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资源共享

“互联网+”时代数字美术教育资源建设与管理研究 课题申报书

发布日期:2017-10-30 20:41:06     来源:xuxiaofeng

附件4

 

编号: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

专项课题申报评审书

 

 

 

 

 

 

 

课题名称:  “互联网+”时代数字美术教育资源建设与管理研究   

课题类别:                   基础教育3                     

研究方向与范围            体卫艺研究专项                

课题主持人:     嵇雯翃  刘燕萍          

所在单位       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  

申报日期        2016.10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填报说明

 

 

 

1.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大课题、专项课题以外的课题申报者填写本《申报评审书》和《申报评审活页》。

2.封面左上角“编号”栏,所有申报者均无须填写,评审时由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填写。

3.“研究方向与范围”栏按《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发展规划要点》第五部分“重大课题与研究领域”之二“重点研究方向”中的分类填写,如申报基础教育“依法治教研究”类课题就在此栏填写“基础教育1”,申报职成教育、高等教育课题以此类推,申报自选课题者则在此栏填写“自选课题”。如确实有必要,“课题主持人”可以填两人。

4“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完成情况”分以下几种:A.主持并已结题;B.主持但未结题;C.参与研究;D.未参与研究。申报者只须在“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完成情况”栏填上序号“ABCD”即可。“其它教育科研课题完成情况”栏须如实填写主持或参与研究的一至二项课题名称、课题级别及完成情况,未参与任何课题研究者如实填写“未参与”。

5.《申报评审书》中“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报告”和《申报评审活页》总字数不宜超过5000字,各栏目空间填写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地址:南京市北京西路77号;邮编:210013;电话:025-8375827883758279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

第一主持人姓名

嵇雯翃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1970.5

行政职务

特级教师

专业技术职务

省特级教师

研究专长

美术教育

最后学历

大学本科

最后学位

 

   

15961657118

工作单位

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

E-mail

[email protected]

通讯地址

江阴市敔山湾新城牡丹路68

邮政编码

214400

第二主持人姓名

刘燕萍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1974.12

行政职称

校长

专业技术职务

中小学一级

研究专长

学校管理

最后学历

大学本科

最后学位

 

  

13771583113

工作单位

江阴市桐岐中心小学

E-mail

[email protected]

通讯地址

江阴市青阳镇桐岐河滨西路3

邮编

214401

﹃十二五﹄期间教育科研情况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完成情况

A

其它教育科研课题完成情况

1主持全国“十二五”信息技术重点课题《数字教育资源下美术教学的实践》

2.主持江苏省“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数字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研究》已结题3.主持无锡市教师专项课题《地域文化下小学陶艺教学的研究》已结题。

独立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公开发表或出版的论文或论著(限填10篇)

论文或论著名称

发表论文(或出版论著)的报刊(或出版社)名称及日期

论著《儿童创意陶泥制作》12.2万字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5.5

编写《美术教师示范用书》二、四、六册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20168

编写《美术教师示范用书》三、五册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20162

《课堂教学有效性视野下的数字美术课程建构》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12

《运用数字美术开展美术教学的实践探索》

《中国美术教育》2013.12

《数字美术:给想象插上神奇的翅膀》

《学校艺术教育》2013.12

《陶艺乡土课题开发:立足地方文化》

《在陶艺的灵动中彰显智慧》

《教育研究与评论》2013.12

《人民教师》2011.10

课题组核心成员(不含主持人,限填10人)

姓名

工作单位

专业技术职务

研究专长

课题组中的分工

 

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

美术教研员

课题指导

课题顾问

吴雪莲

江阴市华士实验学校

副校长

理论研究

论文撰写

刘晓东

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

学科带头人

网络研究

网络制作

 

江阴市实验中学

教学能手

理论研究

论文撰写

王梨梨

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

教学能手

微课研究

课例研究

徐晓峰

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

教学能手

教学研究

课例研究

 

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

高级教师

微课研究

课例研究

 

周柳君

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

中学高级

课例研究

材料收集

 

 

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

高级教师

网络研究

网络研究

 

 

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

高级教师

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























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报告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互联网+”时代:这里指以互联网为工具,创造性地将互联网与传统教育形态相融合,提供更精准、个性化、人性化教育服务的一种教育形态,是教育资源流通与共享程度更高,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与生活的不断变革中的全新时代。“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呈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的特征。

数字美术教育:数字美术(Digital painting),也称为电脑绘画,是信息时代新兴的一门艺术学科,是借助一定的电脑硬件与软件进行绘画创作平面(2D)的、静止的一种新的绘画软件搭配数位板,可以画出真实可信的传统手绘效果。国际上习惯将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视觉和生产的领域统称为数字美术。这里的“数字美术教育”指基于小学生年龄结构特征、认知水平、个性化服务,以及新课程课改的核心理念而设计,整合了翻转课堂、网络平台、绘画软件,形成“教师备课—学生预学—教师授课—布置作业—网络评价”的数字化美术教育组织流程。

资源建设与管理:指整体设计、建设、管理、应用优质数字化美术教育资源的区域性共享开放平台,该平台集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全面互动和展示于一体,是教师基于网络的备课、教研和进行学习交流的场所,真正融合技术与教学实践,。

 “互联网+”时代数字美术教育资源建设与管理研究:就是融美术素养与媒体素养为一体,充分借助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将文本、图形、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资源有效整合,建立并科学管理优质的数字化美术教育资源库和网络平台,凸显美术教育资源的开放性、共享性、协作性、交互性,为美术教育提供高度信息化、网络化的服务环境,展开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的美术教育教学活动,激活学生的美术创意、想象、思考、情感和观念,不断提升学生的以视觉、造型、空间、创意、美感为核心的美术素养。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1.国外“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学习方式研究现状与价值

1)慕课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一直备受关注。它转变了教学模式,扩大了学习者规模,打破了学习时间、空间限制,整合了丰富、动态更新的学习资源,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近年来,随着对慕课的关注,人们从课程规模、形式、内容等方向进行探索,慕课形式逐渐丰富。

2)美国林地公园高中(woodland Park School)的乔纳森·博格曼(Jonathan Bbergmam)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 )为解决学生碰到学习困难而无法获得教师帮助这一难题,他们创新课堂教学形式,颠倒课堂教学环节,视线只是讲授在课外,只是内化在课堂。此举重构了课堂教学流程,极大提升学习效率,引发了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 )在全美中小学的应用热潮。作为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具有突破传统课堂局限、重构教学结构、体现教学新理念的优势。

3)《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5基础教育版)》提出,未来的三年至五年内,“学生将从教育消费者(Consumer)转变成教育的创造者(Creator)”这将是驱动K12教育的重要趋势,创课教育(Maker Education)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新型学习形式,以信息技术为支撑,融合了体验学习、基础项目学习、创新教育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与传统教育不同,创客教育致力于推动学生创新造物能力发展。强调学生在创造中学习,通过动手实践,借助信息化的工具及材料创造出学习成果。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习:内在财富》(Learning: The Treasure Within)中提出“教学应当尊重每一个人的多样性和特性。”电子书包因此受到全世界关注,在美国的“Classroom 200 ”项目、希腊的 PAVETClassroom of the Future”项目、法国的“Cartable Flectonque”项目以及中国的“三通两平台”工程中军对电子书包个性化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这些“互联网+”时代的新型教学模式,在国外技术手段更加智能化,教学的生态更加开放,教学愈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2. 国内“互联网+”时代的数字美术新型学习方式研究现状

1)“互联网+”时代下的多媒体教学在美术教学中已经成为常态化趋势,各种教学应用新热点受到关注;运用“翻转课堂”“微课教学模式”进行美术教学也倍受青睐。课题组已经认真学习了“互联网+”的科学理论,以更好地开展以后的研究工作。

2)新型数字美术教学应用开始浮现,数位画板、奇异画王的教学软件在课堂应用扔显单一;课题组努力学习了“互联网+”时代下的网络空间的相关资料,用来优化指导下一阶段的研究。

3 筮需获取应用指导,“互联网+”时代下探索数字美术教学应用模式与方法。课题组正在认真讨论和制定《“互联网+”时代下数字美术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力、创造力发展的的影响》的调查问卷。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1.研究目标

1)构筑“互联网+数字美术课堂教学”的平台系统暨美术网络教室,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互联网+”享受优质教育。学生根据学习需求获取个性化的内容,选择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实现个性化的主动意义建构。

2)通过“过互联网+”时代下数字美术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会借助数字教育资源进行数字美术学习,正确欣赏和评价学生数字绘画作品,从而培养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和创作美得能力。

3)探索“过互联网+”时代下美术数学教学的途径和方法,促进美术数学新课程学科教学的深化改革。

2.研究内容

1)美术数字教学与学科整合的研究。

2 探索如何运用“过互联网+”数字美术教育资源在美术教学中应用的有效途径。促进美术学科教学,促进教师自我角色和学生能力要求的转变,全面地、高质量地实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综合目标。

3)研究如何构建数字教育资源在美术课堂应用的教学模式体系,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研究这些模式的科学性、可行性与实效性,初步建立实施这种教学模式体系的基本原则、操作程序、操作方法,总结成功的案例,并加以推广。

3.研究重点

1)“互联网+”时代下的数字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

2)“互联网+”时代的数字美术教学的模型构建研究

3)“互联网+”时代的数字美术教学的教育资源建设研究

4.子课题设计

1)“互联网+”时代下的翻转课堂重构美术课堂教学流程的实践研究

2)“互联网+”时代下的STEAM教育在美术教学的教学实践研究

  3“互联网+”时代下的k2数字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研究思路

从调研“互联网+”时代的数字美术教学的成功应用入手,“互联网+”时代的数字美术教学进行本土解读和模型架构,并以美术学科为载体,依据理论模型进行相关实践研究;同时结合实践经验,探索“互联网+”时代的数字美术教学的应用价值。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69—12月)

    成立课题组,广泛征求意见,选择研究课题,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提出课题研究计划,在数字美术网络教室安装数位板硬件(Wacom Bamboo One)和数字绘画软件《奇异画王》。开展“互联网+”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研究现状问卷调查,撰写调查报告,撰写数字资源在美术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策略的文献综述,向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申报课题项目,课题正式开题。聘请教学教育专家和美术教育作为课题指导老师,对课题进行全程指导。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201612-201710——完成三次试验行动。第一次行动:20169—201612互联网+在数字美术课堂中应用的教学策略的理论体系的初步建立,构筑“互联网+数字美术” 教育资源网、完善网络环境下的数字美术教室,建立“数字资源在美术教学应用”的教育主题型网站;撰写数字教育资源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校本课程举办学生创意数字绘画作品展

第二次行动:20172—2018 6数字教育资源在美术课堂教学的理论体系的实践与修正:运用“数字美术专题学习网站”平台,编写《“互联网+”时代下的数字美术校本教材》,开展新一轮利用数字教育教学的美术教学实验,撰写《“互联网+”时代下的数字美术课堂教学建构策略》初稿,力争正式出版,进一步、完善““互联网+”时代下的数字美术教学专题学习网站资源库”、“互联网+”时代下的数字美术教学模式体系”与“数字网络资源在美术课堂教中的应用策略”。

第三次行动:20188—201810月“互联网+”在数字美术课堂教中的应用策略,确立与推广应用。进行“互联网+”时代下的数字美术资源建设的专题报告,专题教学展示,学生数字美术专题成果作品。

第三阶段:总结与结题阶段 201510—201812
课题组整理研究成果,总结研究经验,撰写结题报告,接受省课题规划办的结题验收。

 

3.研究方法

1)实验法。开展互联网+数字美术学习空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展的实验研究。

2)案例研究法。搜集与本课题有关系的案例,并进行案例分析。

3)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研究网络学习空间促进职校生发展的已有的方法和模式。

4)调查研究法。用访谈法、调查问卷形式收集相关资料加以研究。

 

(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1.主要观点

1)“互联网+”时代的数字美术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时间更有效,可增加学生主体参与度,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自我评价能力。

2)为“以生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提供理论支持。课题成果中的课堂模型、学习模型和教学模型将为一线教师进行“互联网+”时代的数字美术教学、教改实践、教学资源提供可操作的实践指导;同时,也可以有效促进一线教师从教学实践和经验中提炼观点,升华感知,转化成果。

3)实现“互联网+”时代的数字美术教学的资源积累,

技术支持:江苏迅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