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规划(徐静)
教师个人职业发展规划
(2013年——2016年)
教师姓名 徐静
任教学科 音乐
一、 基本情况
姓名 |
徐 静 |
出生年月 |
1974年5月 |
性别 |
女 |
||
参加工作时间 |
1995年8月 |
任教学科 |
初中音乐 |
现任职务 |
办公室主任 |
||
职称 |
中学高级 |
评定时间 |
2012年8月 |
班主任年限 |
|
||
第一学历 |
大专 |
院校专业 |
常熟高等专科学校音乐教育 |
毕业时间 |
1995.6 |
||
第二学历 |
本科 |
院校专业 |
江苏教育学院教育管理 |
毕业时间 |
2001.12 |
||
第三学历 |
|
院校专业 |
|
毕业时间 |
|
||
我的教育格言 |
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 |
||||||
综合荣誉名称及获得时间 |
无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2011.8 江阴市优秀青年教师 2008.10 |
||||||
专业荣誉称号(含德育、教学、教科研) |
无锡市先进德育工作者 2006.10 无锡市先进德育工作者 2012.1 江阴市首批德育工作带头人 2009.10 无锡市德育工作带头人 2012.12 |
||||||
获奖名称及时间(赛课、基本功比赛) |
江阴市音乐教学大比武二等奖 2006.12 |
||||||
科研成果 |
论文 (写明获奖、发表、级别、时间) |
《呼唤音乐教育的本色课堂》:江苏省中小学“师陶杯”教育科研论文评选二等奖 2010.11 《教我如何不想他》:江苏省2010年优秀教育论文一等奖 2010.12 《情境美 和谐美 愉悦美》:发表于《初中教学研究》2011第三期 2011.3 《让美妙在音乐课堂外延伸》:发表于《无锡教育》2011年第一期2011.1 《用培训铸就出鞘的亮剑》发表于2012年第4期《科学大众》 《夕会课—延伸的德育阵地》发表于《现代班集体研究》2012年第2期 |
|||||
课题 |
2010年11月江阴市级个人专项课题《“无墙文化”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渗透的策略研究》顺利结题。另参与校级多项课题的研究 |
||||||
培训进修 (名称、级别和时间) |
2010年江阴市德育干部培训班结业获优秀学员称号 |
||||||
二、三年发展总目标
职称目标 |
|
四手目标 |
积极参与音乐学科四手的评比 |
师德目标 |
严格遵守师德规范,做同事信任,学生喜爱的老师。 |
理论学习目标 |
认真研读《人民教育》、《江苏教育》等期刊,提升理论水平。 |
教学工作目标 |
认真研读《中国音乐教育》,完成小循环音乐学科的电子教案及课件的整合与存档 |
德育工作目标 |
发挥个人工作室的引领作用,努力探究学校“今日教育”的有效载体,务实创新地塑造新亮点。 |
特长目标 |
自动自发地组织好学校对外宣传工作 |
三、现状分析
1、职业发展的优势与机遇 |
优势: 1、自身上进心强,能凭借对教育工作的热诚完成既定的目标。 2、执行力的意识较强,在展示的平台上能有效促进成长。 3、喜欢读书、交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并借鉴实施。 机遇: 1、独立建制的江阴初级中学处在新一轮发展的平台,新的理念、新的要求开辟了更多展示的机遇。 2、在“缪丽君音乐教学工作室”的优良环境中获得更大的进步。 |
2、职业发展的不足与挑战 |
音乐教学:因管理工作的全力投入,造成勇于挑战的自信心不足,有畏难、偷懒的情绪与行为。 管理工作:担任新的管理工作,需要转换角色的定位,使自己意识到办公室工作应该以尊重的态度为一线教师提供服务,以细致谨慎地态度为校长室提供服务。
|
四、职业发展达成措施
1、多阅读《人民教育》、《中国德育》、《江苏教研》等核心期刊,以其先进的理念、鲜明的案例指导自身的工作,并促使自己在管理平台上管理水平的逐渐提升。 2、静下心来磨历音乐教学的基本功,在家中定下练琴的时间。多参加音乐学科交流、优秀课展示等活动,捕捉音乐教学的最新动态,扬长避短,树自身特色。 3、珍惜市德育中心组成员等身份与兄弟学校的同仁密切联系,学他人之长,借鉴运用于学校自身的德育管理,发挥个人德育工作室的影响力,为学校德育新特色的打造而竭尽全力。 4、注重积累与提升,勤动笔、勤思考,完成一定质量的音乐、德育、管理类论文,每年至少一篇。 5、关注团队干部的培养,争取早日促成他们独立而有创意地开展好工作。 6、带好办公室的新团队,争取工作的高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