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教学设计

《管仲列传》

发布日期:2017-10-11 18:26:00     来源:wangyoubiao

《管仲列传》

江阴市华士高级中学 刘秋东

教学目标:

1、  掌握文中重要文言字词及文中出现的被动句句式。

2、  了解管仲的历史地位以及他与鲍叔牙之间真挚的友谊,认识他们的优秀品格。

3、  探究司马迁为管仲作传的原因,了解作者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

1、掌握文中游、相、穷困、通货等重要文言字词的意思,掌握文中出现的被动句式

2、了解管仲这位历史人物的基本情况以及他与鲍叔牙之间真挚的友谊。

课时安排:

一学时

 

知识链接:

鲍叔牙,又称鲍叔,春秋时齐国大夫,以知人著称。少时与管仲友善,曾一起经商。齐襄公乱政,鲍叔牙随公子小白出奔至莒国,管仲则随公子纠出奔鲁国。齐襄公被杀,纠和小白争夺君位,小白得胜即位,即齐桓公。齐桓公打败公子纠,稳定局面,开始治理齐国。这个时候他想任用一直追随自己的师傅鲍叔牙为齐相。对此,鲍叔牙做了两件事,一为将管仲从鲁国手里救出来;二是婉拒齐相之位。鲍叔牙诚恳地辞谢说:“主公如果只想管理好齐国,有高傒和我就够了。如想建树王霸天下的不世功业,那非用管仲不可!

齐桓公问:“为什么一定要用他做宰相呢?”鲍叔牙说:“以我与管仲相比,我有五点是不如他的:宽厚仁慈,能安抚百姓,这我不如他;治理国家,能抓住根本,我不如他;忠信可结于诸侯,我不如他;能给国家制定规范和礼仪,我不如他;能站在军门前指挥练武,使将士勇气倍增,我更不如他。管仲有了这五个强项,所以要是他当宰相的话,一定可以使齐国很快强盛起来。”桓公沉吟说:“那我得先试探一下他的学问再说。”叔牙摇摇头,进言说:“非常的人,必须以非常的礼节相待才行,天下的人知道主公尊贤礼士,不计私怨,会有更多的人来齐国效忠尽智!”齐桓公恍然大喜,即命人择定吉日良辰,用“郊迎”的大礼,亲自迎接管仲并同车进城。桓公与管仲一连谈论三日三夜,句句投机,即拜管仲为相国,且尊称为“仲父”,言听计从,专任不疑,常嘱左右:“国家大政,先禀仲父;有所裁决,任凭仲父。”

 

 

 

 

教学过程:

导语:

友谊是人世间非常珍贵的一种情感,历史上多少动人的知音故事,成为了千古流传的佳话。友谊是前进征途上的精诚合作,是困难关头的相互支持,是人生道路上的神圣承诺。志同道合者可以成为君子之交、金兰之交、莫逆之交、患难之交、刎颈之交。管仲和鲍叔牙的故事,更是定格为成语——管鲍之交,成为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好朋友的代名词。

 

活动一:借助工具书,在书本上给下列生字注音,并诵读课文。

颍上   鲍叔牙   商贾     不肖     仓廪     匡救     山戎    曹沫
活动二:借助工具书,根据上下文,梳理文章。将下列加点字注释写在文中字里行间、有下划线的句子标明特殊句式。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与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太史公曰: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

重要文言现象归纳及质疑:(由学生当堂归纳文中知识点及疑难问题)

 

 

 

 

 

 

 

活动三:文本探究

1、第二段管仲的话体现了管仲对鲍叔牙的什么情感?这段话又侧面体现了管仲怎样的品质?

 

 

 

 

 

 

 

 

 

2、从这篇传记看,管仲能取得从政的极大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3、延伸交流:

清代李晚芳《读史管见》中云:太史遭刑,不能自赎,交游莫救,故作此二传,寄意独深,使当时有知管仲之鲍子知之,或可劝君解免,有知越石夫之晏子知之,亦可援法代赎。多鲍叔之知人,与执鞭所欣慕,皆情见乎辞矣。” 司马迁为何要为管仲列传?从中可以窥探到司马迁怎样的感情?

 

 

 

 

 

 

 

技术支持:江苏迅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