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文章推荐

坚守教育的麦田,守护本真的校园

发布日期:2016-06-29 22:09:00     来源:chengming

坚守教育的麦田,守护本真的校园

——观《百年坚守》有感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     孙春燕

唐江澎校长是锡山高级中学的校长,也是一名语文特级教师。很早以前,就听说过唐校长在语文教学上的卓尔不群、学校管理中的卓有成效,却一直没有机会进一步的了解。今天,在南师大的教学楼里,却与唐校长有了一次“邂逅”,虽然只是通过视频,通过无锡电视台的一栏访谈节目——《唐江澎:百年坚守》。在短短的一个小时的节目中,唐校长侃侃而谈,以他深厚的学养,卓越的眼光,精辟的讲解,让我对唐校长深感钦佩,对于他提出的“百年坚守”的教育理念与实践有了深深的认同。我觉得唐校长就是一位在教育的麦田里执着坚守的人,就是一位本真教育的坚守者。

 

一、坚守教育的本真,回归常识。

唐校长所提倡的“百年坚守”教学理念,强调要以百年的眼光来思考教育,要把培养健全的人格,发展人的个性,视为教育的最终目标,并围绕这个目标开展尊重教育规律的行为。

我认为唐校长的这一理念中的坚守,就是坚守教育的本真,是回归教育的正确的目标和正常的轨道,是回归常识。这个理念不见得有多新鲜,但在当下这个时代要坚守住,的确很不简单。当几乎所有的学校都一味的追求升学率,而把育人放在可有可无的情状下,当急功近利已成为这个时代绝大多数教育与教育者身上深刻的烙印,唐校长提出这一理念就显得是那么的格格不入而有振聋发聩,而他对这一理念的坚守,也越发让人充满敬意。

 

二、坚守以学生为本,敢于担当。

    唐校长强调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育人。他通过历史思考,为什么远在1927年,学校的先贤们提出的十大训育标准中把学生的身心健康写在第一条,放在第一位?他面对现实思考,一块奥赛的金牌的取得有利于提升了学校的声誉但是不是真的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能这样去思考问题的校长,真不多见。所以唐校长才能明确的提出把人格的健全、个性的发展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才会郑重的表态,校长要坚守住一条底线:不符合学生发展的即便是能提升学校品牌的事情绝不去做。这是对学生的负责,对教育的担当。而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会真正成为民族的希望,国家未来的柱石。

 

三、坚守过程性评价,尊重规律。

唐校长认为用结果性评价代替过程性评价是不科学的。没有过程性只有结果性的评价很可能把学生学习的兴趣、意愿完全抹杀了。他在思考,能否在过程性评价中少一些束缚而多一些乐趣与鼓励。

我认为唐校长关于这两种评价的思辨是启人深思的。对过程性评价的无视,是我们对教育规律无视的一个表现。正是因为,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太注重结果而忽略过程,使得多少学生的学习信心、欲望乃至于学习中的创造力被我们所抑制。而只有首先注重过程,才可能保证结果。这是符合最基本的教学规律的,但我们却缺乏起码的尊重。

 

四、坚守阅读的原则,切中肯綮。

作为一名有思想的校长,也是一名优秀的语文工作者的唐校长,特备注重在校园里营造读书的氛围。唐校长认为高中学生正处于智慧快速成长、精神高速提升、道德加速形成的关键阶段,只有阅读才会浇灌学生的心灵,他把读书视作“精神乳泉”。他提倡学生应该多读书,少做题,多思考,少讲解。锡山中学的语文也才提出了“培养终身读者”的响亮口号。而从高一开始语组文就有自编教材,高一阶段就会学习《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在许多学校剥夺了学生课外读物阅读的权利甚至带课外书籍进入教室就成了一种罪过的背景下,把课外阅读视为妨害升学率的洪水猛兽的今天,唐校长对阅读的坚守,展现的不仅仅是一种人文情怀,不仅仅是一份教育家育人的良知,我到觉得这是真正懂得学生心理,能切中肯綮的引领教育的一位智者。

学生不是机器,心灵的荒漠是最可怕的荒漠,而书籍带来的有道德的滋养,情感的滋润,也一定有智慧的提升。一个多读书,会思考的人,更会规划自己的人生,更有力量去战胜学习中的问题。唐校长的这份坚守,显出有些教育者是何其无知。

 

这是一个教育的乱世。这样教育,那样教育,这种思想,那种理念,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三五年。而也这是这乱世,这沧海横流之际才方显英雄本色。我认为,唐校长就是这教育乱世中的一位英雄。我相信唐校长不为为外力所动,名利所惑,坚守着他的“百年坚守”。我也相信唐校长的“百年坚守”,不会是百年孤独,会应者云集;不会是百年之后才有成效,而是种子播撒的地方,嫩芽就已经在生在。

技术支持:江苏迅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