乐器 |
节拍 |
||
引子 |
小提琴、钢琴 |
散板 |
||
第一部分 |
一 |
双簧管、长笛、单簧管 |
四二拍 |
|
二 |
几种乐器交替加花 |
手风琴 贝 司 |
||
三 |
小提琴 |
|||
第二部分 |
一 |
小提琴G弦 |
手风琴 贝 司 |
四三拍 |
二 |
小提琴、长笛高音区 |
|||
第三部分 |
小提琴、长笛 |
四二拍 |
||
尾声 |
双簧管和小提琴放慢速度对答 |
①学生尝试进行说明
②片段体验:尾声
③完整体验
2. 选择乐曲相对应的曲式结构图:
学生总结,这首作品的曲式结构为:三段体
三、课堂小结
1.乐曲回顾
2.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