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制度规划

三年发展规划(刘继英)

发布日期:2017-12-07 08:27:45     来源:miaolijun

做一片美的叶子

——缪丽君音乐教学工作室成员三年规划

刘继英

  花的事业是甜蜜的,

  果的事业是珍贵的,

  让我干叶的事业吧,

  因为它总是谦逊地低垂着它的绿荫。

                                                  ——泰戈尔

很荣幸成为了一片叶子,并从事着这份叶的事业如今,想要争做一片美的叶子感谢缪丽君老师为我提供了这个宝贵的学习平台,使我成为工作室的一员。在这里,能够得到缪老师手把手的教导,能够与志同道合的伙伴携手共进吸纳新理念、拓展音乐视野,提升教学水平,在学习探讨实践反思中前行向着“美”的目标迈进,逐步蜕变为一名个性化、特长型的音乐教师

绿叶是花朵的点缀,也是花朵的生命源泉。而绿叶又是平实的,不愿浮华的。为此,对今后三年的成长作一个简单的规划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一、发展目标:

1.与专家面对面,与同行肩并肩,在多渠道的学习方式中感受名家的风范,提升教学的理念,催生有效的思考,焕发实践的激情。

2.以课题为引领,在导师的帮助下,努力由课程的执行者向课程的建设者转型,逐步形成并完善个人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

3.以名师工作室为成长平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高综合素质,争取在学科荣誉方面有所突破,获得无锡市学科带头人称号和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

二、自我规划

1、多读书,广阅览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你的科学知识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该是沧海一粟。”渴望成长的我更需要不断地为自己充电,多渠道博览教育理论与实践书籍,多领域涉猎与教学实践相关的知识技能,持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三年内,力争在阅读量和阅读面上有所突破,时刻做个有心人,及时做好书目整理与摘抄,撰写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读书笔记或读书心得,增加自己的理论积累努力把握教育真谛了解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与时俱进,与新课程共成长,以主人翁的心态投入新一轮课程改革中。

2.积跬步至千里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不断更新,教师不仅要扮演“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更要担当教学的“组织者、设计者、合作者”,为了满足教学工作的需,我不断拓宽学习的领域,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在无字处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做学习的有心人,积跬步至千里在名师工作室里,有一批具备独特教育教学技巧和与众不同的教学方法的同仁,他们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一定非常值得学习。在工作室里学习,我想会有不少机会接触到大家的教育教学高招,我会抱着虚心的诚意去聆听大家的教诲,在众人的帮助之下反思自己的教学安排、构思、设计,找到自己教学与名师教学之间的差距,并在名师的帮助之下一步一步地改进,争取听别人的课,长自己的能。在这三年中,我一定结合自己所教年级的教学内容、学生特点、课堂情境和自己在教学方面的特点,在工作室名师们的指导下不断打磨,设计一些有特点的课,集百家之长,聚众人之思,共同促进教学更上一个台阶。

3.善积累,勤运用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相反,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为了不止步于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我必须善于思考反思昨天在反思中扬长;审视今天在审视中甄别;前瞻明天在前瞻中创新。将反思当成自我提高的阶梯,保持积极探究的心态在思考中工作,在工作中思考每学期至少完成1万字业务学习笔记和教学反思教然后而知困”,促使自己拜师求教,书海寻宝以激活自己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 

4、蓄水源,知变化

科研先导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力争独立承担有价值的无锡市或省级研究课题,努力使自己成长为一名科研型、学习型、反思型、研究型、开拓型、全能型的教师力争具备终身学习的五种能力(学习能力、教育科研能力、适应现代教学能力、研究学生能力、自我调控能力)精于思考,勤于笔耕阅读相关理论专著、实践操作课题研究的同时,注意积累素材,创造性地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每学年至少撰写一篇好教案、一篇案例分析,积极参省市组织评比。工作中的得失及时进行总结,形成有价值的教育教学论文争取每年在国家市刊物上发表1-2篇文章。总结参加缪丽君名师工作室的培训收获与成果,把成功的经验进行讲座和推广,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

三、具体措施

1.做一个智慧的实践者。

有人说“实践者是最智慧”。的确,任何真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以检验。所以,我的成长首先得立足课堂。虽然是短短的40分钟,但要做一个智慧的实践者却是一门艺术。没有日积月累的实践,是无论如何也谈不上“智慧”的,更别说“艺术”了。作为驾驭课堂尚欠特色的教师,我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提升自己,丰富自己。,我对自己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

首先,夯实基础,稳扎稳打,抓好自然常态下的每堂课。在二期课改的今天,教师应有“一泓流淌不息的泉水”,只有这样,才能自如地驾驭课堂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要上好每一堂课,就必须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全面了解学生,灵活掌控课堂,把每一个40分钟都当作提升自己的机会

其次,虚心学习,借鉴经验,提高专业修养。当苹果砸到头上时,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但他说是因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在我们的教育教学领域,已经有无数前辈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教育者。今天的我,又何尝不要借助“巨人的肩膀”成长呢?除了认真研读教育教学先进理论外,我要虚心向身边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学习他们的敬业精神,学习他们长期积累下来的好经验方法,以便缩短自己的成长与身边的名师牵手,从身边的名师学起,与名师面对面交流,在活动中积累经验,在参与中提升水平。把握一切听课、培训的机会,认真写听课笔记,取长补短,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苦练教学基本功,探索自主开放的愉快课堂,把名师请进来,对我的课堂教学进行诊断指导,逐步完善自己的教学能力技巧,形成独特鲜明的教学风格。

第三,要善于抓住每一次展示机会。一次展示,重要的不是展示的那节课,而是准备的过程。在专家和同行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过程,你课堂的理解,对教学的认识也会随之升华。而这些是我在别人身上搬不来也学不会的。

2.做一个反思的实践者

反思是自我提高的阶梯,好好想想,看哪里做的不对。这样会使我保持一种积极探究的心态,也会让自己观察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与观念会有深层的认识。另外,反思是充分挖掘自专业发展资源的主要方式,因而经常做好读书笔记、写教学反思可以使自己业务水平再上新台阶。

随着二期课改的逐步深入,教师越来越需要随时更新自己的观念,以适应新事物、新变化。因为“变化总是在发生,他们总是不断地拿走你的奶酪”。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容易忽略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拿老眼光和经验来对待一切问题,恰好犯了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就象斯宾塞 约翰逊所说:“预见变化,随时做好奶酪被拿走的准备,追踪变化,经常闻一闻你的奶酪,以便知道它们什么时候开始变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尽快适应变化,早日放弃旧奶酪,尽快受到新奶酪的美味”。

因此,要尽快跟上新课改的步伐,加快自己成长的速度,我要善于反思,善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随时更新自己的观念,对自己的每一次实践进行深入的反思,通过不断总结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在解决矛盾中促进发展。

3.做一个激情的实践者。

教育是一项需要献身的职业,也是一个充满爱心的职业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要享受新奶酪的美味,我就必须享受变化,尝试冒险。教改之路漫漫,只有满怀激情地去实践和反思,才能尽快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做一名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

①科学备课:怎样让学生爱学、学是备课过程中需要好好考虑和花心思的地方。加强备课的思维性、科学性、创新性、有效性。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写出适合学生的教案,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备出自己的风格。了解每一位学生,针对他们的特点进行预设,争取效果达到最佳。

②认真上课:提高自己的教学魅力,创新课堂教学手段、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开放式课堂努力提高课堂效率让每一位学生都喜欢音乐课、喜欢音乐

③加强学习: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提高理论素养。积极利用讲座、交流或研讨会等机会,向专家与同行学习。认真参与每一次教研活动,多听课,多听好课,取长补短,并主动与指导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多争取上公开课的机会,用压力给自己动力,多磨练,快成长。在信息技术上多下工夫,能够熟练应用多媒体技术为教学服务。

积极反思:反思使人不断进步在上完每一节课后及时做好反思这节课有哪些灵性迸发的地方,有哪些不足的地方,认真总结长期坚持对自身教学工作的检查与评定,是适时总结经验教训,找出教学中的成功不足的重要过程。将在课上所遇到的问题和失误及时记录下来,从主观和客观上去寻找原因,并努力寻找解决方案,使之成为以后教学的前车之鉴,也可不断充实自己的教学方法资源库

善于总结:工作室的很多名师和学员都是科研行家,我要在这三年的时间里,进一步加强自己对相关知识的关注和探索,在工作室名师们的帮助、锤炼熏陶下,培养和锻炼独立的科研能力。将自己对教育领域的一些浅见形成一定的成果,鼓励和督促自己有更多的东西可以拿出来交流分享。为达到这样的目标,在接下来的学习周期里,凡是自己感兴趣,有想法的地方,就要勤于查阅相关资料,形成自己系统的见解,付诸笔端,力争每个学年有1—2篇成文的教育教学论文获奖或发表,督促自己成为一个研究型甚至学者型的老师。

绿叶向往着再一次抽芽,向往着风和日丽,鸟语花香。所以,我来了站在新的起点,在这个大家庭中,我将以读书为行走方式,以倾听为学习品质,以探究为研究平台,借缪老师和伙伴们的视野择高而立,平地而坐,宽处而行,在历练中汲取养分,绿意盎然,让花儿更红、更娇!

                                                    2013/12/8)

技术支持:江苏迅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