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和他联系》教学设计
怎样和他联系
江阴市立新中心小学 黄洁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通信的发展,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和方式,学会一些常用的通信方
式,感受通信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比较不同通信方式的特点,能根据调查和显示,提出问题,进行探究和思辨;在创设的情境中了解、学会选择适当的通信方式与他人进行通信联系。
3. 感受通信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懂得并遵守通信的基本礼貌和有关的法律法规。
二、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根据调查和显示,提出问题,进行探究。
2.学会选择适当的通讯方式,与亲人或好友进行通信联系。
三、教学准备
1.课前进行通信方式的调查问卷;2.准备实践操作的内容
四、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认识通信
1.在学习生活中,发现自己忘抄作业要求了,这时候该怎么办?
(教学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发话题,导入学习内容,激活学生已有经验,打开学生已有生活与本课学习内容的通道。)
2.揭题,揭示通信的概念。
3.生活中,人们常用的通信方式有哪些?(相机板书)
4.了解邮政通信和电信通信。
5.图说通信方式,强化并拓展学生认知。
(教学意图:通过聊天的方式,让学生回顾生活,在随意自然中习得邮政通信与电信通信的知识,并对生活中的通信方式进行强化认知和拓展。)
(二) 调查显示,探究通信
1.呈现调查数据;:思考:看了这张表,你有什么发现?
2.看一则新闻报道:说说自己的想法。
3.提出质疑并概括几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4.分组进行讨论和思辨。
(教学意图:通过调查数据和微信团队报道内容,提出质疑,从而思辨微信为什么受欢迎;微信这么普及,为什么人们常使用的通信方式还有这么多;有些通信方式使用很少,为什么还一直存在?从而清楚地认识到现代通信的发展以及传统联系方式跟人们之间的关系。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的探究与思辨的意识,同时也深化了主题。)
(三)合理选择,因事而异
1.讨论情境一:1.爷爷心脏病又发作了,要马上呼叫急救中心派救护车来,用什么方式联系好呢?
2.相机拓展其他短号码通信。
3.呈现情境二和情境三,同桌讨论之后进行交流
4.小结:(各有特点,合理使用)
(教学意图:三个情境案例均来源于学生熟知的社会生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交流时提倡充分尊重学生的观点,让他们根据实际情况及各种通信方式的特点,理性地选择适当的通信手段。)
(四)小试身手,实践运用
1.完成相应的实践任务(任务一:开一个信封;任务二:编一段微信 ;任务三:畅想设计未来的通信)
2.交流反馈,相机出示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
(教学意图:通过小组合作体验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常用通信方式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体验创作和畅想的乐趣,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提升认知,发展能力,升华情感。)
(五)总结提升,提出希望
1.这堂课接近尾声了,你有什么收获,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2.老师留下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