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拉小手
小手拉小手
教学要求:
1. 通过指导同学遇到问题学会求助和互相协助,培养与同学团结友爱的精神,养成乐于助人的良好习惯。
2. 了解并学会求助时要用文明用语,培养与同学团结友爱的精神,养成乐于助人的良好习惯。
3. 初步了解向人求助和协助他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4. 尝试运用不用的方法开展与同学的互助活动,探究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的解决方法。
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1.游戏:帮助熊大贴鼻子
(1)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谁?(熊大)
熊大今天不太高兴,因为它身上少了一样东西,它的鼻子掉了,哪个小朋友愿意帮助它,把它的鼻子贴上去? (哇,小朋友们这么热情呀)
(2)请一位小朋友到讲台前,给他蒙上眼睛,在原地转两圈。
师:瞧!熊大都着急了,谁愿意来帮帮这位小朋友?
(3)指名学生帮忙(用提示语)
师:(采访贴尾巴的学生)我想问问你,当时你贴不上的时候,心里急不急啊?想不想有人来帮助你啊?
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热心帮忙,这位同学终于帮熊大贴上了鼻子,你们看,熊大在朝大家笑呢,我替他谢谢大家的热心帮助。
2.揭题:小朋友们之间要小手拉小手,互相帮助
二、寻找小手拉小手法宝
师:告诉大家,小手拉小手可是有很多法宝的,我们一起来找好不好?
(一)法宝一——热心帮助
1.你们在平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得到过同学的帮助吗?
交流
点评:同学的帮助使你解决了小麻烦;幸亏有了同学的帮助,你……;是呀,多亏了同学的帮助;你想对帮助你的同学说什么?
2.那你们有帮助过同学吗?
交流
点评:你当时是怎么想的?你是一个热心助人的孩子(板书:热心帮助);你帮助了他,会不会影响到你自己;
3.师:是啊,得到别人的帮助,或是帮助别人,都让我们的心贴得真紧了。
(二)法宝二——礼貌用语
1.案例分析
师:可是,蔡老师班上的一个小朋友遇到了困难却没有人帮助他,这是为什么呢?(视频)
同学为什么不愿意帮助他呢?如果你是明明,你会怎样说?采访他周围的人:如果明明这样说,你会帮助他吗? 为什么?
2.辨一辨:这两组话中你们喜欢哪一句呢?
出示:小朋友,把尺给我用一下。
小朋友,我今天忘带尺了,请问你能把尺借给我用一下吗?
我用好了,还给你吧。
我把尺还给你,谢谢你。
师:所以,我们在求得别人帮助时要用上“请”、“谢谢”这些词。
因为,语言是很神奇的,它的魅力在于能体现一个人的态度,礼貌的语言使人感到亲切,对你产生好感,进而愿意帮助你。(板书:礼貌用语)
(三)法宝三——态度亲切
1.师:刚才这位同学,除了使用礼貌用语,还有其他让蔡老师感到很有魅力的地方,你发现了吗?我们让他上台来说一说,怎么样?他在求得别人帮助时有哪些让你觉得舒服的表情和动作呢?
是啊,友善的表情,得体的动作,亲切的态度能快速的拉近与小朋友之间的距离。(板书:态度亲切)
(四)法宝四——讲究技巧
1.出示两难案例:盼盼口渴了,可是忘带水杯了。
师:如果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如果你是他们的同学,你会怎么帮助他们呢?
交流
点评:你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你很巧妙地帮助了别人,很有智慧;看来啊,帮助别人也是需要技巧的(板书:讲究技巧)
2.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
师:小朋友们可真棒,又找了一个小手拉小手的法宝。下面的情况一定也难不倒你们。
(1) 下雨天,强强没带雨伞,和同学又不同路。
(2) 宁宁和同学玩,不小心把腿摔破了,同学想要背他去医务室,可是背不动。
师:小朋友们,赶紧小手拉小手,开动你们的脑筋想一想吧。
3.小结:同学们说出了好多帮助他们的办法。在别人有困难时我们要积极、主动地想各种办法去帮助别人,但是帮助人要讲究技巧,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自己能力达不到的要请求大人帮助。
(五)法宝五——明辨是非、注意安全
师:小朋友们都很热心,也很讲究助人技巧,但是这些情况下,你们会不会热心地帮忙呢。
出示:小刚拿了同桌的橡皮,叫你保密,这个忙你帮不帮?小朋友想要翻墙,请求你搭把手;陌生阿姨要求带路;
交流
小结:乐于助人是一种美德,但帮助他人要明辨是非,也要在安全的前提下。
四、出示儿歌
恭喜小朋友们,你们找齐了小手拉小手的法宝,蔡老师将这些法宝编成了一首儿歌,送给大家。
1.大家一起读
2.蔡老师还将小朋友们找到的法宝写在了爱心书签上,送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