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培明讲话《享受语文活动的盛宴 》
5月底,高二年级语文组组织了“走进经典,弘扬文化”的课本剧表演。遗憾的是因公务出差,我没有能到现场看同学们的表演。但通过录像和剧照,我能感受到大家的认真、投入和执着,尊重、团结和友善。谢谢大家给初夏的菁园带来的精彩!
我一直提倡语文学习不能离开语文活动。高二语文组的老师们确实带着大家做了好几个意义非凡、影响深远的活动:高一时候的诗歌朗诵、读书沙龙和读书小报评比,高二时候的藏书票设计比赛、课本剧大赛等等。若干年之后,你不一定记得你学过的课文,甚至不一定记得当初教过你的语文老师,但我相信,舞台上的这些人物一定会成为你们共同的菁园记忆——尽管瘦弱,但唱念做打的项羽依然霸气十足;男扮女装,但仍妖娆的虞姬惟妙惟肖;嬉笑怒骂举手投足之间,机敏泼辣的王熙凤活灵活现……我也相信,舞台下的那些努力更会成为你们永不磨灭的人生烙印——熬夜写剧本的热情、凑不齐演员的焦急、制作道具的欢乐、排练时的混乱、夺魁后的喜悦、失利后的沮丧……
一定意义上说,在大家所参与的语文活动中,课本剧表演是要求最高的,也是最能提升大家语文能力的。
课本剧表演内生着“体验式学习”的方式。所谓“体验式学习”指的是从实践和经验中学习,而不只是阅读背诵书本知识。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对于那些需要学习才能掌握的事情,我们在做的过程中学习。”这次,老师们以《史记选读》为蓝本,放手让大家创作剧本、排练演出,所有参与课本剧演出的同学,所有观看课本剧表演的同学,想想你演过的剧本、你看过的剧目,你还有文言词汇不能解释、句法不能理解、人物形象无法分析的担忧吗?
在我看来,大家分析创作剧本,筹划参与演出,通过舞台实践亲身体验,提高戏剧素养,协调、合作、沟通、交际等能力得到了全方位锻炼,比单纯上课和考试效果要好得多。特别是不少班级同学还根据自己的理解对经典剧目进行改编,创造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这与新课程改革强调的让学生参与和探究的精神是非常吻合的。
我总想,博大精深的语文,既有语词的质地,又有情感的温度;既有传统的积淀,又有时尚的附着;既有时间的沉积,又有空间的跨越;既有语言的形式,又有思想的内涵。她不能只是语文老师的独角戏。
我总想,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教育人,我们要关注的是大家的能力,而不仅是成绩;关注的是大家的成长,而不仅是成功;关注的是大家的终生,而不仅是在南菁的三年。
我总想,南菁的教育目标理当高于高考。这是拥有经世致用的传统的南菁作为百卅老校无法回避的历史使命。所以,这个集子是一个总结,更应该是一个起点。
真诚地希望语文组利用这个契机将系列语文活动列入语文课程,给予教学目标、内容和进程的规定,给予时间和空间的保证,形成南菁语文新的特色、亮点和传统,让后来的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享受不输于课堂学习的语文活动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